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丁凤琴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30 21:48 1

摘要:在新房子里睡觉,知青们睡得真香,外面刮风下雨打雷的声音他们都没听到。隔壁的三个女知青却被雷声惊醒,又一道雷电闪过,顾小雨吓得抱着头钻进毛毯中。

江瀚

十五.抢救丁凤琴

——节选长篇小说《那年榴花红似火》

在新房子里睡觉,知青们睡得真香,外面刮风下雨打雷的声音他们都没听到。隔壁的三个女知青却被雷声惊醒,又一道雷电闪过,顾小雨吓得抱着头钻进毛毯中。

“快!快去找几个人!”这时,屋外传来有人踩着积水“哗哗”跑动的声音,一边跑,一边大声喊叫,那声音都变了腔调,好像天要塌了。喊叫声惊动了庄上的狗,狂吠不已。

方华在睡梦中惊醒,急忙赤脚起来,打开门一看,一股雨水被风刮进门来,方华往后一退,电光闪处,他看到了路过门口的邻居陈发乾。还没等方华问话,陈发乾气喘吁吁地说道:“快!丁凤琴难产,正准备抬上公社医院。”

“啊!”声音传进屋内,知青们大吃一惊。

“快!彬子你在家看门,华子、老时、老海,快穿衣服,我们去抬凤琴姐!”南军生边穿衣边说。

解放前,农村妇女分娩全靠有点接生经验的妇人上门接生,孩子的成活率比较低;解放后,人民政府在广大农村地区培养了一大批接生员,大大改善了农村妇女的接生条件。但是,由于条件限制,如遇到个别难产的特殊情况,接生员也无法处理,只能送到公社医院解决。知青们各自顶着块塑料布,冒雨赶到丁凤琴家,这时,吴以林、吴以法、吴大茂、陈进、方二喜、周成财、周亮等七八个人正在忙着绑绳床,做担架。

下大雨天不比晴天,九龙口通往公社医院的乡间土路更加难走,需要四个人抬担架,走上一二里路就要换人。吴以林招呼了队里最有力气的几个青壮年,现在又增加了知青生力军,心里踏实多了。

“凤琴姐,挺住啊!”刘红、苏琴琴和顾小雨穿着湿漉漉的衣服也匆匆来了,刘红握住满脸是汗不停呻吟着的丁凤琴的手,安慰她。

丁凤琴嫁到九龙口吴家已经八九年了,一直没开怀。这期间曾怀孕过两次,但都不幸流产。接生员说她不容易保住胎,平时要多注意休息,可是她整天带社员劳动,对自己的事不太关心。双方父母很焦急,吴旭父母想乘年迈之前抚养孙子,眼看已到大龄,丁凤琴肚子就

是一点动静都没有。北京知青的到来,丁凤琴主动要求照应他们的食宿,这让吴旭和父母始料未及。本不该承接的事却被丁凤琴揽了过来,难免影响她的正常生活和休息。吴旭劝丁凤琴推辞掉知青吃饭问题,但她总认为这是为生产队解决难题,等春天知青房子盖好了,就可以退掉。吴旭想想也是,老婆是党员,又是队干部,不能落后,应该处处维护集体利益才是。

丁凤琴这次又怀孕了,一家人提心吊胆,生怕出一点意外,偏偏在还不到产期时,又出现了异常。这可急坏了吴旭和父母,也牵动了全庄社员和知青们的心,大家只有一个信念,尽快将她赶快送往公社医院。

南军生、方华、吴以法、吴旭抬第一肩。这时的南军生和方华,已经不是刚来时的南军生和方华了,二百来斤的重物,俩人抬起来玩似的,走起来稳稳当当,轻轻松松。但这是雨天,又是产妇,无论如何绝对不能摔倒。他们抬着丁凤琴,冒着大雨赤着脚,沿着高洼不平的乡村土路往前走,水里泥里,深一脚浅一脚,滑溜溜地很难走稳每一步。走了里把路远,吴大茂、陈进、方二喜、周成财四人上来换第二肩。他们又抬了不到二里路,吴以林、周亮、时枫、江淮海四人上来换第三肩。幸亏是人多,不然,这大雨之夜的七八里路还真难走过去。

