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几天刷头条,一条标题直接抓住了我的眼球——“高志凯说:二十一世纪,中国是唯一站着和美国扳手腕的国家!” 本来以为又是常见的话题讨论,点开视频听完,倒真让我想起了不少藏在记忆里的小事,越琢磨越觉得这话戳心。
前几天刷头条,一条标题直接抓住了我的眼球——“高志凯说:二十一世纪,中国是唯一站着和美国扳手腕的国家!” 本来以为又是常见的话题讨论,点开视频听完,倒真让我想起了不少藏在记忆里的小事,越琢磨越觉得这话戳心。
小时候跟着爸妈去国外旅游,想买个国产的保温杯,货架上翻来翻去全是贴着外文标签的牌子,好不容易看到个眼熟的logo,仔细一看生产地还印着“Made in Vietnam”。那时候爸妈还笑着说:“没事,咱们东西实惠,就是还没让全世界都知道。” 可我心里总有点不是滋味,好像咱们的东西拿出来,就得先被贴上“便宜”的标签,想跟人家的大牌比,总少点底气。
后来上大学,学的是国际贸易专业。有次老师带我们去参加行业展会,美国一家企业的展位前围得水泄不通,他们展示的智能设备一启动,周围全是惊叹声。而我们学校合作的几家国产企业展位,虽然也摆了不少产品,却鲜少有人驻足。记得当时有个美国客商路过,撇了眼展台上的传感器,随口说:“精度差了点,我们那边十年前就不用这种了。” 这话听得我脸发烫,可又没法反驳——那时候咱们在高端制造领域,确实还在追赶。
再到现在,身边的变化就像按下了快进键。去年帮朋友选新能源汽车,他一开始执着于某款美国品牌,结果试驾完国产车型,直接改了主意:“续航比宣传的还多50公里,智能驾驶在复杂路况下比国外的还稳,价格还少了小十万,凭啥不选国产?” 还有我那在非洲做工程的表哥,前阵子视频时跟我炫耀:“现在工地上的挖掘机、起重机全是中国牌子,之前用欧美设备,零件坏了等半个月都到不了,现在国内发配件,三天就到,当地人都竖大拇指说‘Chinese machines,no problem!’”
这时候再回头看高志凯说的“站着扳手腕”,突然就明白了这“站着”两个字有多沉。不是靠谁的施舍,也不是用低价换市场,而是靠咱们自己啃下硬骨头——从芯片领域打破封锁,到空间站实现“太空家园”的梦想;从5G技术领跑全球,到新能源产业占据世界半壁江山。就像小时候家里用的黑白电视,到后来的液晶电视,再到现在能折叠的智能屏,每一步都不是凭空来的,是无数工程师在实验室里熬了无数个夜,是工厂里的工人们一针一线、一钉一铆干出来的。
有人可能会说,跟美国比,咱们还有不少差距。可别忘了,几十年前,咱们连一条完整的汽车生产线都没有,现在却能在新能源赛道上跟美国车企同台竞技;几十年前,咱们的手机还都是“山寨机”,现在华为、小米却能走进全球亿万用户的口袋。这种“站着”的底气,从来不是喊出来的,是实实在在的成绩堆出来的。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可能是第一次用国产手机拍出惊艳的照片,可能是在国外看到中国高铁的宣传片,也可能是身边的亲戚朋友靠着国产设备发家致富。那些看似微小的瞬间,其实都是中国“站着”的证明。你们印象里,哪件事让你觉得“中国真的不一样了”?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故事~
来源:七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