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电商平台、网络直播间培育钻石热销。河南作为培育钻石主产地,具备质量价格优势,但市场监管部门在监测中发现电商平台出现大量外省发货的一两百元价位的“白菜价”培育钻石,造成网售培育钻石鱼龙混杂、难辨真假。省市场监管局、省消费者协会特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
近年来,电商平台、网络直播间培育钻石热销。河南作为培育钻石主产地,具备质量价格优势,但市场监管部门在监测中发现电商平台出现大量外省发货的一两百元价位的“白菜价”培育钻石,造成网售培育钻石鱼龙混杂、难辨真假。省市场监管局、省消费者协会特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选购培育钻石时需擦亮双眼、辨别真假。
钻石分为天然钻石和培育钻石。其中天然钻石是自然形成的瑰宝,由纯碳元素组成,需经历数亿年地质作用才能形成,稀有且价格高。培育钻石是在实验室中,通过模拟天然环境,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或高温高压技术,数周或数月人工培育的非天然钻石,主要化学成分也是碳,但价格远低于天然钻石。
需要注意的是,通过实验室人工合成的合成碳硅石(也称莫桑钻、莫桑石)由于其外观神似钻石、价格低廉,常被不良商家用来仿冒钻石。此外,常用来冒充钻石的还有合成立方氧化锆、玻璃制品等。
网上销售的低价钻石比比皆是,有些商家刻意混淆“培育钻石”与“仿冒钻石”的概念,将合成碳硅石、合成立方氧化锆、玻璃制品等廉价仿品包装成“培育钻石”售卖,以假乱真、鱼目混珠。还有商家以“清仓处理”“厂家直供”等名义制造“低价紧迫感”,诱导消费者“上钩”。对此,消费者要保持理智,警惕商家所谓“超低价捡漏”的营销话术。
购买培育钻石要注意以下三点:一要看商家、商品是否正规,查验商家、直播间等主体信息,优先选购正规商家和知名品牌的培育钻石。二要看价格,拒绝购买价格过低的“钻石”。一克拉带检测分级证书的高品质培育钻石成本在几千元甚至上万元,如果价格过低则很有可能是其他材质仿冒的。三要多渠道查验证书,对于网购钻石附带的证书,消费者要通过证书上的官方联系电话、官网查询入口等渠道核对证书的真实性,以及出具证书的机构是否真实存在且具有检验检测资质,切勿轻信单一的二维码查询方式。通过以上方式仍不能自行判断的,也可送去具备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选择正规的购买渠道是规避消费风险的第一道防线,网购钻石应遵循“平台选大、商家选优、资质选全”原则,优先选择信誉良好的大型电商平台,避免在无资质审核的小众平台、社交软件下单,切勿被不良商家诱导脱离电商平台而进行私下交易。对“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售后概不负责”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要敢于说“不”。同时,务必留存完整的交易凭证,包括聊天记录、订单详情、发票单据等。
如发生消费纠纷,商家拒不配合的,可向电商平台投诉举报,也可拨打12345、12315热线或者在“全国消协智慧315”小程序进行投诉,维护自身权益。
采编:新闻宣传处
转载请注明:来源/河南市场监管
来源: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