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曾被董明珠公开力捧为 “第二个董明珠” 的孟羽童,最终还是与格力电器走向了分道扬镳的结局。消息传出时,舆论场上充斥着对孟羽童的质疑,不少人认为她 “手握一副好牌,却打得稀烂”。然而,时间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 离开格力后的孟羽童,不仅没有陷入 “困境”,反而在
曾被董明珠公开力捧为 “第二个董明珠” 的孟羽童,最终还是与格力电器走向了分道扬镳的结局。消息传出时,舆论场上充斥着对孟羽童的质疑,不少人认为她 “手握一副好牌,却打得稀烂”。然而,时间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 离开格力后的孟羽童,不仅没有陷入 “困境”,反而在新的领域闯出了一片天地,甚至在两年后与董明珠达成 “和解”,上演了一场商业与流量的奇妙联动。这场从 “师徒” 到 “对手” 再到 “合作者” 的转变,背后藏着职业选择的挣扎、个人价值的重塑,以及商业世界的复杂逻辑。
一、离职风波:一场充满争议的 “分手”
2023 年 5 月,一则关于 “孟羽童从格力电器离职” 的消息,在商业圈与社交媒体上炸开了锅。彼时的孟羽童,还是董明珠口中 “重点培养的接班人”,是外界眼中 “站在巨人肩膀上” 的幸运儿,她的突然离职,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
面对舆论的追问,孟羽童在个人社交平台发布了一段回应视频。视频中,她穿着简单的白色 T 恤,背景是温馨的居家环境,语气平静地表示,自己离职后计划去读研,还强调 “离职不过是人生某一阶段的选择,没什么特别的”。这段看似从容的回应,却未能平息外界的猜测 —— 毕竟,在此之前,董明珠对她的 “偏爱” 早已不是秘密。
熟悉格力的人都知道,董明珠对孟羽童的赏识几乎不加掩饰。她不仅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及孟羽童,称其 “有想法、有冲劲,是难得的人才”,还带着她出席各类重要活动:从格力的新品发布会,到行业论坛,再到央视的访谈节目。在 2021 年底的一场活动中,董明珠更是当着众多媒体的面,明确表示 “要把孟羽童培养成第二个董明珠”。这种 “公开铺路” 的待遇,在格力历史上从未有过。
如今,“接班人” 突然离职,舆论的矛头很快指向了董明珠。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留言,质疑董明珠的管理方式 “过于强势”,“不给年轻人自由发展的空间”;也有人翻出孟羽童此前在社交平台发布的帖子,帖子中她吐槽 “连续两个月没有完整的周末”,甚至 “某周末工作时间超过 21 小时”,这些内容成了网友指责董明珠 “不近人情、压榨员工” 的依据。一时间,董明珠陷入了 “舆论危机”。
格力电器起初的回应还算克制,官方表示孟羽童离职是 “正常的人员流动”,感谢外界对公司的关注。但随着舆论发酵,董明珠的态度逐渐强硬。2023 年 12 月,在格力电器 2023 届大学生入职仪式上,董明珠首次公开回应此事,语气严厉地批评孟羽童 “作为一个秘书,连基本的文稿都写不出来”,还指出她 “借助格力的平台把自己打造成网红,这种行为在公司里起了不好的示范作用”。更关键的是,董明珠强调 “在格力工作,就要遵守公司规则,利用公司资源去外面接广告、做私活,就是不合规”。
这番话像一颗重磅炸弹,瞬间扭转了舆论风向。网友们开始疑惑:这场看似 “单纯” 的离职背后,是否还藏着未被曝光的隐情?孟羽童离职的真实原因,真的只是 “想读研” 那么简单吗?
