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石井四郎扮演者:若日本真正认识到罪行,就应谢罪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30 18:43 1

摘要:平田康之把石井四郎演得让观众后背发凉,他却说“我只是把档案里那几页纸读出声”,一句话把日本官方捂了七十多年的盖子掀出一条缝。

平田康之把石井四郎演得让观众后背发凉,他却说“我只是把档案里那几页纸读出声”,一句话把日本官方捂了七十多年的盖子掀出一条缝。

档案写着:三千人活活冻成冰柱,四百孕妇被开膛,数据换美元,主谋拿到免罪券去美国教书。

演到这里,平田在片场停了三秒,补上一句台词“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护照”,剧本原本没有,他临时加,导演没剪,这段被保留,影院里有人当场骂出声。

他敢加,是因为在中国拍戏二十年,见过东北老人卷起裤腿露出针眼,听过上海档案馆里还留着“马路大”名册。

演伊藤博文时他就发现,日本教科书把甲午战争写成“帮助朝鲜独立”,把九一八写成“地方冲突”,观众如果从小只背这些,长大后自然把战犯当英雄。

平田把石井演成西装笔挺、说话轻声、递烟点火的文雅模样,镜头一转,地下室铁钩吊着活人。

这种反差不是艺术夸张,是东京审判笔录第1846页的原话:“被告举止温和,供述内容极端。”他把判决书复印给同组日本年轻演员,对方看完夜里睡不着,第二天问“为什么国内从没人告诉我”。

影片在中国票房过两亿,日本发行方买片花却要求剪掉“美国接收数据”那五分钟,平田直接对媒体说“剪了就不署名”,发行方让步,票房只有中国零头,三十七个影院上映一周就下片。

数字摆在那里,谁看谁躲。

他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把话说白:如果日本哪天宣布“731是犯罪”,他立刻在首相官邸门口下跪谢罪,说完把话筒递回给记者,“这话你们播出去,我回东京还要过日子,不怕”。

同一天,日本右翼网站把他照片打上“卖国奴”水印,手机收到恐吓短信“准备棺材”。

他把短信截图发推特,配文只有一句“棺材早就备好,1945年没用完”。

对比德国,1970年勃兰特在华沙一跪,电视台直播,课本改写,赔款到账,今年还有新教材加页写“种族灭绝细节”。

日本呢,2023年文部科学省审定通过的新教科书,731只出现一行注释“存在人体实验争议”,学生考试不考,老师不教,时间一久,下一代连“争议”两个字都记不住。

平田清楚,单靠一部电影搬不动这段历史,但他算过账:中国院线两亿票房,按三十元一张票,六百万人次看过,哪怕只有十分之一去查资料,就多了六十万个家庭知道真相。

数字不大,却能让掩盖成本变高。

他下一步准备拍网络短剧,把森村诚一《恶魔的饱食》里“母鼠实验”章节改成三集,每集结尾打出美国国立档案馆档案编号,观众复制就能查到原件。

他说自己七十岁,演不动几次反派,但把编号留在屏幕上,比任何台词都长命。

日本官方现在最希望他闭嘴,因为2025年大阪世博会临近,主办方想卖“安全、干净、高科技”的国家形象,最怕“731”三个字在热搜上晃。

平田偏选这个时间点接受采访,还把剧照做成明信片,一万张免费寄给全球历史教师,邮戳盖“京都制造”。

明信片正面是石井微笑鞠躬,背面印着实验数据表,收信人想扔都先得看完。

成本他自掏腰包三百万日元,相当于他两部片约片酬,会计劝他“不如留养老”,他回一句“养老需要良心,不然只是等死”。

历史掩盖得住,市场不会说谎。

日本国内投资方听说他要继续拍战争题材,报价直接砍一半,条件加一条“不得出现美国接收数据”,平田把合同原封退回,转头在中国众筹,二十四小时筹到五百万元人民币,捐款备注最多一句话“大爷别怕,我们给你养老”。

他把众筹页面截图贴在自己事务所门口,让路过的高中生看,有人摇头说“中国人在给我们钱拍电影,讽刺”,他回“钱不脏,脏的是不敢收钱的人”。

影片结尾字幕打出“至今日本未正式道歉”,灯光亮起,观众席有人鼓掌,有人沉默,平田站在台上说“鼓掌也好,沉默也好,别当没看过”,说完把帽子摘下,露出满头白发,像给所有人递上一张无法退回的明信片。

日本若真觉得过去可以翻篇,敢不敢让这部电影在日本全国中学免费放映一周?

来源:我就叫啊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