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某音平台“小羊我啊长大了”的话题走红,热度居高不下。对于伴随《喜羊羊与灰太狼》长大的90后、00后而言,这个话题成了情感出口。他们将独自租房的局促、熬夜赶方案的疲惫、首次独立处理家庭事务的慌张,化作视频里的成长片段,再配上握拳鼓劲的懒羊羊画面与激昂音乐,
□王艺瞳 ( 山西传媒学院)
最近,某音平台“小羊我啊长大了”的话题走红,热度居高不下。对于伴随《喜羊羊与灰太狼》长大的90后、00后而言,这个话题成了情感出口。他们将独自租房的局促、熬夜赶方案的疲惫、首次独立处理家庭事务的慌张,化作视频里的成长片段,再配上握拳鼓劲的懒羊羊画面与激昂音乐,把“慢慢变坚强”的日常,变成了看得见的温暖力量。这种以真实经历为底色的分享,不仅唤醒了集体童年记忆,更跳出了“emo”“躺平”的消极语境,为同龄人注入了对抗生活压力的勇气。
但热度攀升的同时,话题也逐渐偏离了最初的方向。在“流量即热度”的心态驱使下,部分创作者为博关注、涨粉丝,开始用虚假内容透支话题的正能量。有人编造“北漂三年全款买房”的励志剧本,靠摆拍营造“成熟小羊”假象;有人用荒诞文案曲解“成长”,把“啃老摆烂”包装成“佛系从容”;更有甚者,将“怀孕四次,四次都是不同的父亲”等同于“成长独立突破”,彻底扭曲了“成长”的核心含义。这些刻意博眼球的内容,让原本真诚的情感表达变得套路化,也让“小羊我啊长大了”从治愈人心的话题,沦为收割流量的工具。
事实上,这类“正能量话题变味”的现象,在短视频平台并不鲜见。当“流量至上”成为部分人的创作逻辑,一旦某个正向话题走红,投机者便会蜂拥而至。他们忽视真实情感的价值,转而用夸张剧情、虚假人设制造看点。毕竟,细腻的成长感悟,不如一些戏剧化故事更易引发点击。长此以往,认真分享生活的创作者被埋没,靠虚假内容博眼球的账号却获得更多推荐,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这不仅会消耗用户对平台话题的信任,更会让短视频平台逐渐失去孕育真诚表达的土壤。
其实广大网友之所以期待“成长小羊”这样的话题,本质上是期待一种“真实分享的连接”。分享独自扛过的难关,是为了让同样迷茫的人知道“你不是一个人”,传播加油的懒羊羊形象,是想让“温和坚韧”的成长态度感染更多人。这份共鸣与传播,才是正能量话题真正的价值所在。
简单来说,要让“成长小羊”回归初心且守住这份价值,既需要创作者摒弃“流量捷径”思维,唯有扎根真实生活的经历,才能真正引发大众共鸣;更需要平台主动承担责任,一方面优化算法推荐机制,让优质原创的真实内容获得更多曝光;另一方面强化内容审核,对虚假摆拍、恶意蹭热度或有不良引导的内容及时规制。其实,用户纷纷追捧这个话题,从来不是为了看一场场精心设计的“成长表演”。没人希望在流量浪潮里,原本治愈人心的“小羊”最终只剩虚假的外壳,而那份能温暖人心的力量,也被流量悄悄偷走。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红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