摘要:那天中午,西固区的六个面摊前排起了长队,不是因为网红打卡,而是因为一碗面,热乎乎地端到了独居老人、残障人士的手心里。
那天中午,西固区的六个面摊前排起了长队,不是因为网红打卡,而是因为一碗面,热乎乎地端到了独居老人、残障人士的手心里。
没人想到,这碗面,会从一顿饭,变成一场全民参与的温柔风暴。
第二天一早,又有四辆流动面车开进了古浪路市场、下车村、先锋路街头,热气腾腾的面条,跟着早市的吆喝声一起飘。
有人边吃边抹眼泪,有人拉着志愿者的手说:“你比我家娃来得还勤。”面汤里,不光有葱花和肉末,还有人情味儿。
没人知道这顿饭花了多少钱,但有人翻出了民政局的公示单——11.8万,全是本地企业掏的。
陇华的面粉、金城养老的油盐、海亮地产的包装盒,连佳家厨房的青菜都是平价直送,市场监管局连夜抽检,8批次,100%合格,报告贴在每个窗口,明明白白。
线上更炸了。
最让人心里一软的,是那42个端面的志愿者。
他们头发花白,腿脚不灵便,却比谁都利索。
有人一边给老人夹菜,一边念报纸上的新闻,声音轻得像怕吵醒梦。
他们是“时间银行”的储户,今天存了3小时,明年就能换一次上门理发、一次洗澡服务。
没人喊口号,但你懂的——老帮老,才是最硬的养老。
最狠的还在后头。
省民政厅的会议刚开完,西固区的“团圆面”被写进了明年的新政策:60岁以上独居、失能老人,每年能领4张电子券,每张15块,政府再补贴7块。
不是施舍,是制度在悄悄变软。
这事儿没上头条,没开大会,但你走在兰州的街头,会发现,有人开始主动问:“咱小区能不能也搞个面车?”
一碗面,热了胃,也暖了人心,原来最深的团圆,不是一家人围桌吃饭,而是陌生人,愿意为你多煮一锅汤。
来源:无双芒果Of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