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拍摄甄嬛传时,导演郑晓龙常反感剧组里的一位女演员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4 07:16 1

摘要:当年拍摄甄嬛传时,导演郑晓龙非常反感剧组里的一位女演员,可架不住人家背后有人撑腰,不得不为其安排一个角色。要说甄嬛传最开始的选角,那可真是一波三折里还夹着命中注定。郑小龙拿到剧本时,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名字就是周迅。用他后来在采访里的话说,周迅眼里有股劲儿,灵

当年拍摄甄嬛传时,导演郑晓龙非常反感剧组里的一位女演员,可架不住人家背后有人撑腰,不得不为其安排一个角色。要说甄嬛传最开始的选角,那可真是一波三折里还夹着命中注定。郑小龙拿到剧本时,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名字就是周迅。用他后来在采访里的话说,周迅眼里有股劲儿,灵气又藏着股不服输的韧劲儿,刚入宫的甄嬛,那句“逆风如解意”,她站在那不用演眼神就对了。为了把周迅请过来,郑小龙亲自跑了三趟《画皮》的片场。那会儿周迅正忙着拍狐妖小唯,每天连轴转十几个小时,别说嘎戏,就连坐下来聊半小时都得挤着。收工后的间隙,郑小龙磨了整整三个月,眼看着《画皮》杀青在即,周迅那边还是松不了口,最后只能看着自己心里的天选甄嬛飞了。回到办公室,对着空荡荡的演员表唉声叹气,连助理递过来的茶都忘了喝。

就在郑小龙快把剧本翻烂的时候,办公室的门“砰”地一声被推开,坐着留恋子抱着一摞DVD碟片冲了进来,连喘带气地把碟片塞进播放机,指着屏幕里穿古装的蔡少芬说:“郑导,你快看她,我写甄嬛的时候,满脑子都是她演的甄嬛。”这话一出口,郑小龙愣了愣,再看屏幕里蔡少芬在《洛神传》里的样子,眉眼里的温婉和灵动,还真跟剧本里的甄嬛对上了。后来刘恋子才说,当年写《甄嬛传》时,他正痴迷蔡少芬的《洛神传》,连甄嬛这个名字,都是从甄宓的“甄”,和郭嬛的“嬛”里各取一字拼出来的。说起来,蔡少芬才是甄嬛的原型启蒙。有这层缘分在,郑小龙当即拍板,赶紧联系让蔡少芬来试试。

可谁能想到,蔡少芬看完剧本竟对着郑小龙摇了头,对着镜子比划着自己的眼角,说道:“我都37岁了,你看这眼角的纹路,怎么演17岁刚入宫的甄嬛啊,观众会出戏的。”郑晓龙原以为又没戏了,可蔡少芬却指着剧本里皇后的戏份:“这个角色我能演,你看她的台词,‘臣妾做不到啊’这句,我能感受到她心里的怨和苦。”这话一出,剧组里没人不惊讶,毕竟那会儿蔡少芬在内地观众心里,还是《陀枪师姐》里利落的女警,谁也想不到她能驾驭得了皇后这种深沉的反派。直到蔡少芬穿上凤袍站在镜头前,眼神从平静慢慢沉下来,念出“皇上,臣妾做不到啊”时,那骨子藏在端庄里的怨毒和悲凉,让郑小龙当场拍了桌子:“这皇后没人比她演得更准!”

至于女主甄嬛的人选,郑小龙则瞄上了《小姨多鹤》中的孙俪,并且很快就敲定了,时间已经在走合同了。这边选角刚有了点眉头,资金又给了郑小龙当头一棒。2010年那时候,宫斗剧还不是投资方眼里的香饽饽,很多老板看完剧本都摇头说:“一群女人在宫里斗来斗去,没什么大场面,观众不爱看。”郑晓龙带着制片人,跑了20多家投资公司,磨破了嘴皮子,才凑到几千万,连搭景的钱都不够。那会儿横店的古装景有限,很多场景都得自己搭,光是甄嬛初次侍寝,在汤泉宫沐浴那场戏,预算就压得人喘不过气,郑小龙甚至动了抵押房子的念头,毕竟这部戏他筹备了两三年,不甘心就这么黄了。

就在他跟制片人在办公室算着账,愁得头发都要白了的时候,一个投资方的老板带着支票找到了他,开口就提了条件:“钱,我投够你们拍到杀青,但是我女朋友得演甄嬛。”郑小龙当时差点把手里的茶杯捏碎,他之前看过那个女演员的试镜片段,哭戏的时候嘴角还带着笑意,像在憋笑场,念台词更是一字一句像背书,连最基本的情绪都没有,别说演甄嬛这种层次丰富的角色,就连刚入宫的小答应都演不像。可对方递过来的支票上,数字刚好够剧组撑到杀青,甚至还能多请两个好点的服装化妆老师。郑小龙盯着合同上“甄嬛”两个字,手指悬在上面半天没落下,最后咬着牙说:“甄嬛已经定人了,不能改,但我可以给她安排个福晋的角色,戏份不多,但每次出场都挺关键,而且跟王爷是夫妻情深的设定,容易出彩。”

