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灼灼韶华》戳心女人别愁穷、别嫌自己普通,怕就怕“认命”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30 20:34 1

摘要:追完央视热播的《灼灼韶华》,很难不被褚韶华的一生打动。这个出身中药商贾之家的女子,人生开局就握满了“烂牌”:为救兄长被迫嫁入陌生的陈家,成了没有爱情的“责任妻子”;刚撑起药铺生计,就遭遇公公、丈夫意外离世的打击;小叔子败光家产,婆婆百般刁难,连唯一的女儿也在土

追完央视热播的《灼灼韶华》,很难不被褚韶华的一生打动。这个出身中药商贾之家的女子,人生开局就握满了“烂牌”:为救兄长被迫嫁入陌生的陈家,成了没有爱情的“责任妻子”;刚撑起药铺生计,就遭遇公公、丈夫意外离世的打击;小叔子败光家产,婆婆百般刁难,连唯一的女儿也在土匪劫掠中丧生。

可就是这样一个被命运反复碾压的女人,没有困在泥潭里沉沦。她抵押传家宝闯上海,从百货公司柜姐做到民族企业家,把一手碎牌打成了王炸。剧中最戳人的,不是她逆袭的传奇,而是那句掷地有声的呐喊:“人只要不死,就永远有机会!” 这恰恰揭开了一个真相:女人这辈子最烂的牌,从不是贫穷、不漂亮、不优秀,而是“认命”的心态——认了命运的刁难,认了他人的定义,最终亲手堵死了所有出路。

一、“认命”的人,困在他人的规训里

褚韶华的悲剧起点,是“被迫认命”的婚姻,但她的觉醒,恰恰始于对“女性规训”的反抗。刚嫁入陈家时,婆婆拿着“女人就该相夫教子,不能抛头露面”的规矩打压她,想把她困在后院做个温顺的摆设。换作认命的女人,或许会在指责中收敛锋芒,默默忍受一生;可褚韶华偏不,她挺直腰杆回怼:“我就反了!男人能做的事,女人也能!”

这份“不认命”,成了她破局的关键。丈夫和公公去世后,陈家药铺濒临倒闭,小叔子只会挥霍,婆婆哭天抢地却毫无办法。褚韶华没有被“寡妇就该守着贞节牌位过活”的偏见困住,反而主动站出来,说服婆婆重开药铺,凭着懂药材、会经营的本事,硬生生把“华顺药铺”做成了养家糊口的依靠。

生活里太多女人,总被“你是女人,就该怎样”的声音绑架:有人因“女人不用太拼事业”的说法放弃晋升,有人因“年纪大了就该将就”的劝诫嫁错人。可《灼灼韶华》用褚韶华的经历告诉你:他人的规训从不是你的宿命,认了这些“规矩”,才是真的把自己逼上了绝路。

二、“认命”的人,躲在苦难的阴影里

褚韶华的人生里,从没有“一帆风顺”这四个字。药铺刚有起色,就被小叔子暗中搅黄;好不容易想和初恋开启新生活,却遭家族死死阻挠;最痛的是,土匪劫掠时,她亲眼看着女儿惨死,自己也险些丧命。换作常人,早已被接二连三的打击击垮,躺在苦难里怨天尤人。

但褚韶华的选择是“不认命”。丧女之痛没有让她沉沦,反而成了她远走上海的勇气——她抵押了仅有的传家宝,孤身一人闯入这个陌生的“十里洋场”,从最底层的柜姐做起,哪怕被顾客刁难、被同事排挤,也从未想过“就这样算了”。她坚信“更多的暴风雨,就是推动我涅槃重生的动力”,这份不向苦难低头的韧劲,让她在永新百货崭露头角,最终被商业奇才闻知秋看中,携手创办了属于自己的民族企业。

反观现实中,有人丢了工作就抱怨“命不好”,有人遇了挫折就喊“这辈子就这样了”。可褚韶华的故事撕开了真相:苦难从不是人生的终点,认了苦难的“不可逆转”,才会真的被阴影吞噬;而不认命的人,能把每一次打击都变成垫脚石,在绝境里踩出一条生路。

三、“不认命”的人生,从来靠自己掌舵

整部剧最动人的力量,是褚韶华从始至终的“自我主宰”。她从不是等着男人拯救的弱女子:在陈家,她靠自己的本事撑起家计;到上海,她靠自己的能力站稳脚跟;创业时,她靠自己的眼光和魄力赢得尊重。她从不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正如她所说:“我自己的人生,我自己做主。我就是想看看,凭我自己的能力,我褚韶华到底能走多远。”

这种“不认命”,不是和命运硬碰硬的鲁莽,而是对“自我价值”的坚信。她知道自己懂药材,就深耕药铺经营;她发现自己有商业天赋,就敢在上海滩放手一搏;哪怕遭遇质疑和背叛,也从未怀疑“靠自己能行”的底气。最终,她从被迫联姻的寡妇,变成了独当一面的女企业家,活成了自己的“光”。

《灼灼韶华》或许有剧情争议,但褚韶华的成长线,恰恰戳中了无数女性的心声:女人这辈子,从来没有“天生的烂牌”。贫穷可以靠努力改变,平凡可以靠坚持发光,可一旦认了命,就真的输了。

就像剧中说的,“人只要不死,就永远有机会”。生活从不会辜负“不认命”的人:你不向规训低头,就有突破束缚的可能;你不向苦难认输,就有逆风翻盘的底气;你不把希望寄托他人,就有掌控人生的力量。

愿我们都能像褚韶华那样,拒绝“认命”的陷阱,靠自己的双手掌舵人生——毕竟,最好的牌,从来不是老天给的,而是自己打出来的。

来源:花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