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把短袖塞进西装,再套一件羽绒马甲,平台立刻给你打上‘会过日子’标签,流量涨得比气温降得还快。”
“把短袖塞进西装,再套一件羽绒马甲,平台立刻给你打上‘会过日子’标签,流量涨得比气温降得还快。”
这条笔记在抖音上线三天,点赞破百万,后台数据显示,带#夏装秋穿#话题的短视频播放量同比飙涨一百二十。
平台算法嗅到的不只是省钱,更是“可持续”三个字带来的政治正确。
把旧衣服穿出新花样,等于把旧流量洗出新金币,谁不推?
白皮书写得明白:六成女性换季冲动购物,衣柜里躺着三成连吊牌都没拆。
于是平台把“一衣多穿”做成热搜,把“跨季混搭”做成标签,顺手把购物车按钮藏深一点,让你先看完五套搭配再决定买不买。
省不省钱另说,停留时长先拉满,广告报价就能翻倍。
T恤被点名五次,理由简单——白色款进货价最低,库存最深,商家最怕压仓。
于是编辑把“白T+西装”写成秀场同款,把“白T+高领”写成首尔街拍,把“白T+吊带裙”写成日杂封面,三套话术一张图,库存立刻松动。
数据说秋季白T利用率七十八,没人告诉你这数字来自平台问卷,样本偏向十八到二十五岁用户,她们本来就把T恤当打底。
衬衫升级更直接。
真丝衬衫单价高,毛利高,搭配羊毛背心就能再涨一百块。
牛仔衬衫当夹层,是库存面料二次清货;oversize当外套,是加大码滞销转爆款。
不同领型被拆成三段,是为了把一篇内容拆成三篇笔记,流量三次变现。
教你选领型是假,教你点收藏是真。
连衣裙部分把“及膝长度”写成复用率最高,是因为及膝款去年产多了,平台需要一句话帮工厂解套。
羽绒马甲叠针织裙,是去年北欧博主拍广告时的权宜之计,如今被剪成十五秒短视频,配上“宋慧乔同款”字样,立刻成了优雅过冬模板。
机车皮衣加碎花裙同理,皮衣库存压在仓库,碎花裙需要清尾货,两者捆在一起就能同时出货,算法还给你贴“甜酷风”标签,一举两得。
配饰板块最露骨。
一厘米半腰带被说成显瘦最佳,是日本体型研究所二零一六年的旧数据,拿出来重发是因为腰带厂给了投放预算。
堆堆袜加乐福鞋搜索量涨两倍,是袜子厂和鞋厂联合买的挑战话题,先炒搜索再推直播,佣金比例已经谈好。
包包黄金比例计算公式,本质是让你多买三个尺寸,小包短带、大包长带,总之一个公式对应三个链接,下单窗口就在视频左下角。
色彩口诀把莫兰迪色和中国传统色谱混一起,是为了蹭国潮热度,顺便把“故宫联名”色卡卖出去。
真空收纳袋和防静电喷雾出现在文末,是因为品牌方要求露出,按销量给提成。
挑战赛、共享文档、下期预告,都是把用户留在私域,方便二次触达,数据沉淀后再卖一次广告。
整套打法把“省钱”写在封面上,把“加购”藏在字幕里。
你以为学的是搭配,其实看的是库存清仓直播。
平台、商家、博主三方合唱,观众负责鼓掌买单。
谁真省了钱?
也许有,但更多人把省下的钱又拿去买了新的“万能基础款”。
看完这篇,你还觉得自己在薅羊毛,还是被人当羊毛薅?
来源:茜茜说穿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