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29日,知美术馆重磅开启东方美学大展“司天监”。展览将溯源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先锋性人物泰祥洲二十余载对中国时间系统的探索之路,并解读他在新时代所创造的独特时间图像模型。
艺术家:泰祥洲
策展人:郑岩、王从卉
展览时间:2025年9月29日至2026年3月20日(逢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开放时间以官方发布为准)
展览主办:知美术馆
联合举办:深解艺趣
展览支持:真宝基金会
特别鸣谢:特普丽
联合共创:与遇设计、吾苍山、知咖啡
指导单位:成都市新津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成都市新津区永商镇人民政府
地址:知美术馆(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区君山路1号)
2025年9月29日,知美术馆重磅开启东方美学大展“司天监”。展览将溯源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先锋性人物泰祥洲二十余载对中国时间系统的探索之路,并解读他在新时代所创造的独特时间图像模型。
本次展览由成都知美术馆发起,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史系教授郑岩、真宝基金会总监暨知美术馆馆长王从卉共同策展,展览将系统呈现泰祥洲创作的70余件绘画、装置、影像及手稿等多维度作品。展览以宋元时期掌管天文历法的官署“司天监”为名,旨在从中国文明独特的宇宙观出发,跨边界回应全球当下的历史、艺术与科技思潮,以当代科学视野重新解读东方美学的演进脉络。
“司天监”不仅是知美术馆东方美学学术体系中又一重要个案研究项目,也是一次深植于本地地域文脉的文化实践。展览通过特别委任创作《量天尺 No.1》《象首耳卷体夔纹图》《岷江图》等作品,与新津宝墩遗址古蜀文明之源、广汉三星堆遗址中的天文意象相呼应,同时联结水城新津本地岷江水域与星野的古老关系,重构天、地、水、时间、画卷之间诗意联结的精神图景。同时,知美术馆也期待以本次展览为里程碑,实质性联动全球的亚洲文化与科技机构,进一步推动根植东方文明、面向全球的艺术、文化与思想实践。
此次展览亦是继亚洲协会香港中心“玩·具:贺慕群百年回顾展”和上海真宝艺术空间“不响:金宇澄新作展”之后,由真宝基金会 BAO FOUNDATION本年度支持的又一东方美学大展。基金会以此持续践行“重塑东方想象”的核心使命。
一位沉浸在材料中的历史学者,一位追问“元问题”的哲学研究者
泰祥洲,1968年生于宁夏银川,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博士,其博士论文《仰观垂象:山水画的观念与结构研究》2011 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他自幼随胡公石学书法,少时随冯其庸学传统文学和历史,后随李振江学装裱和修复,又深入研习宋元绘画传统,精研笔墨技法;上世纪九十年代赴新西兰学习期间新媒体和动画设计期间,曾参与史诗级电影《指环王》数字场景构造;2013年以后,他立足于自己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 根植于中国古典宇宙观,从宇宙学、天文学和绘画关系的角度进行创作,将山水画的表现对象从自然景致扩展至星辰、宇宙与天体,实现了当代水墨在绘画语言、观念与对象的三重革新。
