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在军工领域一向是老大,手里捏着F-35和B-21这些硬家伙,技术储备深厚,资金也砸得起。可2025年3月,美国突然放出风声,说要考虑加入英国、意大利和日本搞的那个全球作战航空计划,简称GCAP。
美国在军工领域一向是老大,手里捏着F-35和B-21这些硬家伙,技术储备深厚,资金也砸得起。可2025年3月,美国突然放出风声,说要考虑加入英国、意大利和日本搞的那个全球作战航空计划,简称GCAP。
这计划从2022年底启动,本来是三国联手搞第六代战斗机,目标是2035年出货。现在美国要插一脚,姿态还挺低调的,就跟平时高高在上的人忽然来句“哥几个,一起玩呗”似的。明明资金和技术都占优,为什么要这么“不耻下问”?
第六代战斗机这概念,说白了就是比第五代更牛的家伙。第五代像F-22、F-35,强调隐身和传感器融合,第六代就上AI辅助、无人机编队、激光武器这些高大上的玩意。全球都在抢跑,美国的NGAD(下一代空中主导)项目从2016年就启动,本来是空军和海军的重点。
空军版叫PCA(有人驾驶战斗机),海军版是F/A-XX。按计划,2025年该进入工程制造开发阶段。可现实呢?预算卡壳,技术瓶颈一大堆。
2025财年,美国空军给NGAD拨了27.5亿美元,还包括5.57亿给协作作战飞机(CCA),但这钱在总盘子里就小巫见大巫。整个项目五年内要烧196亿刀,这数字听着就让人腿软,尤其国会那帮人老盯着性价比。
美国为什么卡住了?一个大问题是钱。军费这几年被乌克兰、以色列这些事儿分流,国内还得顾通胀和选举。2024年底,空军就把有人驾驶部分暂停了,转而推CCA这些无人僚机,说是能省钱,还灵活。可这等于承认NGAD原计划太烧钱。
技术上呢,第六代要搞定向能武器、超级隐身材料,这些东西实验室里行,量产就难。供应链也乱,稀土材料依赖中国,芯片短缺又来。加上对手那边,中国J-36已经在测试,俄罗斯苏-75也吆喝着要上马,美国不能掉队,但单干风险太大。
这时候,GCAP就成了香饽饽。三国联手,英国BAE系统、意大利莱昂纳多、日本三菱重工,各出所长。2022年12月9日在伦敦敲定,2025年正式开发,2027年演示机首飞。总投资上百亿欧元,分摊下来每个人负担轻多了。
美国一看,这不就是现成的平台吗?3月5日,亚洲时报报道,美国开始关注GCAP,原因是跨大西洋关系有点磕绊,特朗普上台后贸易关税一加,欧洲盟友不爽。加入GCAP,能修补关系,顺便分担成本。3月12日,欧亚时报更直白,说美国考虑参与,就是为了降本,还能拉紧盟友圈子。
为啥美国要低头?说到底,还是现实逼的。尽管美国技术牛,NGAD里波音的F-47设计赢了洛马,3月21日空军就发了合同,F-47这名字听着就霸气,模块化设计,带核打击能力。可合同一签,问题就冒头。
波音这几年F-35交付老延误,质量还被喷,现在接NGAD,压力山大。空军部长肯·拉塞尔直言,项目得“重新审视”,意思是可能砍预算或改方案。国会报告7月22日出炉,说FY2025请求的27.5亿可能不够用,后续几年还得涨。盟友合作,能让欧洲和日本出钱出力,美国专攻核心技术,像引擎和AI系统,这不就赚了?
战略考量更关键。美国霸权这几年有点松动,印太地区中国海军扩张,欧洲俄乌打得火热,美军摊子铺太大。单靠NGAD,空军计划到2030年只够187架,覆盖全球太勉强。GCAP里,日本出气动布局,意大利搞雷达,英国管电子战,美国一加入,就能主导标准。
想想F-35模式,当年五眼联盟加北约,掏钱买成品,美国赚设计费和技术绑定。现在GCAP也一样,三国技术储备不如美国,加入后美国份额大,出口时还得靠美国认证。这叫技术捆绑,盟友依赖上瘾,美国稳坐操盘手。
当然,美国也不是白加入。报道说,GCAP欢迎但有条件,得维护主权框架。日本防卫省3月6日表态,要评估兼容性;英国国防部3月7日说开放但核心不变。意大利萨尔维尼政府更务实,3月4日媒体回应,技术交流行,但资金分摊得谈。
6月17日巴黎航展,莱昂纳多CEO说新伙伴有益,但政府定。7月12日伦敦声明,三国优化隐身设计,没提美国。这说明,美国提议没那么容易,三国也不傻,知道美国进来可能抢主导。
这事暴露美国军工的软肋。NGAD从2024年1月国会报告就敲警钟,说预算超支,技术成熟度低。空军1月29日更新,说2025年重点是概念验证,不是全速冲。海军F/A-XX更惨,6月27日报道,特朗普2026预算还没定,资金砍到骨头。
挑战有五条:预算紧、技术整合难、供应链断、隐身升级贵、战略需求变。简单飞11月10日分析,第六代要AI实时决策,传感器海量数据处理,这得烧多少电?激光武器实战还早,供应链里芯片和复合材料,全靠盟友补。
美国求合作,还得看地缘。特朗普2月上台,强调“美国优先”,但军售不能停。GCAP加入,能打开亚洲市场,日本想卖给澳洲,7月15日堪培拉会晤,美国电话施压,说统一标准好。
这波操作,美国技术占优没错,NGAD的F-47带核能力,4月14日外交家说,这是核优越信号,历史证明会弱化威慑。但资金呢?196亿五年,国会不批不行。
合作能省20%,智库模拟过。盟友出钱,美国出脑子,双赢?不尽然。三国怕被F-35二世,技术被锁,美国主导后,出口得买美国零件。
再看全球格局。中国J-36 8月3日报道,已上天,AI和无人机集成。俄罗斯苏-57升级版叫第六代?吹牛罢了。欧洲FCAS,德法西三国搞,进度慢。印度5月6日视频说,想半年内进GCAP,带AI隐身。美国一搅和,印度机会小了。南韩想原型机,抢西方订单。总之,美国低姿态,是算盘打得精:拉盟友,压对手,稳霸权。
这事儿接地气地说,就跟大公司并购小厂似的,美国是巨头,但现金流紧,想借壳上市,分担风险。技术牛,但时代变了,单打独斗out。盟友也精明,知道美国进来是把双刃剑。长远看,西方联合能重塑天空,但谁主导,谁吃亏,还得看谈判桌。
来源:Coolburger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