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疾控发布国庆中秋健康提示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30 21:24 1

摘要:金秋送爽,喜迎国庆、中秋双节。在这阖家团圆、出游访友的欢乐时节,人员流动和聚集性活动大幅增加,加之重庆地区气候湿热,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期。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假期,我们特别整理了以下几类常见传染病的预防知识,请大家务必牢记。

重庆疾控

金秋送爽,喜迎国庆、中秋双节。在这阖家团圆、出游访友的欢乐时节,人员流动和聚集性活动大幅增加,加之重庆地区气候湿热,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期。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假期,我们特别整理了以下几类常见传染病的预防知识,请大家务必牢记。

呼吸道传染病:严防“病从鼻入”

节日期间,车站、景区、商场等公共场所人员密集,通风不佳极易通过飞沫传播呼吸道疾病。主要病种有:

1.流行性感冒(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不是普通感冒。典型症状为高烧、全身肌肉酸痛、乏力,伴有咳嗽、咽痛等。

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由新冠病毒引起,可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或味觉减退等症状。

3.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合胞病毒感染后会出现鼻塞、流涕、咳嗽、声音嘶哑等症状,部分患儿可造成毛细支气管炎、肺炎而入院。

健康防护要点:

❖加强手卫生:外出回家、饭前便后洗手,及时用肥皂/洗手液、流动水洗手;不用脏手接触眼、口、鼻等。

❖经常开窗通风: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呼吸道礼仪:咳嗽、打喷嚏用手肘或纸巾捂住口鼻。

❖科学佩戴口罩:进入人员密集或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时,建议规范佩戴口罩。

❖保持社交距离:避免与有呼吸道症状者近距离接触。

❖接种疫苗: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建议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及时接种。

肠道传染病:谨防“病从口入”

佳节团圆,聚餐频繁,生冷食物、海鲜产品食用增多,若食材处理不当或卫生习惯不良,易引发肠道疾病。主要病种有:

1.感染性腹泻:主要由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引起。传染性极强,常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水样便),易在家庭、餐厅等集体场所暴发。

2.细菌性痢疾:由志贺菌引起,症状包括发热、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想拉又拉不干净)。

3.伤寒/副伤寒:通过污染的水或食物传播,表现为持续高热、表情淡漠、相对缓脉、玫瑰疹等。

4.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虽常见于儿童,但成人也可感染(通常症状较轻)。通过接触或呼吸道传播,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或溃疡,可能伴有发热。

健康防护要点:

❖食物煮熟煮透:特别是海鲜、肉类等,不食用生的或半生的水产品。

❖生熟分开: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刀具、砧板要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良好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使用肥皂/洗手液和流动水,按照“七步洗手法”清洁双手,尤其是接触公共物品后、餐前便后。不喝生水,水果蔬菜要彻底洗净。

❖安全就餐:选择卫生条件好的餐馆,尽量使用公筷公勺,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如有症状及时就医:一旦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居家休息,及时就医,并做好家庭内部的消毒隔离(特别是呕吐物、排泄物的规范处理)。

虫媒传染病:避免“蚊虫叮咬”

重庆秋季依然蚊虫活跃,出游时(尤其是郊野、公园、水域附近)需特别防范蚊媒疾病。主要病种有:

1.登革热:由伊蚊(俗称“花蚊子”)传播。典型症状为突发高热、严重头痛、眼球后疼痛、肌肉和关节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疹。

2.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由库蚊传播,是一种严重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多起病急骤,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等,重症者可留下后遗症。

健康防护要点:

❖防蚊驱蚊:户外活动时,穿着长袖衣裤,使用含有避蚊胺(DEET)等有效成分的驱蚊剂。

❖清理孳生地:检查家中及周边环境,及时清理积水(如花盆托盘、废弃轮胎、闲置容器等),杜绝蚊虫孳生。

❖安装防蚊设施:家中安装纱门、纱窗,睡眠时使用蚊帐。

❖避开蚊虫活动高峰:伊蚊多在白天活动,库蚊多在黄昏和清晨活动,在这些时段需加强防护。

核心总结:健康过节“三字经”

勤洗手,多通风;

戴口罩,少聚集;

吃熟食,喝开水;

清积水,防蚊虫;

有症状,早就医。

祝愿全体市民朋友节日快乐,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来源:新重庆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