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1岁,三套学区房全砸进去,就为嫁一个25岁的‘英国海归’?
“31岁,三套学区房全砸进去,就为嫁一个25岁的‘英国海归’?
”
郑州刘爸刘妈把房产证锁进保险柜,女儿转身抡起花瓶——明朝的——砸得稀碎。
这不是偶像剧,是上周《小莉帮忙》里真实播放的监控画面,弹幕清一色“心梗现场”。
网友最关心:姑娘脑子进水?
进水前,先被抽干。2021年她听“外汇大神”男友劝,把100万嫁妆投进一个APP,图标是金色英镑,一周后APP变黑屏。
爸妈怕她想不开,卖掉第一套房填坑。
第二次,男友说“英国婆婆”在郑东新区留了一套别墅,只要先交30万过户税,就能加她名字。
爸妈又卖第二套。
第三次,也就是上个月,男友晒出一张伦敦金管局截图:账户里躺着900万英镑,需18万激活流水。
爸妈手里只剩最后一套老破小,女儿干脆自己找中介,伪造养父母签字,连夜过户。
30万到账,18万立刻被男方拿去买了块万国表,发票还晒在朋友圈,定位是“郑州大卫城”。
警方后来通报:
1. 所谓“英国婆婆”是河南周口籍,护照记录显示从未出境;
2. 那900万英镑截图,网页右键——审查元素——改数字,30秒搞定;
3. 同时间段,该男子用同样话术与四位女生保持恋爱关系,统一备注“小祖宗”。
最扎心的是,刘妈在调解现场掏出一张银行流水,上面密密麻麻的转账备注:
“宝贝别生气。
”
“老公买表。
”
“给婆婆买燕窝。
”
最长的一条附言写着:“等你给我生混血宝宝。
”——时间戳显示,那天女儿刚做完人流手术,男方说“英国血统要纯,先别留”。
心理学上这叫“斯德哥尔摩+沉没成本”双重绞杀:
越被骗,越想翻本;投入越多,越不肯承认看错人。
省妇联把这段当反面教材进社区,大爷大妈边嗑瓜子边感叹:“这不就是我家闺女?
天天说投资元宇宙,拉都拉不住。
”
有人骂女儿恋爱脑,其实脑回路早被“即时反馈”喂坏了。
第一次卖房后,男友立刻带她去大卫城买香奈儿CF,销售鞠躬喊“太太”,爽感直冲脑门;
第二次,男友租了辆红色野马,停在她公司楼下,全办公室围观;
第三次,男友让“助理”每天送一杯星巴克,杯壁手写“Mrs. Wang”。
小恩小惠像连续签到奖励,一天断档就心慌。
爸妈也有错。
刘爸是50后,信奉“女孩富养”,从小零花钱用信封装,信封厚度随分数波动。
大学选专业,爸妈说“女孩子别太累”,选了旅游管理;
毕业托关系进国企,工资三千,爸妈每月再贴五千,让她“活得有底气”。
底气没攒下,风险免疫力先归零。
现在社区讲座把刘家故事拍成短剧,片尾字幕:
“富养≠富给,给孩子试错账户,别给无限透支的黑卡。
”
法律层面,第三套房已立案,律师说伪造签字可撤销交易,但钱早被男友花掉,追赃难度五颗星。
警方提醒:
1. 大额转账前,打96110,接线员会帮你念一遍诈骗套路;
2. 看房本,直接去房管局拉档,30分钟出结果,比男友的嘴靠谱;
3. 恋爱期间互赠礼物超5万,分手可主张返还,记得留发票。
最黑色幽默的是,节目播出第二天,刘爸收到一条微信好友申请,头像正是那男友,备注:
“叔,还有一套房吗?
我这次真准备领证。
”
刘爸回了七个字:
“滚,老子要租房。
”
来源:娱乐圈小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