郑岩(策展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史系教授)表示:“他是手拿尺规与星盘解画的人。他思考的姿态不像艺术家,更像一位沉浸在材料中的历史学者,或一位追问‘元问题’的哲学研究者。”
“泰祥洲个案的复杂性在于基于探索艺术图示的初衷,他的跨学科的研究与方法论,不仅将中国山水画艺术放在国际艺术史的整体语境中进行溯源与再造,其坐标更落在全球文明史的高点,探索科学边界与艺术生成的推演规律。”王从卉(联合策展人、真宝基金会总监暨知美术馆馆⻓)表示。
展览亮点:不同时间尺度的东方回响
本次展览围绕不同时代的时间尺度展开,探索用当代科学的视野,重新多维探析东方美学的发展脉络。本次展览呈现泰祥洲的多件重要作品以及此次展览委任创作作品,包括:
《星宿海——银河》与《岷江图》:《岷江图》为知美术馆“司天监”展览委任创作作品,该作与《星宿海——银河》组成的20米长卷落于知美术馆一层展厅,环抱成园,恍若太极,于空间上呼应成都西南“水城新津”岷江水域的地理脉络,于理念上演绎中国古典哲学中天上星宿与天下河流之分野映照的深刻关联。《量天尺 No.1》:知美术馆“司天监”展览委任创作作品。高近五米的金属仪轨立于知美术馆三层展厅中央,记录光影流转与四时变迁的时间秩序,以当代精密设计致敬中国古代立表测影的天文科学,加以AI 介入联接三星堆遗址中通天神树的宇宙想象。作品《量天尺 No.1》由泰祥洲提出想法,广泛征求齐锐、许杰、汪涛、苟利军等国内外著名学者意见,和郭毅可教授合作创造。该作体现了设计者们对祭祀神器与天文装置的深入探究,也开启了东方宇宙观下当代艺术与天文、与前沿科技的深刻对话。该作同系列作品将参展即将在成都举办的成都双年展。《象首耳卷体夔纹图》:知美术馆“司天监”展览又一委任创作作品,描摹的青铜器为四川博物院镇馆之宝象首耳卷体夔纹铜罍。这件青铜罍生于十二桥文化时期,大体相当于中原王朝的商代晚期至春秋晚期。艺术家以纪念碑式的巨大立轴纸本再现高不足1米的青铜方鼎,将本为重器、瑰丽繁缛的鼎转化为巨幅水墨图像,鼎身夔龙纹、云雷纹,以及立体象头双耳等皆超越实体重量森然浮现,既呼应青铜时代的古蜀文明,也以当代艺术语言重构远古礼器的精神场景。“黄钟大吕”系列:“黄钟大吕”原指中国古代音律吕中象征阴阳和谐,也用以形容音乐或文辞宏大高妙。泰祥洲在该系列中以“水”为核心媒介,聚焦水流与雾气在转化临界点的微妙瞬间,将水不断变化的物理状态表现为视觉上的连续体。同时,艺术家既回溯南宋马远、夏圭对水纹的经典研究,也融汇现代声波、无线电波和流体力学等科学理论,跨越时空与学科边界,探析现代科学理论和中国古代本体论之间的潜在联系。《时间》:《时间》是艺术家泰祥洲首度创作的影像作品,特邀资深音乐人姚谦、弋洋联袂打造,通过图像与声音的融合,共同构建起一个“波的场域”——音乐韵律节奏弥漫于展厅,随影像内容与空间氛围的转变起伏变幻。《拟李唐万壑松风图笔意》:巨幅《拟李唐万壑松风图笔墨》落于美术馆三层展厅,将北宋“丰碑山水”气象在当代语境下重新唤醒。作品是旨在通过对话经典将宋人师法造化、中正宏大的美学精神推向极致。展览展陈亦独具匠心,通过和与遇设计、吾苍山联合共创,特别将极具科技感的银色墙面引入由国际建筑大师隈研吾设计的空间中,与泰祥洲的装置《量天尺 No.1》形成视觉呼应:金属仪轨的激光投影在墙面上映射出动态星图,呼应三星堆神树所承载的宇宙观;墙面材质对光影的精准反射,更强化了作品记录时间流转的秩序感,使东方天文学与当代科技在空间中交织对话,实现了建筑、媒介与艺术理念的有机统一。
“司天监”展览由知美术馆主办,深解艺趣联合举办,由与遇设计、吾苍山、知咖啡联合共创,并由真宝基金会提供展览支持。知美术馆感谢墙面装饰品牌北京特普丽装饰装帧材料有限公司对本次展览的贡献。此次展览由专注城市气味的香水研制品牌「气味日记」提供礼品支持,由成立于2009年中国第一批精酿创作者道酿提供酒饮支持。
来源:幸会Sal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