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国家文物局、国家林草局、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第一批“国保单位·古树名木”协同保护名录,杭州岳飞墓内的4株古樟树与岳飞墓建筑群共同入选。这一举措标志着岳飞墓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价值与生态价值将得到更系统的保护与传承。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范丽琨 记者 陈颖
近日,国家文物局、国家林草局、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第一批“国保单位·古树名木”协同保护名录,杭州岳飞墓内的4株古樟树与岳飞墓建筑群共同入选。这一举措标志着岳飞墓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价值与生态价值将得到更系统的保护与传承。
岳飞墓坐落于杭州市西湖区栖霞岭南麓,背倚青山,面朝西湖,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长眠之地。自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朝廷以礼改葬岳飞遗骸于此,八百多年来,墓园屡废屡兴,现存建筑多为清代重建,形成占地23.5亩、布局严谨的清代祠庙建筑群。
墓区古木交柯,绿树成荫,其中4株树龄超500年的古樟树苍劲挺拔,与岳飞墓、岳王庙共同构成“忠孝文化”的象征性景观。这些古樟树不仅是自然生长的“活文物”,更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与岳飞墓、岳王庙建筑群共生共荣,树冠如盖,枝叶繁茂,形成肃穆庄严的生态景观。
此次入选“国保单位·古树名木”协同保护名录,标志着岳飞墓的保护进入新阶段。
根据名录要求,文物部门将与林草、住建等部门协同推进古树名木的“全面保护、科学管护和深入阐释”。杭州市也将继续对其进行精准监测和养护;深入传播岳飞墓和古樟的文化内涵;鼓励社会力量通过认养、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保护,形成“政府主导、全民共护”的格局。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