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版块精彩拍品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30 17:04 1

摘要:保利香港拍卖2025秋季拍卖将于10月3日至9日在香港信德中心举行。本季,中国古董珍玩部将荣幸呈献三个专场拍卖,《物道:中国高古艺术珍品》、《颐华:重要宫廷艺术珍品选粹》以及《中国古董珍玩》,汇集近四百件品类丰富、品质上乘的珍品佳器,契合不同藏家的需求。

保利香港拍卖2025秋季拍卖将于10月3日至9日在香港信德中心举行。本季,中国古董珍玩部将荣幸呈献三个专场拍卖,《物道:中国高古艺术珍品》、《颐华:重要宫廷艺术珍品选粹》以及《中国古董珍玩》,汇集近四百件品类丰富、品质上乘的珍品佳器,契合不同藏家的需求。

《物道:中国高古艺术珍品》专场,部门精诚甄选三代吉金珍品、高古陶瓷、玉器、金属器、佛造像等,以飨藏家。此组器物流传有绪,品质上佳,值得期待。

《颐华:重要宫廷艺术珍品选粹》集合历代宫廷珍品,从宫廷陈设到文房珍宝,器物来源、出版及展览记录丰富,部分拍品殊为难得,鲜见于市场。

《中国古董珍玩》专场汇集了高古及明清瓷器、玉器、竹木雕、青铜器、明清家具,类型丰富,逸趣横生。

中国古董珍玩三大专场已同步在雅昌艺术网和保利香港拍卖官网上线。以下为本季秋拍青铜器版块的部分精彩拍品。

▼物道:中国高古艺术珍品▼

物道:中国高古艺术珍品

LOT 5063

商晚期 青铜菱格纹觯

铭文:「魚」

H 13.4cm

估价:HKD 100,000 - 200,000

来源:

1. 美国旧金山甘浦斯公司收藏,1940年代

2. 美国华盛顿私人收藏

3. 纽约佳士得,2012年3月22日,编号1506

出版:

1. 御雅居编著:《吉金御赏(肆)殷商鼎盛——商代青铜器》,香港,2015年,页74-75

2. 吴镇烽,《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续编》,上海,2016年,第2卷,页500,编号0711

此觯侈口,折唇,束颈,器身扁圆,鼓腹略下垂,下承高圈足,近触地处折足。颈部饰一周菱格雷纹,上下各有一周鳞纹,两条浅扉棱将纹饰分隔成两部分。圈足上纹饰与颈部纹饰类似,唯菱格雷纹样式稍有不同。圈足内壁铸有铬文“鱼”,以示器主身份。整体皮壳浑厚凝练,泛黑漆光华,间有红斑绿锈,古朴自然。

物道:中国高古艺术珍品

LOT 5065

商晚期 青铜饕餮纹出戟「念」觚

铭文:「念」

H 26.7 cm

估价:HKD 500,000 - 700,000

来源:

1. 伦敦苏富比,1958年6月24日,编号89

2. 葡萄牙贵族私人珍藏

3. Sydney L. Moss,伦敦

4. 巴黎Daguerre拍卖行,2013年3月29日,编号95

出版:

1. 刘雨及卢岩,《近出殷周金文集录》,北京,2002年,页160,编号694

2. 汪涛及刘雨,《流散欧美殷周有铭青铜器集录》,上海,2007年,编号205

3. 吴镇烽,《商周青铜器铭文曁图像集成》,上海,2012年,卷17,页350,编号8999

本品造型古雅,器颈修长,配合朴丽纹饰,相得益彰。觚圆体,形似喇叭,侈口,细颈,高圈足,腰、足部均有凸棱。颈部饰蕉叶纹,腰饰兽面纹。器身作阴线纹饰于饕餮之上,雷纹衬地精细,铜锈碧绿如瓜,纹饰保存完好,尤为难得,实为美品。

出版于汪涛及刘雨,《流散欧美殷周有铭青铜器集录》,

上海,2007年,编号205

出版于吴镇烽,《商周青铜器铭文曁图像集成》,

上海,2012年,卷17,页350,编号8999

物道:中国高古艺术珍品

LOT 5066

商晚期 青铜「冉父丁」斝

铭文:「冉幵冊父丁」

H 35cm

估价:HKD 300,000 - 500,000

来源:

1. Weisbrod Chinese Art, Ltd,纽约,1998年

2. Sondra Landy Gross 收藏,1999-2022年

3. 广济刘氏蓬勃斋

展览:

1. Chinese Works of Art,Weisbrod Chinese Art Ltd.,纽约,1999年

2. 《A Walk Through the Ages: Chinese Archaic Art from the Sondra Landy Gross Collection》,希尔伍德美术馆,布鲁克维尔,纽约,2004年

出版:

1. Chinese Works of Art,Weisbrod Chinese Art Ltd.,纽约,1999年

2. 《A Walk Through the Ages: Chinese Archaic Art from the Sondra Landy Gross Collection》,希尔伍德美术馆,布鲁克维尔,纽约,2004年

斝是盛酒行祼礼之器,又有称其兼可温酒。《礼记·明堂位》:“灌尊,夏后氏以鸡夷,殷以斝,周以黄目。”斝作为青铜定名较晚,《说文·斗部》记:“斝,玉爵也。夏早盏,殷曰斝,周曰爵。”现在通称为斝的青铜器,名称是宋人所定,始见于《宣和博古图录》。青铜斝最早见于二里头文化晚期,流行于整个商代,直至西周早期。

出版于《Chinese Works of Art》,Weisbrod chinese Art Ltd.,纽约,1999年

物道:中国高古艺术珍品

LOT 5067

商中晚期 青铜兽面纹提梁卣

H 23cm

估价:HKD 600,000 - 800,000

来源:

1. 比利时布鲁塞尔Corinne Van der Kindere收藏,2008年

2. 保利香港拍卖,2015年10月6日,编号3556

展览:

比利时古董艺术商协会展览,布鲁塞尔,2008年

出版:

《美成在久》双月刊,江西,2008年1-2月号,第25页

此卣盖穹顶,上有一穿钮,有一环与提梁相连,梁亦有一环与之相扣。盖上满工,饰雷纹及兽眼。细长颈,左右两侧铸环,换上套提梁,提梁两端作蛇首,梁作蛇身,蛇身饰菱形花纹。颈末端有凸起弦纹两道。斜肩,肩部饰雷纹一周,分三组,每组一对乳钉。腹部亦饰雷纹乳钉纹,分布与肩部相同。圈足外撇,亦饰雷纹一周。器表满附绿锈,古意穆然。此卣器形小巧,线条秀美,且盖与提梁相扣亦不多见。可参考台北中央研究史语所藏得一件商代兽面纹卣,器形类似,而纹饰也以兽面雷纹为主,见《中国青铜器全集第三卷》,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图版116。

物道:中国高古艺术珍品

LOT 5070

商晚期 青铜虎鸮纹觥

铭文:「」

H 25.5cm; H 31cm 连底座

估价:HKD 200,000 - 400,000

来源:

法国私人收藏

此觥铭文为“”,从女从嘉,用作人名,于商代金文中女旁人名多为王室女姓成员,此即器主即如是。同铭文器见吴镇烽,《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编号13602,然该器采用兽面纹为题材,此觥盖身俱在,极为难得。而同造型觥最为注目者当为2021年纽约佳士得拍出860.4万美元的卢博谢兹觥,该觥铭文为“韦”“册”合文,合文族徽多表二氏族所合之联盟,级别略高于此觥,造型及纹饰更为生动繁密。

盖铭拓片

器铭拓片

物道:中国高古艺术珍品

LOT 5071

西周 青铜凤鸟纹侁簋

銘文:「作父乙寶簋侁」

W 29.3cm H 15.5cm

估价:HKD 2,500,000 - 4,000,000

来源:

1. A. F. Glathe收藏

2. 威廉姆·克林克(1923-2019)收藏,得于1947年之前,此后家族传承

3. 纽约苏富比,2020年9月24日,编号570

出版:

1. 刘体智,《小校经阁金文拓本》,卷7,1935年,页28

2. 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卷6,1937年,页33

3. 陈梦家,《美帝国主义劫掠的我国殷周铜器集录》,北京,1962年,页38,编号A189

4. 周法高,《三代吉金文存补》,台北,1980年,编号297

5. 严一萍,《金文总集》,台北,1983年,编号2158

6. 王献唐,《国史金石志稿》,青岛,2004年,第九卷,页1523

7.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北京,2007年,页1870,编号03510

8. 吴镇烽,《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卷9,上海,2012年,页57,编号04287

此簋精工细作,器型规整周正,铸造后整体打磨精细光滑。最为难得和特别的是,纹饰带中的主纹饰皆高浮雕突出,兽面极为立体,如跃出器面,凤纹亦高突出,表面平整,边沿下折处方锐。纹饰带边沿线及弦纹亦立体高突,极为传神。同类器可参见台北故宫之“□□作父己簋”,编号中铜000817N000000000,惟该簋老熟不见棱角,且纹饰带为简单兽面纹,二者相较,尽见此簋风采精神。