就这么着,这个女演员成了剧组里最特殊的存在,没人敢对她提太高要求,可也没人看得上她的演技。有次拍王爷和福晋的对手戏,陈建斌穿着龙袍念完“福晋有何见解”后,就等着对方接台词,可那个女演员愣在原地,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剧本,半天没出声。场记在旁边小声提醒她,她才憋出一句“我忘了”。陈建斌当场就皱了眉,忍着脾气又拍了一遍,结果还是一样。最后陈建斌实在忍不住了,跑去找导演,语气里满是无奈:“这戏没法拍了,跟她对戏根本入不了戏,她连台词都记不住,我总不能一直等吧。”郑小龙心里也苦,可没办法只能陪着笑脸劝陈建斌再忍忍,说自己会亲自盯着每场戏。后来剧组的工作人员私下说,每次拍这个福晋的戏份,郑小龙都得搬个小板凳坐在监视器前,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屏幕,镜头稍微有点不对就喊停,简单的对话戏,拍十几次都是常事。

有次拍到一半,那个女演员抱怨旗头太重,压得脖子疼,想先休息半小时。郑小龙没说话,只是盯着监视器里的画面,指关节都捏得发白,助理递过来的水都没接。那会儿剧组里没人说破,但大家都明白,郑晓龙烦的不是带资进组这件事,而是有些人拿着最好的资源,却连最基本的尊重都不给角色。毕竟剧组里另一个带资进组的演员,就成了郑晓龙的骄傲,这个人就是演富察贵人的赵琴。

说起来赵晴能进组纯属偶然,当时《甄嬛传》的赞助商里有东阿阿胶,他们要给剧里的妃子们提供补品。赵晴当时是东阿阿胶负责广告投放的商务,因为经常要去剧组盯赞助的事,负责人觉得她形象不错,就跟郑小龙提了一嘴,说要不让她找个小角色试试,也能帮着盯盯赞助的事儿。郑小龙本来没抱太大希望,毕竟赵琴不是专业演员,只是让副导演给了她一段富察贵人的台词,让她试试镜。可就是这次试镜让郑小龙眼前一亮,赵琴虽然没学过表演,但特别放得开,尤其是那场富察贵人被猫吓到的戏,她手捂心口,眼睛里满是惊恐,连声音都带着颤抖,完全不像个新手。郑小龙当场就跟副导演说:“这个角色给她,戏份再加加。”后来赵晴在采访里回忆,当时郑晓龙突然跟她说,她的戏份从28场加到88场,她腿都软了,不断问导演:“我能行吗?”郑小龙却拍了拍她的肩膀说:“你比我想的更行。”

为了不辜负这份信任,赵琴私下里下了不少功夫,她把富察贵人的台词都抄在小本子上,没事就拿出来念,还特意观察宫里妃子的仪态,连走路的姿势都对着镜子练。最后呈现在剧里的富察贵人,骄纵里带着怯意,张牙舞爪的样子,让人恨得牙痒痒,可被甄嬛设计封了之后,又让人觉得可怜。观众谁也想不到,这个把恃宠而骄演活的妃子,现实中是个每天跟数据报表打交道的商务。后来郑小龙在庆功宴上还特意提了赵琴,说:“好演员跟专业不专业没关系,关键是有没有把角色放在心里。”这话里的意思明眼人都懂,同样是特殊渠道进组,有人把机会当跳板,有人把机会当责任,差距一下子就显出来了。

再看蔡少芬刚进组的时候,差点让搭戏的演员集体崩溃,不是因为演技不好,而是因为她的普通话。那会儿蔡少芬刚到内地发展,普通话里带着浓重的港腔,经常是她 say 一句台词,对面的演员得反应半天才能听明白。就说陈建斌吧,在镜头前是气场十足的雍正爷,可私下里好几次被蔡少芬的台词逼得直抓狂,当场对着全剧组的人喊救命:“我实在听不懂,皇后娘娘到底在说啥,我感觉我在拍一个香港电影,导演饶命啊,导演这个很奇怪,真的,你说哪里不要吓唬。”那段时间剧组里常见,能跟蔡少芬顺顺当当对戏的,都是过了语言关的狠人。

