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前,我们西高庄村的耕地有限,想扩大葡萄种植没地方拓展,现在加入了农业片区,能在附近的后沙洼村用200亩地建大棚,增收有了新盼头。”在河北省新河县仁让里乡后沙洼村,西高庄村党支部书记史庆立指着已选址的地块说。
“以前,我们西高庄村的耕地有限,想扩大葡萄种植没地方拓展,现在加入了农业片区,能在附近的后沙洼村用200亩地建大棚,增收有了新盼头。”在河北省新河县仁让里乡后沙洼村,西高庄村党支部书记史庆立指着已选址的地块说。
这个新变化源于新河县创新探索的乡村“片区制”管理模式。作为传统农业县,新河县部分乡镇曾长期受困于村庄“空心化”、资源碎片化、青壮年外流等难题。为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2023年,新河县在全县6个乡镇的26个村组建南马庄片区,重点打造生态旅游观光带与高效农业示范带,为“片区制”探索积累了经验。
“2024年3月,受到南马庄片区的启示,我们进一步探索‘片区制’管理,根据全乡各村的资源禀赋特点,将仁让里乡划分为特色文化、未来农业、工业振兴3个功能片区,构建起‘乡镇—片区—行政村’三级治理结构,推动乡村治理从单点突破向片区协同转变。”仁让里乡党委书记赵冰说。
据介绍,这个三级治理结构是通过在传统乡、村两级治理架构之间柔性增加片区层级,实行重点工作“片长”负责制,促进治理效率提升。“以前,乡里包村干部仅负责包联村日常事务,对产业谋划有限,很多问题解决起来受限制较多。现在,‘片长’拥有一定的人事权、财政权,能沉到片区盯项目、解难题。”一名仁让里乡干部说。
在清晰的机制下,仁让里乡的3个功能片区以中心村为核心,围绕产业重心组团发展。在该乡未来农业片区,资源聚合效应体现得尤为明显。闲置的“村小”教学楼如今变身为农产品深加工基地。调味品、粉条等传统作坊与电商直播间相邻,一边热火朝天生产,一边“源头直供”式直播带货。
“我们片区有传统手工业基础,现在闲置资源得到盘活利用,发展动力更足。”仁让里乡未来农业片区负责人刘扬说,“我们还建立了农业园区,定向整合产业资金,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订单农业,目前已签约入驻6家企业,推动农业朝着品牌化、产业化方向迈进。”
据介绍,仁让里乡“片区制”管理成效显著,不仅带动了产业升级,还促进了人才培育和回流。目前,仁让里乡累计储备青年人才70多名,其中10多人进入村“两委”班子,在外经商的能人也纷纷返乡创业,为乡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南马庄片区是新河县探索‘片区制’的1.0版本,侧重产业统筹;仁让里乡的‘片区制’升级为2.0版本,实现了组织、资源、产业的深度融合。”新河县委书记韩非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探索完善“片区制”模式,待经验成熟后逐步在全县范围内铺开,让“片区制”真正成为激发乡村振兴活力的“加速器”。(岳文婷、罗明强)
来源:小强聊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