此簋铭文“作父乙宝簋侁”,即此宝簋为祭祀祖先父乙而作,最后一字为作器者名字,从屮从◯从人,旧释作“先”或“侁”,此字为“敖”字之初文,西周早期“敖壶”之敖字即同形、西周晚期“羌白簋”之敖字,则加攴部,已与今字同构,后“屮”部繁化成两三重,◯形讹为饰点后省之。故细考之,虽此簋品名约定俗成,从旧释而称“侁簋”,然今人论之,正确名称应为“敖簋”。敖字于金文用作人名,构形初义未知,典籍中表示出游之意。而敖与嚣同音通假,后世楚国有莫嚣一职,众官之首,典籍即记作莫敖,或与此铭之“敖”字有关,可备一说。

来源于纽约苏富比,2020年9月24日,编号570

出版于刘体智,

《小校经阁金文拓本》,

卷7,1935年,页28

出版于罗振玉,

《三代吉金文存》,

卷6,1937年,页33

出版于陈梦家,《美帝国主义劫掠的我国殷周铜器集录》,北京,1962年,页38,编号A189

出版于严一萍,《金文总集》,

台北,1983年,编号2158

出版于王献唐,

《国史金石志稿》,青岛,

2004年 ,第九卷,页1523

出版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北京,2007年,页1870,编号03510

出版于吴镇烽,《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卷9,

上海,2012年,页57,编号04287

拍品视频

物道:中国高古艺术珍品

LOT 5072

商晚或西周早期 青铜饕餮纹山甗

铭文:「山」

H 42.5cm

估价:HKD 1,500,000 - 2,500,000

来源:

1. 日本私人收藏

2. 保利香港拍卖,2019年10月7日,编号3142

青铜甗是体量较大的青铜礼器,原为蒸煮食物的炊器,器分上、下两层,中间有箅子分隔。甑、鬲连体合铸,器口微外侈。口径两侧设有立耳,深腹,自腹以下分裆,三柱足。口沿下饰一周卷身兽面纹,以浅扉棱作兽面的鼻梁,躯体向左、右两边伸展,上、下各饰一带圆珠纹。卷身兽面纹之下排列一周三角垂叶蝉纹,内以云雷文填地,排列规整有序,线条一丝不苟。鬲部三足各饰浮雕牛角兽面纹,眉额稍突,纹饰简洁,兽面外貌保存完好。通体铜质精良,熟坑,甑上有绿色浅层锈斑,饶有古意。甑内壁铸有族徽铭文一字:山。

物道:中国高古艺术珍品

LOT 5073

西周早期 青铜菱格纹兽耳簋

整体 H 25.4cm

估价:HKD 600,000 - 1,000,000

来源:

1. 日本私人收藏

2. 购自东京万里拍卖

该簋的纹饰、耳形与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酉父癸簋完全相同,亦与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西周早期青铜竞簋完全相同。此簋原为清宫旧藏,清宫配有红木嵌银丝底座及盖,盖炉顶为南红玛瑙雕灵芝,带有明显的清代宫廷装饰意味。

物道:中国高古艺术珍品

LOT 5076

西周早期 青铜凤鸟兽面纹出戟方鼎

銘文:「亞牧魚」

H 25.8cm

估价:HKD 4,000,000 - 6,000,000

来源:

香港重要藏家收藏

此鼎呈长方状,折沿平口方唇,窄边上设有一对立耳,微外翘,直壁,底略微圆鼓,下承四圆柱直足。立耳外侧阴刻云雷纹,器腹四面构图类近,各面中轴及四角,共八处扉棱,两侧面有阴刻线纹。折沿下方为一圈纹饰带,宽面为四凤纹,窄面为二凤纹,凤朝向画面中轴,凤纹简练抽象,下勾喙,圆鼓目,羽冠下卷,足前伸,身形简化,尾羽上卷,为典形西周凤纹,亦常见于西周玉作。腹部主纹为兽面纹,耳形角离散,扉棱下方可见鼻梁,而独特之处为此兽面左右两半,各由凤纹构成,单独看半面,由日字形鼓突眼开始,凤身往外延伸,长尾上折末端下卷,有勾形出羽,尾上折处下方,明显可见凤之三爪,以及饰羽。足有阴刻之云雷纹及三角纹。此鼎整体强调规矩对称的美感,纹饰成对出现,呈现出典雅庄重之感,为西周典型风格。

物道:中国高古艺术珍品

LOT 5077

商中晚期 青铜牛首兽面纹尊

H 21.7cm

来源:

1. 亚瑟·米切尔·赛克勒(1913-1987)收藏,编号V-135

2. 纽约苏富比,2018年9月12日,编号187

出版:

贝格利,《赛克勒收藏商代青铜礼器》,剑桥:哈佛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45号,页280-281

这件尊敞口,颈内收,颈部两条弦纹,折肩,肩部及腹部上部各一周凤鸟纹。腹部一周正面兽面纹。肩部平分为三个高浮雕牛首。圈足外撇。此尊与上海博物馆所藏兽面纹牛首尊极为类似。这样的尊还可参考1982年郑州向阳回族食品厂窖藏H1:4牛首尊、1974年河南偃师塔庄出土兽面纹尊,这类尊都属于二里冈上层偏晚,商代中期的重要器物。

