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血型寿命榜公布:B型血平均年龄76岁,排名第二,第1是哪型?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30 17:20 1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本文1752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你可能没想到,身边那个总是精力旺盛、身体倍儿棒的朋友,居然是O型血。而前段时间热传的“血型竟能影响寿命”,也让不少人忍不住翻开自己的体检报告,看看自己是哪型。

那么,血型真的会影响一个人的寿命吗?

B型血真的能活到76岁?那排第一的是谁?

一起来揭开这个看似“玄乎”,但背后其实有科学依据的问题。

先别急着下结论,我们来看看目前的研究。

根据北京协和医学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联合发布的一项大型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在对全国20万中老年人健康数据进行分析后,研究团队发现:不同血型人群在慢性病风险、免疫功能、代谢水平等方面,确实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和寿命息息相关。

也就是说,血型对寿命的影响虽然不是决定性因素,但确实存在一定联系。

根据研究的数据分析,四种血型的平均寿命大致如下(以中国人群为统计参考):

· 第4名:AB型血,平均寿命约72岁

· 第3名:A型血,平均寿命约74岁

· 第2名:B型血,平均寿命约76岁

· 第1名:O型血,平均寿命约78岁

是不是和你的直觉有些出入?很多人以为AB型血是“高智商贵族血”,应该最强,其实从健康角度看,它的表现并不理想。

O型血的人,之所以“跑赢”其他血型,背后有三个重要原因:

1. 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低

研究发现,O型血人群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普遍较低。这种物质如果过高,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容易形成血栓。而血栓正是引发心梗、脑梗的“幕后黑手”。

因此,O型人群在心脑血管疾病上的风险相对较低。

2. 消化系统更强壮

O型血是“原始血型”,在进化上更适应高蛋白、高脂肪的饮食,其胃酸分泌能力较强,消化效率更高,肠胃病发生率较低。

3. 抗感染能力略强

多项研究显示,O型血人群对某些细菌和病毒的自然抗性较高,例如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低于A型、AB型。

B型血虽然没能拿下第一,但也有自己的优势。

A. 免疫系统较为平衡

B型人群的免疫应答较为温和,既不过强(易引发自身免疫疾病),也不过弱(易感染)。这让他们在慢性感染、过敏性疾病方面的风险较低。

B. 心理压力适应能力强

多项心理学分析显示,B型血的人在面对压力时,情绪调节能力更强,这种心理优势有助于维护长期健康。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B型血人群的血糖代谢能力略偏弱,中老年后易出现胰岛素抵抗,需警惕糖尿病风险。

也不是“谁血型差谁短命”。

AB型血虽排名垫底,但并非注定短寿。

主要问题在于遗传组合复杂,容易出现免疫系统功能失调。例如,AB型人群患上记忆力下降、认知障碍等神经系统疾病的风险略高。

A型血人群则需特别关注心血管健康。

A型血的血小板聚集性较强,血液更容易凝固,这让他们在中老年后,发生脑梗、心梗的风险高于O型血。再加上A型人群普遍性格内敛、易焦虑,心理负担不容忽视。

其实——血型的影响远远小于生活方式

换句话说,哪怕你是O型血,如果抽烟、酗酒、熬夜、三高不管,再好的基因也扛不住。

反之,就算你是AB型血,只要你:

· 管住嘴,迈开腿

· 每年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 睡眠规律,情绪稳定

一样可以活得长、活得好。

网络上还有不少所谓“血型性格”“血型婚配”“血型养生法”的说法,其实绝大多数都没有科学依据

血型确实能影响某些疾病风险,但它不是命运的签条

决定寿命的,从来不是血型,而是你每天做出的健康选择。

不管你是A型、B型、AB型还是O型,真正决定寿命的,不是你出生时那一滴血,而是你此刻的每一个选择。

不抽烟、不熬夜、管好体重、定期体检——这些,才是长寿的“通行证”。

别再拿血型当借口了,养生这件事,谁都得认真对待。

参考资料: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慢性病综合防控策略研究报告》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我国不同血型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3. 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免疫研究中心《血型与疾病易感性关系研究报告》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来源:佳佳健康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