一行人马不停蹄,一分一秒都不敢耽误,急匆匆往医院院赶。

一个小时后,他们把丁凤琴送进了公社医院。这时,暴雨停了,云开天晴,天上繁星点点,发出明亮的光。不巧的是,公社正逢停电,变电所为减负荷拉下了闸刀,让电给涝区排灌站。医院里一片漆黑,唯有产房里里靠捆绑的集束手电筒照明,忙碌的医生护士进进出出,都在为抢救丁凤琴争取时间。

众人脱下蓑衣,坐在走廊边上小歇。南军生撂起衣角擦去满头汗水,静候产房传出好消息。

“谁是产妇的家人?”产房门推开了,女医生高声问。

“我是!”吴旭走上前去回答。

“产妇状态不太好,你要有思想准备。又逢停电,什么都不方便。”女医生直截了当地告知吴旭:丁凤琴面临着危险。

众人心一揪,南军生更感到紧张,不知道凤姐到底会有怎样的危险。他默默祈祷着,盼望她能平安渡过这一关。

方华此时也和南军生的心情一样,非常担心和焦急。从女医生的话中,他已经听出来,停电对抢救孕妇增加了难度。

“如果有发电机就好了!”方华对众人说。

“什么地方有发电机?”南军生问。

“县里电影队有,放电影离不开发电机。”周亮回答。

“你怎么知道的?”

“我今天上半夜在街上小学里看电影了。县里下来的,拉两挂平车,有个机器,咕嘟嘟一响,电灯泡就亮了。”

“电影队在什么地方?”

“听说住在公社文化站。”

“我们去找!”南军生此刻正焦急万分,听说电影队有发电机,马上起身去找电影队协商借用。

“嘭嘭嘭嘭!”急促地敲门声在雨后寂静的夜间响起,南军生敲开了文化站的大门。

“谁呀?”里面传出人问话。门开了,黑暗中也分不出模样,南军生急不可耐地闯了进去,把抢救孕妇医院急需发电机的情况一说。

“老史、老卢快起床,拖发电机去医院,救人要紧!”屋里有人吩咐。

“呜呜”的发电机响声在医院里响了起来,产房里电灯泡突然一亮,“哦!来电了!”人们一阵欢呼。

丁凤琴是难产,向县医院求援的电话早已打出,却仍不见县医院的医生到来。吴旭的父母也随后匆匆赶来,众人在产房门外提心吊胆坐立不安,身上的冷汗始终未干,担心和焦虑一直在折磨着大家。

“孕妇正在抢救中,你们是保大人还是保小孩?”女医生从产房出来,一脸严峻。

众人一听,个个脸色大变,吴旭的亲属们更是吓得慌作一团,不知如何是好。

“先生,大人小孩都要!我求求你们了!求求你们了!”吴旭母亲听说这话,“扑通”一声跪下,朝女医生连连磕头。

“大娘,别这样!我们正在全力抢救,院长都参加了,等县医院医生来就更好了!”女医生急忙上前扶起吴大娘。

正在此时,只听见一阵隆隆的汽车马达声传入院内,灯光一闪,车到了,下来几名穿白大褂的医生。众人目拥他们进了产房,大家紧揪着的心稍微放松了些,期待奇迹出现,让丁凤琴顺利渡过这一关。

“阿弥陀佛!菩萨保佑!”吴大娘双手合十,口念佛号。

女医生再次从产房出来,告知又一个令人生畏的消息:“孕妇出血太多,需要输血,她是AB型,熊猫血,医院没有这种稀有血浆,你们谁是这种血型? ”

医生话音刚落,南军生应声答道:“我就是!”护士说:“你跟我来。”经过化验,南军生的血型果然与丁凤琴匹配。

就这样,北京知青南军生的血液一点一滴地输进了九龙口农妇丁凤琴的身体,此刻的南军生感到无比自豪和兴奋。他真是没想到,自己独特稀有的血型,竟能在关键时候为抢救凤琴姐作出贡献。

虽然有了合用的血,但产房外的丁凤琴一家却仍然悬着心,万一血量不够,这半夜三更的,上哪儿再去找这种血呢?总不能把南军生

一个人的血给抽干吧?

