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人都知道,《哈利·波特》系列作者JK·罗琳近几年因为在“跨性别”问题上的一些立场,被很多人公开抵制,甚至被某些哈利·波特迷开除了作者籍,闹得相当滑稽。
很多人都知道,《哈利·波特》系列作者JK·罗琳近几年因为在“跨性别”问题上的一些立场,被很多人公开抵制,甚至被某些哈利·波特迷开除了作者籍,闹得相当滑稽。
结果今年4月,英国最高法院一纸裁定,宣布“女性只能为女,跨性别者不算女性”。
这也意味着罗琳的胜利,因为这正是她一直以来的观点,当时她在X上晒了一张抽着雪茄喝着酒的照片,庆祝这次胜利。
(罗琳的帖子)
英国最高法都发话了,这件事在英国算是有定论了。
这样一来,当初抵制罗琳的那些人,就变得很尴尬了。
比如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饰演“格兰芬多铁三角”的三位主演,当初都曾公开表态,反对罗琳的观点,跟她划清界限,双方算是闹掰了。
支持三小只的人觉得他们能不畏权威,非常勇敢;
但罗琳的支持者、一部分“哈迷”以及不少吃瓜群众,都觉得他们忘恩负义,恩将仇报,不值得同情。
有意思的是,最近“赫敏”艾玛·沃特森貌似有意向罗琳求和,但罗琳的反应有点出人预料......
(相关报道)
事情要从上周说起,35岁的艾玛做客了一位博主杰伊·谢蒂(Jay Shetty)的播客节目,博主在访谈中问到了几位主演和罗琳之间的矛盾。
让人意外的是,艾玛这次的态度貌似有了一些转变。
她称赞了罗琳在她的成长过程中给予的“善意和鼓励”,而且让她有机会扮演一个“在英国文学史上几乎不存在”的角色。
她承认,罗琳给她带来的影响是无法改变的。
“无论我身在何处,都无法将她抹去,也无法抹去那件事,必须保持真实,那就是真实的。”
“我觉得最让我难过的事情是,我们根本没有进行过对话。”
“我爱她,我知道她也爱我,我应该感激她,我知道她说的关于我的事是真的,而且还有更多其他事。”
“我的工作感觉就像是要承担这一切。但更重要的是,她为我所做的一切永远不会被夺走。”
这次,艾玛的态度放软了不少,而且言语中有“求和”之意。
“我最深切的愿望就是,希望那些不同意我的观点的人能爱我,我也希望我能继续爱那些不一定跟我观点相同的人。”
这段博客是9月24日发布的,转天,罗琳就在X上转发了她自己5月份的一个帖子(讲的是学术界和艺术界对英国最高法在跨性别问题上的态度,艾玛就是她反对的这类人群),并添加了几句评论,回应了艾玛。
罗琳写道:“对于那些可能后悔自己大庭广众之下冲到人群最前面,而且试图小心翼翼地把干草叉推到看不见的地方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小小的提醒。”
不亏是作家,罗琳这话讽刺意味拉满,丝毫没有口下留情。
27日,罗琳转发了别人制作的恶搞艾玛的视频,再次表明态度。
29日,罗琳看到了网友对此事的评论,又发了一篇小作文,解释她的想法,总结起来就6个字——不原谅,不和解。
罗琳一上来就表示:“我不欠任何曾经扮演过我所创作的角色的演员的永久性认可。”
她表示,几位主演在性别认同问题上,可以有自己的主张,不应因此而受到威胁。
但她话锋一转,点名艾玛和丹(“哈利”丹尼尔·拉德克里夫)曾自以为有行业协会撑腰,公开表态反对她。
但反过来,罗琳说她曾多次拒绝记者让她评论艾玛,以及艾玛在2022年英国电影学院奖颁奖礼上的“为所有女巫而来”的发言,因为不想让艾玛因此惹上麻烦。
(那段发言中,艾玛说:“我为所有女巫而来,除了一个。”前半句话说出声了,而“除了一个”只对口型没出声,被解读为这“一个”指的是罗琳,她是在反对罗琳在跨性别问题上的观点)
罗琳说,那段发言的后续更伤人,虽然艾玛有她的电话号码,但艾玛还是托人转交给她一张字条,上面只有一句话:“我对你所经历的一切深感抱歉。”
当时,正是一些极端网友对罗琳发起死亡、强奸和虐待威胁的高峰,艾玛的发言让事情雪上加霜,她却只给罗琳捎了一句不痛不痒的话。
罗琳一阵见血地评论说:“就像其他从未体验过没名没钱的成年人生活的人一样,艾玛对现实生活太缺乏经验,以至于她不知道自己有多无知。”
罗琳表示,艾玛的“公共卫生间”是单人间,门外有保安站岗,她不会用公共泳池的更衣室,她得到的种种优待,都让她高高在上,不了解普通女性在这个问题上面临的失权。
罗琳表示:“我14岁时并不是千万富翁,在写那本让艾玛成名的书时,我生活困苦。”
“所以,我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了解到,艾玛如此热衷参与破坏妇女权利的行为,对于没有她那样特权的妇女和女孩意味着什么。”
“最大的讽刺在于,如果艾玛没有在最近的采访中,宣称她爱我、珍惜我——我怀疑她之所以改变策略,是因为她注意到,大声谴责我已经不像以前那么时髦了——我可能永远不会如此坦诚。”
“作为成年人,不可能指望跟一个经常呼吁绞杀朋友的激进运动沾边,然后又宣称自己有权获得这位前朋友的爱,好像这位朋友是他们的妈妈一样。”
“艾玛完全可以自由地反对我的观点,甚至可以在公开场合谈论她对我的感受——但我也有同样的权利,而且我最终决定行使这项权利。”
来源:英国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