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解码耳放一体机这种东西,出现很多年了,也在发烧友群体里流行了很多年。最初的滥觞,也许是如今只有老烧才会记得的“美国三小强”——Benchmark DAC1、APOGEE MiniDac和LAVRY DA10。那仨火了好些年,他们的共同点是:都是体型不大的桌面器
解码耳放一体机这种东西,出现很多年了,也在发烧友群体里流行了很多年。最初的滥觞,也许是如今只有老烧才会记得的“美国三小强”——Benchmark DAC1、APOGEE MiniDac和LAVRY DA10。那仨火了好些年,他们的共同点是:都是体型不大的桌面器材,不是那种宽43厘米的标准“大台机”,然后,都带一个水平不低的耳机输出口。这样,仨都很适合摆放在桌面上使用,既可以接一对音箱,也可以插一副耳机,有着灵活的使用场景。
三小强流行了若干年后,进入了台湾谷津火爆的时期。谷津的主力产品就是“解码耳放一体机”,它的出现正顺应了市场的需求,所以一度占有率很高。同样地,谷津的产品都极其适合桌面使用——半宽的尺寸、专门设计的耳机口。性价比可能还高于“美国三小强”,所以其流行是顺理成章的。
谷津的流行正式开启了“解码耳放一体机”这类产品在市场上的霸主朝代。虽然谷津这个牌子一直存在着,但众多国内品牌竞争对手的出现,让它渐渐成为“众多竞品的一员”而无法像以前那样一枝独秀了。解码耳放一体机进入了“战国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竞品品牌众多,价位丰富,从一千多元到一万多元,不同预算需求的用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因此新晋的厂家和品牌要“脱颖而出”也非易事。不过,每隔一段时间总还是会遇到一两个能在竞品中“展露头角”的优秀制品。近期玩到的D&A新品一体机Alpha Pro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先放官图。厂家给它的定位是“全场景全功能高保真解码耳放”。
我拍过一段开箱视频。里面提到我对D&A这个牌子的“解构”。就像包装盒所写的D=Digi,即“数码”,A=Aesth,我的解读是Aesthetics,即“美学”。因此这个品牌蕴含的意思就是“数码美学”。从外形设计角度看,这台机器显然有着自己的审美和追求,包括银色的素洁机身、透明设计的面板、灯光和背光设计。音量旋钮的“刻度”用了字母 i 作为音量位置的指示。右上角的橙色点缀让我个人很喜欢——因为Orange是我最喜爱的颜色。
也许,面板上那两道会随着音乐播放而闪动的“光杠”会让一部分人觉得突兀,但它的实际效果并不刺眼或花哨,在一定程度上能给个人的桌面增加一些“跃动感”;在面前摆放了好几天,我起初怀疑这种灯光效果会不会过于花哨?后来觉得是多虑了——纯白色的灯光并不会造成不适。彩色的灯光效果才会!
Alpha Pro的背部接口见下图,简洁,并不会给人“密集恐惧症”的印象,但极其实用和有效。数字输入部分,光纤、同轴、USB、蓝牙齐备,为节省空间USB采用了Type C口。边上还有一对RCA模拟输入,使得它具备“纯耳放”的功能。重要的模拟输出部分,XLR和RCA都提供。我认同这个设计,因为解码耳放一体机的模拟输出确实重要,特别是现在很多用家会用来搭配有源音箱,XLR的输出尤其重要。
这里就必须提到一体机的所谓“前级输出功能”。这也是一体机设计里很重要的一项功能,因为很多专业监听的有源音箱不具备音量调节功能,需要依靠音源直接控制音量。
这里有一个几乎Bug的现象——绝大多数解码耳放一体机的“前级输出”即带音量控制的模拟输出采用了数字音量的做法。数字音量现在可以用到32比特浮点运算,精度是很高的,但是实际使用中,很多要求较高的发烧友会注意到数字音量的缺点——声音偏楞(欠柔和),而且小音量情况下会丢细节和动态。
Alpha Pro当然也具备“前级输出”的功能(前面板的按键选择),而且,它弃用了数字音量的做法,而采用了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用专用的音量控制芯片,在模拟领域去调整音量,这样就避开了数字音量的Bug。实际试听也表明Alpha Pro的前级输出音质好于常见的“数字音量”,声音更柔和与“好听”。这一点会让它在“接有源音箱”这个使用场景上拥有更佳的体验。