可蔡少芬没把这当玩笑,反而把它当成了必须攻克的难关。剧组的工作人员说,蔡少芬的剧本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粤语注音,休息的时候她也不闲着,总拿着台词本对着镜子练,有时候练到一半,还会拉着同组的演员帮她纠正发音。有次凌晨三点,还有工作人员在酒店走廊看到她,穿着睡衣来回走,嘴里念叨着:“臣妾做不到啊”,一遍又一遍地调整语气,那股子较真的劲儿让所有人都佩服。后来拍皇后被废那场戏,蔡少芬要跪在地上对着皇上念一大段台词,从委屈到愤怒再到绝望,情绪层次特别多。开拍前她特意找陈建斌对了好几遍台词,把每个字的发音都确认清楚。正式开拍时她一开口,港腔明显淡了很多,情绪却一点没减,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掉,念到“皇上,臣妾做不到啊”时,声音都在发抖。拍完之后全场都安静了,过了几秒郑小龙才喊“过”,陈建斌走过去拍了拍她的肩膀,说:“这次我听懂了,而且听得特别入戏。”蔡少芬当时就哭了,不是因为委屈,而是因为自己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

其实《甄嬛传》里,像蔡少芬这样较真的演员还有很多。为了演好华妃,蒋欣把“贱人就是矫情”这句话对着镜子念了300遍,连吃饭的时候都在念叨,有时候念着念着还会突然站起来,模仿华妃的神态,吓得同组演员以为她入戏太深。如果不是蒋欣执意要饰演华妃,恐怕这部剧早就停播了。起初蒋欣去《甄嬛传》剧组试戏的时候,导演让她演的是曹贵人。然而在试戏时,蒋欣却觉得饰演华妃的演员情绪不到位,于是便主动毛遂自荐,想要试一下华妃的戏份。可郑小龙却连头都没抬一下,就说她不合适。蒋欣心里一紧,却没退后半步,当时就不高兴了:“我说我都还没试,你为什么说我不合适,今天我还没演呢,你怎么就知道我不行?”郑小龙这才抬起头看着她说:“你之前演的角色都是柔柔弱弱的,华妃要的是跋扈,是那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骄纵,你撑不起来。”这话像一盆冷水浇在蒋欣头上,可她脑子里全是刚才那个演员演砸华妃的样子,又追问了一句:“您都没看过我演华妃,怎么就确定我撑不起来?”郑小龙被她这股执拗劲弄得有点无奈,皱着眉头说:“行,那你就试一段。”

没想到蒋欣一开口,郑小龙就惊呆了:“我觉得我当时在演的时候,导演一开始是不在意的,就像考官一样在批斗之前那些演员,然后戴着个眼镜。我在那边‘啪’一拍桌子一吼:‘甄嬛这个贱婢!’导演,哎,还行。”试戏结束后,蒋欣心里其实没底,她站在原地,等着郑小龙的评价,手心都钻出了汗。可郑小龙却没立刻说话,只是盯着她看了几秒,然后对她说:“回去等通知吧。”可她不知道的是,当天晚上郑小龙跟制片人聊起蒋欣时,还说:“这姑娘眼里有股劲,跟华妃那股不服输的劲儿挺像。”就这么着,蒋欣成功拿下了华妃这个角色。

而作为女主角的孙俪,为了找甄嬛后期的状态,更是下了狠功夫。后期的甄嬛经历了太多变故,变得冷静隐忍甚至有点冷酷。为了找到这种感觉,孙俪每天在片场都故意不和人说话,吃饭的时候也一个人坐在角落,硬生生把自己憋出了冷气场。有场拍甄嬛从甘露寺回宫的戏,她穿着华丽的服装,站在宫门口,眼神里没有一丝温度,连跟她搭戏的演员都不敢跟她对视。后来孙俪说那段时间她差点抑郁,因为总是沉浸在甄嬛的情绪里,很难抽离出来,直到看到成品后,她才觉得一切都值了。

可反观那个靠资本进来的演员,却在片场抱怨不断。因为《甄嬛传》的拍摄周期在五个月左右,所以很多夏天的戏份其实都是大冬天拍的。有次拍冬天的戏,她穿着厚厚的工装,刚拍了一条,就说衣服太厚了,勒得她喘不过气,非要助理给她松一松。还有次拍外景太阳有点大,她又说阳光太晃眼了没法拍戏,让工作人员赶紧找伞挡着。剧组里的人虽然表面上不说什么,但私下里却忍不住吐槽:“有些人拿着最好的资源,却连最基本的尊重都给不了角色。衣服厚太阳大,这些都是拍戏的正常情况,连这点苦都吃不了,还当什么演员。”

后来《甄嬛传》火了,成了现象级的作品,重播了一遍又一遍,还是有观众愿意看。郑小龙在颁奖礼上说:“《甄嬛传》的成功不是因为运气好,而是因为每个演员都把角色当成了自己的命。”这话里藏着多少无奈,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他见过资本的强硬,见过演员的敷衍,但更见过那些真正热爱表演的人,如何用努力对抗乱象,如何用较真打磨角色。其实一部好剧从来都不是靠资本堆出来的,也不是靠流量撑起来的,而是靠一个个演员的心血和汗水熬出来的,就像《甄嬛传》里的每个角色,无论是甄嬛、皇后,还是华妃、富察贵人,都因为演员的较真才有了灵魂。

来源:改变自己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