尊整体的纹饰装饰显示出极具时代特色的风格,文饰虽有凸出,除牛首外,无高浮雕工,面平而紧凑、疏密有致,显示出商中期器物所特有的神秘感。在二里冈时期,尊的数量并不多见,只有在较高级别的墓中才会出现,此件兽面纹尊是同时期难得的青铜重器。

出版于贝格利,《赛克勒收藏商代青铜礼器》,

剑桥:哈佛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45号,页280-281

物道:中国高古艺术珍品

LOT 5078

战国或汉 青铜虎钮于

H 45.4cm

估价:HKD 350,000 - 450,000

来源:

1. 伦敦苏富比,1980年4月15日,编号54

2. 法国私人收藏

于是一种不定音高的军乐器,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两汉逐渐销声匿迹,上宽下窄的壶形长筒状青铜器,行军中以绳系钮,悬挂于架上,以敲击筒体下部发出声响,多与鼓、钲搭配使用;《淮南子.兵略训》中提到“两军相当,鼓相望”顷刻间,短兵相接时鸣金击鼓的画面跃然眼前,以中空的腹部共鸣,敲击发出的声音响如雷霆,气势浑厚。

来源于伦敦苏富比,1980年4月15日,编号54

物道:中国高古艺术珍品

LOT 5079

战国 青铜几何兽钮双层鼎

W 22.9cm H 16.9cm

估价:HKD 400,000 - 600,000

鼎滥觞于商周时期,为祭祀、礼仪上使用的食器,具有与分封制度挂勾的列鼎制度“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用于重要宴会之上,为阶级及权力的象征。反映古代王室贵族之华贵,亦是中国青铜文化整为重要的一环。

▼中国古董珍玩▼

中国古董珍玩

LOT 3163

商 青铜羊龙首簋

W 27.1cm H 14.5cm

估价:HKD 320,000 - 450,000

来源:

日本九州大分县私人收藏

簋圆形,侈口,束颈,鼓腹,高足外撇,两侧各置一耳,双耳上饰羊首,耳身为夔龙形,耳下垂小珥。颈部饰弦纹两道,腹部饰双夔纹合成的兽面纹,腹下饰弦纹两道及夔纹。本品器型规整,铸造精良,纹饰繁复,疏朗有度,是商朝青铜簋中的珍品。

中国古董珍玩

LOT 3165

西周早期 青铜龙纹簋

L 26cm H 16.8cm

估价:HKD 260,000 - 350,000

此簋侈口,圆腹,圈足。腹两侧置有二兽耳,耳上饰牛首,耳下垂小珥,腹、足出扉棱。通体以细云雷纹填地,腹饰浮雕龙纹,龙张口,双齿外露,鼻上卷,龙纹两两对峙,圈足饰弓身卷尾蚕纹。本品造型端庄,纹饰层次感强,气势恢宏。故宫博物院藏一西周早期团龙纹簋,与本品器型、尺寸及纹饰均颇为相似,可资比较。

中国古董珍玩

LOT 3166

商晚期 青铜蕉叶纹鼎

H 20.4cm

估价:HKD 250,000 - 350,000

此鼎折沿平口,上设一双立耳,微翘,深鼓腹略垂,下承三圆柱足。口沿下方为一圈纹饰带,由正方单元式的涡状火纹及简化夔龙纹为饰,彼此间隔,火纹呈正五旋,四周围绕细雷纹,造型流畅,动中见静;简化夔龙纹,日字眼凸出,以勾云状粗线条勾画轮廓,并以细雷纹铺地,造型抽象,具有设计感。纹饰带下方饰有倒三角蕉叶纹,中有较粗的矛状主纹,并以细线条作辅纹,别具层次。整体造型古朴简练,纹饰构图几何化,安定沉稳,铜质厚重,间有红斑绿锈,古意盎然,适合居室陈设收藏,为生活增加古雅意趣。

中国古董珍玩

战国 青铜虺纹扁壶

H 27.3cm

估价:HKD 150,000 - 250,000

此式青铜扁壶流行于战国时期,延续至汉代,为盛酒器,今见战国扁壶未见有自名者,汉代同形制者可见自名为区、钾、榼等,宋代《博古图录》据其形制称之为匾壶,虽非本名,然与形状相合,约定俗成沿用之。带盖者历来罕见,非常珍稀。战国时期青铜铸造技术革新,采用单元式连续模印技术制作纹饰,此壶纹饰即以此技术制作,可见先民的智慧与青铜技术的变迁,具有重要的历史与艺术价值。

来源:沐清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