试听一台“解码耳放一体机”时,我个人的观点和习惯是,要分别试听其“解码”和“耳放”两部分的水平。一台好的一体机,在我看来,解码和耳放两部分都要做得好而且应该平衡,而不是“解码附送耳机口”或者“耳放加了一块解码板”那样的感觉。
在试听时我必然会做的一件事情是,给它接一台较好的CD机,然后CD机输出的数字(比如同轴)和模拟(RCA信号线)都给一体机,然后切换对比同轴输入和模拟输入的声音,去判断一体机内部的DA解码部分的水平和风格。如下图。
试听D&A Alpha Pro一体机的时候,我给他接的音源是一台万元级的英国CD机,也是我听熟的、知根知底的一台机器。我个人对英国CD机有所偏爱,手头有三台万元级的英国CD机,这台是LEEMA的,也是其中解码水准较高的一台。
由于采用了高素质的最新一代旗舰解码芯片ES9039MSPro,即9039解码芯片的满配版,Alpha Pro的解码水平无可挑剔!对比英国CD机,声音更为干净细致和结实一些,而且听感非常圆滑、耐听,乐感同样不成问题。英国CD机的声音会轻微地“化开”一点,虽然韵味不错,但面对新一代的解码,还是在硬素质方面略显逊色。是的,Alpha Pro解码出来的声音不是那种“韵味型”的,但也和一些高素质科学机的“高冷”并无关联。它是那种干净细致、中性扎实,同时音色非常圆滑、低音染而低疲劳度的现代派高品质声音。再加上它的模拟方式音量调整,用家可以放心地使用它的模拟输出去接有源音箱或者功放。它不会提供胆解码那种“韵味充沛”的声音,但一定是按照现代HiFi标准非常工整和高素质、而且在其价位水准很高、也很耐听的声音。高素质、高耐听性、低失真度、低音染。这是目前HiFi界一种主流的审美和要求。
再说说Alpha Pro的耳放部分。其素质也是无可置疑。如上图,搭配高灵敏度入耳式耳塞毫无底噪;在高增益模式时推低灵敏度平板耳机效果满意。能做到这两点,就印证了其耳放部分的基本素质——要推力有推力,要信噪比有信噪比。从高灵敏度耳塞,到低灵敏度平板,算是通吃。
尝试了手头的HiFiman Susvara Unveiled、HE600、水月雨Cosmo等几副平板耳机,都是以我来看有代表性的平板振膜,都感觉满意,在5千价位完全没话说,无可挑剔!从我的听感来看,反而倒是搭配传统的动圈耳机,感觉不过不失;声音都很正,也足够细致,但觉得不如推中高档平板耳机来得惊艳。到这里,不得不说,我认为现在一些高素质、大推力的耳放确实是把平板耳机的潜能“打开”了,展现出其优点。平板耳机近年大行其道,和高品质大推力耳放的出现和流行,关系不小,或者说,这样耳放的出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以前Solo、莱曼的年代,耳放的额定输出功率一般也就几百亳瓦,因为那些功率对于动圈耳机都足够了。但平板振膜耳机对驱动的要求是很不一样的,传统几百亳瓦的耳放是明显不行的。而像Alpha Pro这样的耳放部分,全平衡四路设计,而且每一路放大线路用了8个晶体管,总共使用了32个晶体管进行放大,提供了充沛的电流输出能力,在32欧姆时每声道功率达6000亳瓦,因此才能把Susvara和Cosmo那样的低灵敏度平板耳机“打开”。
Alpha Pro的各个耳机口是彼此独立输出的,所以如上图那样插两副耳机,不会有明显影响。这种设计也很适合对比耳机。
最后顺便一提,Alpha Pro的USB输入和蓝牙输入效果都很好。蓝牙无线连接时声音已很“合理”,随便听完全可以接收,但若以USB线有线连接,声音会明显更进一层,更扎实饱满。这也表现出机器的敏锐性和揭示力——这也是高素质机的“表征”之一。
总结一下就是我写的标题——D&A Alpha Pro是一台按现代HiFi要求足够优秀和中正的“模范一体机”,虽然厂家的设计提供了近乎全场景的使用可能,我个人最为推荐的还是拿它推一些高品质平板振膜耳机,以及接有源音箱——这是最能发挥出其设计优势的场景。
劝退指南?我只想到一点,就是假如用家手头都是那种不难推的动圈耳机,我会觉得有点儿浪费,或者说,未能发挥出它最擅长的地方。实在地说,它32个功率晶体管组成的耳放就是对付平板耳机的,而动圈耳机实在是不需要那么大的阵仗。不同类型的耳机对“驱动”的要求真的还是不一样的。因此假如买了Alpha Pro,我会强烈建议用家给它配一副高品质的平板耳机。
来源:耳机俱乐部小白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