二、格力时光:从 “明珠宠儿” 到矛盾爆发
要理解这场离职风波的根源,需要回溯孟羽童在格力的职业生涯。她与格力的缘分,始于 2021 年的职场综艺《初入职场的我们》。彼时,22 岁的孟羽童刚从浙江大学毕业,带着年轻人的朝气与冲劲登上节目。在节目中,她不仅展现了出色的创意能力 —— 曾为格力策划出极具传播性的营销方案,更凭借超高的情商,在与其他选手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董明珠正是被孟羽童的 “双商在线” 打动。节目录制期间,她就对孟羽童格外关注,多次在点评环节表扬她 “有想法、敢闯敢拼”。节目收官时,董明珠当场向孟羽童抛出橄榄枝,邀请她担任自己的秘书。这个决定在当时引发了不小的轰动,毕竟,能成为董明珠的秘书,意味着将直接接触格力的核心业务,起点远超普通职场新人。
2021 年底,孟羽童正式入职格力,开启了 “高光时刻”。她的名字频繁出现在各类媒体报道中,每一次与董明珠共同亮相,都会成为焦点。有人羡慕她 “一步登天”,也有人期待她能真正成长为 “第二个董明珠”。然而,辉煌的表面下,矛盾正在悄然滋生。
孟羽童在格力的工作强度,远超普通秘书。据她身边的同事透露,孟羽童每天的日程都被排得满满当当:早上 8 点前必须到公司,跟随董明珠参加各类会议、考察项目;中午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常常一边吃盒饭一边整理会议纪要;晚上还要根据董明珠的要求修改方案,经常加班到深夜。更关键的是,她的工作完全围绕董明珠展开,几乎没有个人时间,“连周末都要随时待命,手机不敢关机”。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她的薪资水平。孟羽童曾在私下透露,自己在格力的月薪仅有 5000 元,这个数字与她的工作强度、所承担的责任严重不符。一边是 “接班人” 的光环,一边是高强度、低薪资的现实,这种落差让孟羽童逐渐产生了不满。
真正让矛盾彻底爆发的,是孟羽童 “接私活” 的行为。据格力市场部一位匿名员工透露,孟羽童在任职期间,经常以 “个人名义” 参加商务活动、拍摄广告,还私下接了不少品牌合作。更严重的是,她多次因参加这些私活而 “旷工”,2023 年 3 月,仅一个月内就有 6 次未打卡、12 次未请假的记录。格力曾多次与她谈话,要求她停止违规行为,专注于本职工作,但孟羽童并未改正。
在格力,“规则” 与 “忠诚” 是董明珠反复强调的核心。她曾不止一次在内部会议上说 “我喜欢忠诚的员工,不允许任何人利用公司资源谋私利”。孟羽童的行为,显然触碰了董明珠的 “底线”。这位曾被寄予厚望的 “接班人”,最终因违反公司纪律,被格力 “开除”—— 而非外界最初以为的 “主动离职”。董明珠在 2023 年底的入职仪式上的批评,正是对这一事实的间接证实。
三、离职逆袭:从 “争议网红” 到流量博主
被格力 “开除” 后,孟羽童一度陷入舆论低谷。不少人嘲笑她 “野心太大,不懂感恩”,认为她 “浪费了董明珠给的好机会,一手好牌打得稀烂”。但孟羽童没有被这些负面评价击垮,而是迅速调整方向,转向了自媒体领域 —— 这个决定,成了她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点。
2023 年下半年,孟羽童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陆续开通账号,以 “前五百强董事长秘书” 为核心标签,分享职场经验、生活感悟以及时尚穿搭。她的内容极具针对性:针对职场新人,她会讲解 “如何写好一份会议纪要”“与领导沟通的技巧”;针对年轻女性,她会分享 “职场穿搭避雷指南”“平衡工作与生活的小方法”。这些内容贴近生活,又带着 “董明珠前秘书” 的独特视角,很快吸引了大量粉丝。
