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真相比断网更扎心——那些AI模型早把瞳孔间距、走路步幅、 cousin的声音纹全吞进去了,硬盘清空,算法还在云端跑。
“470万人的脸,说删就删?
”
刷到这条新闻的人,第一反应都是:微软疯了吧?
加沙85%的成年人,说断网就断网,连备份都不给留。
可真相比断网更扎心——那些AI模型早把瞳孔间距、走路步幅、 cousin的声音纹全吞进去了,硬盘清空,算法还在云端跑。
有人把这事比作“房东把钥匙换了”,其实更像“房东把钥匙吞了,还顺手把你家门框拆走”。
以色列国防军过去七年用这三件套:Azure人脸库、行为预测、语音扒皮,筛一次抗议名单只要13分钟。
现在微软突然拔线,以军情报官原地傻眼:昨天输入“穿绿卫衣+戴渔夫帽”,系统能秒回家庭住址;今天页面直接404,连报错都是希伯来语乱码。
最尴尬的是亚马逊。
AWS连夜开香槟:大单子来了!
结果合同刚拟好,合规部甩来52页红线:禁止用于监控平民、禁止跨境数据回传、禁止……一句话,只能存,不能查。
以军代表当场反问:“那我要云干嘛?
当网盘纪念?
”谈判陷入死循环,亚马逊员工在内部论坛匿名吐槽:“我们成了付费版回收站。
”
欧盟那边更绝。26号一纸调查,直接点名“军事监控用途可能违反GDPR第9条特殊类别数据禁令”。
翻译成人话:你拿人家信教、血统、政治倾向喂AI,罚起来是全年营收4%。
微软去年欧洲入账640亿欧元,真罚就是25亿现金,比一整年以色列市场收入都贵。
律师团队连夜加班,把“冲突地区”四个字加进全球合同,结果发现自己列的“冲突”名单比联合国还长,从乌克兰到缅北,行行都是钱。
美国国会也没闲着。27号参议院发传票,三大云巨头排排坐,10月中旬公开直播。
助理提前放风:主题只有一个——“你们怎么保证下次不再把平民数据当训练集?
”谷歌工程师在Blind上哀嚎:内部审查已经砍了12个政府项目,再砍下去,年底股票还怎么涨?
甲骨文更慌,偷偷把“国防”标签从官网撤下,被眼尖网友截图,瞬间冲上Reddit热帖。
以色列创新局25号发声明,口气硬得像钢板:半年内自建国产云,预算2.3亿美元。
可业内人士掰手指数:一颗国产GPU芯片流片就要18个月,半年连电闸都没装好。
最搞笑的是,以军把“加沙人脸库”改名“西岸园艺档案”,想绕过出口管制,被微软合规AI直接拦截——算法比人先学会“文字游戏”。
有人担心平民会因此喘口气?
别急着感动。
以军转头把旧笔记本搬到本地机房,i7+1080Ti继续跑老模型,识别率掉是掉了,从99%跌到91%,可抓人依旧够用。
就像你手机从5G掉回3G,刷短视频卡成PPT,但发微信照样能用。
技术差一代,压迫感没差多少。
更魔幻的是,那470万条记录里,有30%是2018年“回归大游行”时抓拍的青少年。
当年他们最大的才17岁,如今刚大学毕业,求职简历还没投,名字已挂在“高风险”名单。
数据不会老,人会。
一个加沙程序员在推特写:“我的青春被剪成512维向量,永远停在19岁。
”推文下面,以色列初创公司CEO留言:“需要工作吗?
来特拉维夫,年薪20万美元。
”讽刺值拉满。
微软这边也没赢。
股价当天跌2.4%,投资人问:今天能拔以色列,明天会不会拔印度?
后天轮到谁?
CEO纳德拉在内部信写:“我们要做‘有原则的云’。
”员工回怼:原则多少钱一斤?
能换成RSU吗?
一场公关圣战,最后变成KPI修罗场。
最细思极恐的是,那些AI模型被“停用”前,最后一次更新日志写着:“新增特征——口罩遮挡下唇读准确率提升至96%。
”意味着哪怕你蒙面只露下巴,算法也能拼出完整句子。
技术无国界,用法有。
今天它可以用来找“疑似示威者”,明天就能用来找“疑似逃单顾客”。
所以,别光吃瓜。
下次再看到“云服务商终止合作”这种标题,先想想:你的脸、你的步态、你凌晨两点的外卖记录,是不是也在谁的训练集里躺着?
微软这次删库,不过是把镜子砸碎,碎片还在地上,照出的影子一分没少。
来源:自强不息湖泊nz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