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月薪4000到年入12万,你的个税算对了吗?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30 01:05 1

摘要:他在A公司上班,一开始月薪4000元,年收入4.8万元,这时候他压根不用交个税。

咱先说说普通上班族王富贵的事儿。

他在A公司上班,一开始月薪4000元,年收入4.8万元,这时候他压根不用交个税。

为啥呢?因为我国个税起征点是每月5000元,年收入6万元以内都免税。

后来王富贵升职了,月薪涨到6000元,年收入7.2万元。

这时候他上有老下有小,经济压力也不小,不过个税的计算方式还挺公平,收入低的少交税,这就让他这种中等收入群体负担没那么重。

工薪族和兼职党,个税算法大不同

王富贵为了补贴家用,晚上兼职跑网约车,月收入5000元,年收入6万元。

这时候他的收入结构就复杂了,既有工资薪金所得,又有劳务报酬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就是和单位签了劳动合同,按月领的工资。

而劳务报酬所得呢,就是像跑网约车、做直播、接设计这种一单一单提供服务赚的钱。

这两种收入算个税的时候区别可大了。

劳务报酬有个特殊规则,在算综合所得之前,先减去20%的费用。

为啥这么做呢?税务部门考虑到跑网约车这些工作得花油钱、买设备啥的,有成本支出,为了简化核算,就统一按20%的比例扣除成本。

那王富贵的个税该咋算呢?

工资收入7.2万元,网约车收入6万元扣除20%的费用后是4.8万元,综合所得合计12万元。

算应纳税额的时候,还要扣除三部分,免征额、专项扣除和专项附加扣除。

假设王富贵的专项扣除和专项附加扣除一共3万元,那应纳税所得额就是12万减去6万的起征点,再减去3万,等于3万元。

按照综合所得税率表,3万元适用3%的税率,应纳税额就是3万乘以3%,900元。

你看,王富贵年收入12万元,最后就交900元个税。

个税制度通过专项附加扣除,把个人的实际负担都考虑进去了,确实挺公平。

开店炒股算个税,规则和上班不一样

王富贵不满足于打工,加盟了A奶茶店,注册成个体工商户,2025年总收入20万元,成本费用10万元。

这经营所得的计算方式和上班拿工资又不一样了。

经营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是总收入减去成本费用,也就是20万减10万,10万元。

经营所得适用5%-35%的超额累进税率,得分段计算。

3万元以下的部分,按5%算,就是1500元;3万到9万元的部分,按10%算,是6000元;9万到10万元的部分,按20%算,2000元。

合计应纳税额就是1500加6000加2000,9500元。

这种超额累进税率设计,让低收入群体得到保护,高收入者多交税,完美体现了量能课税原则。

王富贵还买了A奶茶的股票,持股16个月后获得10万元分红。

根据最新政策,持股超过1年的股息红利免税,所以这10万元不用缴税。

但要是持股只有20天,就得按20%的税率缴税2万元。

这政策就是为了引导长期投资,抑制短期投机。

而且啊,个人转让上市公司股票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炒股收益目前是免税的,不过房产出租、转让等财产性收入,就得按规定缴税。

从2025年10月1日起,互联网平台收入征管有新政了。

新规要求平台采用累计预扣法,所有平台收入以身份证为单位合并计算。

也就是说,王富贵在滴滴、抖音、家政等平台的收入会自动汇总,每月预扣个税是基于年度累计收入计算的。

这新规挺好,既防止多扣税,又堵塞了分散避税的漏洞。

咱再深入想想个税制度的深层逻辑,为啥个税算起来这么复杂呢?因为要兼顾千万种不同情况。

有的人只有工资收入,有的人有劳务报酬,有的人创业开店,有的人投资理财,每个人的家庭负担也不一样。

个税制度通过分类征收、专项扣除、累进税率这些设计,就是想实现三个目标,收入低的人不交或者少交税,收入高的人多交税,有负担的人能享受扣除。

这样的制度设计,一方面保证了财政收入,一方面调节了收入分配,还兼顾了社会公平,真是一举多得。

个税可不是冰冷的数字游戏,它是社会公平的调节器。

从王富贵的例子能看出来,我国的个税制度充分考虑了普通人的实际负担,体现了“量能课税”的公平原则。

现在收入越来越多元化了,了解个税知识可不只是法律要求,更是理财的必备技能。

希望通过王富贵的故事,大家能对个税有新的认识,知道它不仅是义务,更是权利;不仅是负担,更是公平。

下次打开个税APP的时候,大家或许能感受到这些数字背后,国家为促进社会公平所做出的努力。

来源:围炉夜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