孟羽童的账号增长速度惊人:截至 2023 年底,她的抖音粉丝量突破 200 万,小红书粉丝近 150 万,每条内容的点赞量都在数万以上。更关键的是,她的商业价值也随之提升。有媒体报道,孟羽童在小红书的商单视频报价高达 17 万元一条,这个数字,远超她在格力时的月薪,甚至是年薪的数十倍。
2024 年 11 月,孟羽童的事业迎来新的突破 —— 她受邀与杨澜、梅耶・马斯克共同参加一场女性论坛。杨澜是国内知名媒体人,影响力不逊于董明珠;梅耶・马斯克则是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的母亲,本身也是著名的企业家、营养师,财富与声望远超董明珠。能与这两位女性同台,足以证明孟羽童在自媒体领域的影响力,早已超越了 “董明珠前秘书” 的局限。
论坛上,孟羽童穿着简约的黑色西装,谈吐从容地分享自己的职业转型经历,她提到 “靠别人永远不如靠自己”—— 这句话曾是她在微博发布的人生信条,如今,她用实际行动将其变为了现实。这场论坛后,更多品牌向孟羽童抛出橄榄枝,她的商业合作范围从美妆、服饰扩展到职场培训、生活方式,个人 IP 的影响力持续扩大。
四、意外和解:流量与利益下的 “好久不见”
谁也没想到,孟羽童与董明珠的故事,会在 2025 年迎来戏剧性的转折。2025 年 5 月,孟羽童在社交平台晒出一张与董明珠的微信聊天截图,配文称 “时隔两年,收到了前老板的微信,有点意外”。截图中,董明珠的消息语气亲切,询问孟羽童 “最近过得怎么样,有没有时间见一面”。
这张截图迅速引发热议 —— 毕竟,两年前两人还在舆论场上 “针锋相对”,如今却突然恢复联系,难免让人好奇背后的原因。更令人意外的是,次日,孟羽童便出现在 “格力明珠精选” 直播间,与董明珠完成了离职后的首次公开合作。
这场以 “好久不见” 为主题的直播,开播仅两分钟,观看人数就突破万人。镜头中,董明珠穿着标志性的白色西装,一改此前的严厉态度,亲切地称孟羽童为 “孩子”,还主动提及 “当年在节目上第一眼看到你,就觉得你很有灵气”。孟羽童也表现得十分得体,多次感谢董明珠 “当年的培养”,两人互动自然,仿佛此前的矛盾从未存在。
当有网友在直播间提问 “孟羽童会不会重回格力” 时,董明珠的回答更是出人意料。她没有像之前那样坚决拒绝,而是笑着说 “离开以后再回来,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关键看她自己的选择”。这番话,再次引发外界对两人关系的猜测。
事实上,这场 “和解” 并非偶然,而是基于流量与利益的双赢选择。对格力而言,孟羽童拥有庞大的年轻粉丝群体,她的加入能为格力的直播电商业务带来更多流量;对孟羽童而言,格力仍是国内家电行业的龙头企业,与董明珠合作能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商业价值。两人的 “握手言和”,本质上是一场基于现实利益的商业联动,而非真正意义上的 “冰释前嫌”。
直播结束后,孟羽童的社交账号粉丝量再次上涨,不少品牌方纷纷找上门来;格力直播间的销售额也创下近期新高,相关话题多次登上热搜。这场看似 “温情” 的合作,最终以 “流量与利益双丰收” 收尾。
如今的孟羽童,早已摆脱了 “董明珠前秘书” 的标签束缚,成为了独立的自媒体博主与创业者;董明珠也通过这场合作,为格力注入了新的流量活力。两人的故事,从 “师徒情深” 到 “分道扬镳”,再到 “商业合作”,像一部浓缩的职场剧,展现了个人选择与商业逻辑的复杂交织。未来,孟羽童能否在自媒体领域持续深耕,她与董明珠是否会有更多合作,都还是未知数。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围绕着 “机会”“选择” 与 “利益” 的故事,还将继续引发人们对职场、对个人发展的思考。
来源:大城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