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离谱 标价上千元,进货仅0.5元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30 01:08 1

摘要:记者把“培育钻戒”送进实验室,机器咔哒一声给出答案:合成立方氧化锆,戒托是锌合金,表面镀一层假银。

0.5元进货敢卖1000元,直播间里那声“家人们”就是开割信号。

记者把“培育钻戒”送进实验室,机器咔哒一声给出答案:合成立方氧化锆,戒托是锌合金,表面镀一层假银。

成本0.5元,售价飙到999元,中间1998倍的差价被主播一句“钻石自由”轻松吞下。

商家敢这么玩,赌的就是大多数老人分不清碳化硅、氧化锆和真钻石,赌的是平台审核慢三拍,赌的是维权流程足够麻烦。

市场监管总局5月动手,先封了一批店,拼多多、淘宝连夜下架500元以下“培育钻石”。

动作看着雷厉,其实平台早掌握数据:哪家月销10万单、退货率60%、投诉关键词里“假货”占一半,系统门儿清。

以前睁一眼闭一眼,流量抽成照收;如今上头点名,才假装刚发现。

算盘珠子拨得响,平台抽5%佣金,一单999元就是50元,10万单就是500万,罚单一出不过几十万,换谁都会先赚再罚。

河南协会6月推出新标,要求证书必须写清“实验室培育钻石”,还得挂NGTC或GIA的腰码。

文件看着硬,其实留了一道缝:只要商家愿意掏钱,协会旗下实验室三天就能出证,一克拉收费80元,量大还能打八折。

标准成了新生意,造假门槛从“0元”涨到“80元”,对0.5元成本的假货来说依旧九牛一毛。

老人最容易被“证书”二字唬住。

假证书网上模板5元一套,腰码激光机8000元一台,小作坊两天就能批量出货。

直播间里灯光一打,手机摄像头自动磨皮,氧化锆比真钻还闪。

主播反复强调“支持复检”,真等老人跑到市里质检所,来回车费加检测费至少200块,多数人就放弃了。

商家算得精,100单里只要5单退货就保本,剩下95单全是纯利。

法律把红线画在5万元,刑责才。

商家于是把单价卡在999元,一次拍一单,想凑够5万得告50次,老人没那精力。

民事索赔三倍赔偿听着美,可起诉得先证明“欺诈”,商家一句“我们也被上游骗了”就能把锅甩给注销的空壳公司。

整个链条设计得比纸还薄,却足够挡住九成维权。

2023年全国培育钻石产量900万克拉,河南占80%,出厂价800到1500元一克拉。

直播间里99元“一克拉钻戒”公然刷屏,等于把行业底裤扒光。

真货被假货挤到角落,正规厂库存积压,工人轮班减半。

劣币把良币逼到悬崖,再跳下去,整个“中国钻”招牌就砸了。

有人把希望寄托在“科普”,劝老人学看证书、查腰码、比价格。

现实是主播一声“限量100单”就能让科普失声。

信息差就是黑产土壤,只要老人还会手滑,0.5元变1000元的戏法就禁不完。

平台、协会、监管轮番出场,每一层都给自己留利润,最后一刀始终砍在老人钱包。

来源:直爽百灵鸟O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