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5日至9月27日,在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蓬勃开展之际,应共青团宁蒗县委邀请,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师生一行深入宁蒗县,联合哈工大第23届研支团云南宁蒗队成功举办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宣讲与交流活动。此次活动以“科技铸梦想,彝起向未来”为主题,对弘
9月25日至9月27日,在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蓬勃开展之际,应共青团宁蒗县委邀请,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师生一行深入宁蒗县,联合哈工大第23届研支团云南宁蒗队成功举办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宣讲与交流活动。此次活动以“科技铸梦想,彝起向未来”为主题,对弘扬科学精神,激发青少年对科技的兴趣,并促进高校与基础教育阶段的互动衔接具有重要意义。
实践团走进宁蒗县第一中学、第二中学、小凉山学校和大兴街道中心校等四所中小学,围绕无人机原理、智能时代机器人发展趋势、“两弹一星”精神传承及哈工大所打造的众多“国之重器”等内容,开展了多场富有启发性与感染力的科普讲座与思政课堂。
从无人机与机器人背后的科学原理,到智能时代的宏伟蓝图,科技的种子在学生们心中悄然播下;从“两弹一星”元勋隐姓埋名、为国铸盾的感人事迹,到哈工大“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治学传统,深沉的家国情怀与严谨的科学精神在现场共鸣;从井冈山革命岁月中淬炼出的红色美育经典,到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图景,科技之光与精神之火在此交织,为学生打开一扇扇眺望未来的窗口,不断地激励他们树立远大目标,规划学业生涯。
在宁蒗一中、宁蒗二中,实践团还将课堂延伸至户外,组织心理素质拓展活动,以“马兰花开”“七手八脚”等一系列需要团队协作、沟通配合的挑战任务,助力学生身心同步成长,实现智随志走、志以智强的“志智双扶”多维育人体系。
实践的最后,依托宁蒗县丰富多元的民族文化资源,团队走进摩梭人博物馆与番人古寨,沉浸式学习摩梭人与普米族的传统文化。在摩梭母屋的火塘旁,聆听达巴文化中“敬畏自然”的生态智慧;在普米古寨,体验古法酿酒、手工纺织与木杵榨油等非遗技艺,感悟“火塘精神”中蕴含的家庭凝聚与文化传承。
此次实践不仅是一次科普教育的“输送”,更是一场深刻的文化“反哺”。哈工大机电学院“索玛花开紫丁香”在宁蒗县的实景大课堂,将科技火种播撒进边疆孩子的心中,也将摩梭、普米等民族文化的珍贵记忆带回高校平台,助力民族瑰宝走向更广阔的世界。活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服务基层、促进民族团结、传承红色基因的责任担当,也为校地合作推动边疆教育振兴与文化传承提供了可借鉴的“宁蒗样本”。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