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潇湘行!湖南绿色卫士名师宣讲大队教师志愿者走进8校播撒环保种子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30 20:02 1

摘要:近日,2025年“科技潇湘行”(洪江)系列科普活动在杂交水稻发源地洪江市安江镇启动。在湖南省生态环境厅、湖南省科学技术厅的指导下,湖南省生态环境事务中心联合绿色卫士名师宣讲大队,携系列精品科普课程走进“科技潇湘行”活动现场。9月23日至26日,宣讲大队成员先后

近日,2025年“科技潇湘行”(洪江)系列科普活动在杂交水稻发源地洪江市安江镇启动。在湖南省生态环境厅、湖南省科学技术厅的指导下,湖南省生态环境事务中心联合绿色卫士名师宣讲大队,携系列精品科普课程走进“科技潇湘行”活动现场。9月23日至26日,宣讲大队成员先后深入怀化洪江市、中方县及湘西永顺县芙蓉镇的8所中小学,用生动有趣的科普宣讲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生态+科技”的认知大门。

“同学们知道废旧手机里的金属能循环利用吗?”“污水是怎样一步步变清澈的?”每所学校的课堂上,志愿者们都以贴近生活的问题开篇,瞬间点燃学生们的探索热情。

此次宣讲精心设计的《电子垃圾变形记》《科技魔法,生态保镖》《污水奇妙旅》《生活中的碳中和》四大课程,均采用“案例+互动”的模式,打破传统科普的枯燥感。

《电子垃圾变形记》课堂上,肖薏老师通过动画演示电子垃圾拆解、贵金属提取的全过程,还带来废旧电池、旧电路板等实物,让学生亲手触摸、直观感受“垃圾变资源”的科技力量,明白“看似无用的废品,其实是放错地方的宝藏”。

《科技魔法,生态保镖》中,杨茜老师用通俗语言讲解AI红外相机、声纹监测、遥感技术等知识,通过展示监测画面和数据,让学生真切体会“科技如何为生态保护‘站岗放哨’”。

《污水奇妙旅》与《生活中的碳中和》则由曹喆老师根据学生年龄差异调整教学方式:面对小学生,从家家户户每天都要喝水、排水出发,讲解地球上水资源自然循环和人为利用排放,让小朋友们明白节约用水、防治污染对于每一个民众的重大意义;面对中学生,从日常出行、垃圾分类等小事切入,剖析碳减排背后的机理,帮助学生理解全球变暖大议题和中国的“大国环保担当”,把抽象的“双碳”概念转化成“多乘公交、少用一次性用品”等可实践的生活方式。

生动的课堂不仅让环保知识“活”了起来,更在学生和老师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以前觉得环保是大人的事,现在知道节约一张纸、少用一个塑料袋都是在保护地球。” 大崇中心学校一名学生课后兴奋地分享。芙蓉镇保坪完全小学的老师也忍不住点赞:“这样的科普课既有知识深度,又有互动趣味,比单纯说教更能让孩子记住环保的重要性,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活动走进校园。”

此次“科技潇湘行”校园宣讲活动,是湖南省生态环境事务中心推动生态环保教育下沉的重要举措。绿色卫士名师宣讲大队负责人表示:“青少年是生态保护的未来力量,我们希望通过‘科技+环保’的科普形式,让孩子们不仅学到知识,更能养成绿色生活习惯,成长为美丽湖南的守护者。”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