“既然凤琴是, 她父母兄弟一定也是!赶快通知她娘家来人!”方华这时插上话。

丁凤琴娘家离沂北公社有几十里路,远水不解近渴,人命关天,怎么办?

真是怕啥来啥,不多会,医生出来说血液不够,还需要一些,问谁是AB型。吴以林他们是乡下老百姓,都愿意献,但谁也不知道自己的血型是什么,医生把他们挨个化验了一遍,都不是AB型。

真的急死人哪!

“来,还是抽我的吧!再抽150毫升!”南军生已经抽了150毫升,护士刚要摘下针管,他按住针管坚定地说。

护士有点犹豫,也有点害怕,抽血没有这样抽的,讷讷地问道:“你感觉怎么样?”

“我没事,继续抽。”

又抽了150毫升。这时,南军生感觉脑袋发晕,身体也有点发软,手臂麻木无力,他将后背倚靠在椅子背上,尽量支撑住身体,坚持将血液抽完。他想尽量多献点血,为抢救凤琴姐创造条件。艰苦的劳动和生活,平时又缺乏必要的营养补给,加之前段时间玉米田中暑对身体影响较大,体质还没有得到完全恢复,南军生的献血量已基本达到了极限。医生和护士都知道,不科学地加大献血量,会严重损害献血者的身体健康,但事到如今,又不得不这样做。

抽罢血,南军生在椅子上休息了一下,想站起身出来,却忽然眼前一黑,整个人软软地瘫倒在地上。身旁的护士一见,连忙扶他平躺在旁边的病床上,并端来一杯水让他喝下。

“军生,你怎么了?”吴旭见状,急忙跑过来问道。

“不要紧,他是献血量太大,身体不太适应,休息一下就好了。”医生摘下听诊器,向众人解释。

吴旭,这个铁打的汉子,顿时泪如雨下,蹲在地下“呜呜”大哭起来:“军生,军生,我的好兄弟啊!”

“我也是AB型, 来抽我的!”两鬓斑白的沂北医院老院长来了,他毅然伸出了胳膊, 抢救孕妇,他义无反顾。

正在此时,发电的电影队史师傅匆匆过来,告知一个令大家紧张不安的消息:汽油不多了,只够再发30分钟电。

现场一阵窒息,这意味着抢救中途将面临停电危机。

产房抢救,血源紧张,停电在即。问题一个个接踵而至,人们焦头烂额,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去找公社司书记,只有他能帮上忙!”缓过劲来的南军生说道。

“谁有这个面子,夜间能请动司书记?”丁凤琴亲属都是农民,平时不出三门四户,谁有这个能耐?

“行不行都要去试试,事关人民群众生死,我就不相信司书记能无动于衷!”南军生边说边下床穿鞋。

北京的孩子有股“爱谁谁,豁出去了”的闯劲,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九龙口父老乡亲都知道,没有不佩服的。南军生和方华自告奋勇去找公社书记,不仅丁凤琴的亲属,就是吴以林他们,也十分感动。

“谁呀?”刚刚躺下的司书记被急迫的敲门声惊起,心中诧异,又发生什么大事了?急忙点亮罩灯,开门一看,见是南军生,便问他什么事,南军生长话短说,医院抢救孕妇,亟需用电。

司守明书记不愧是打游击出身的老八路,心里始终装着老百姓,他拿起桌上电话机,摇动把手:“耿大姐,接变电站!”

变电站陈站长听说要救人,答道:“书记放心,立刻送电!”

不到一分钟,医院里的电灯就亮了。

几分钟后,司书记来了,虞家湾的周成华书记也闻讯赶来了,还有周成富、徐维高、刘红、苏琴琴、顾小雨他们也来了。

那一夜,真的是好漫长好漫长。直到天明,医院内外仍聚集着许多人,大家都默默期待着丁凤琴母子平安。

“哇!”产房内突然传出一阵宏亮的婴儿啼哭声,一个崭新的生命诞生了!它一路呼啸,冲破黎明,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

产房门开了,手术医生举着双手走了出来:“手术顺利,母子平安!”

听到这个好消息,吴旭一屁股坐到地上,傻傻的半天也说不出一句话;南军生浑身无力,歪在墙根昏昏睡去。

来源:鲍宜龙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