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茶座|王妍姣:以旅活村聚合力 以治惠民谋长远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30 16:31 1

摘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乡村旅游已成为驱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其与村民自治机制的协同融合,构成了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关键路径。以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北大营村委会为例,其凭借独特的万亩草山资源,乡村旅游发展态势良好。然而,当前的核心命题在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乡村旅游已成为驱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其与村民自治机制的协同融合,构成了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关键路径。以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北大营村委会为例,其凭借独特的万亩草山资源,乡村旅游发展态势良好。然而,当前的核心命题在于:如何引导村民更广泛、更深度地融入旅游产业,并通过强化村民自治,为产业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根本保障。

近年来,北大营村借助万余亩草场发展乡村旅游。总投资840万元的“草长鹰飞”乡村旅游项目正在有序建设中,该项目规划建设人行步道、“鹰尾水岸”民宿、“天马行空”马场、露营平台等设施,建成后将极大提升当地的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品质。云牧集市丰富业态,2025春节文旅节吸引游客4.8万人次、拉动消费500余万。20余户村民改房做民宿,年均增收5000元。村委会规划建设时征集村民意见,村民主动提旅游相关建议,自治氛围渐浓。

然而,北大营村仍存在产业发展短板突出,村民参与积极性不高,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协同治理机制缺失等问题。为此,我建议:

01聚焦产业提质,打造特色旅游生态

培育特色旅游业态。加快推进现有项目实施,争取低空飞行、马术体验等项目尽快落地,引入天文研学、风筝制作等新业态,不断丰富文旅业态。开发文创产品,将少数民族文化元素融入风筝制作,结合节庆策划系列文化旅游活动,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延伸产业链条。依托云牧集市、村播小院、文旅驿站,打造“文化体验动线”,设立苗族扎染、彝族刺绣等少数民族技艺沉浸式体验区,将民族文化融入旅游全过程,增强游客深度体验感。


完善旅游服务基础。积极争取各方资金,配套景区旅游环线、停车场、加油站等基础设施;推动集镇住宿升级改造,统一规划设计,完善内外部设施,提升住宿品质;招引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高端住宿、主题民宿,打造特色住宿产品,满足不同层次游客需求;开发融合本地特色与游客口味偏好的特色餐饮,满足游客多元选择、深度体验的需求。

02深化村民参与,激活内生发展动力

拓宽参与维度和深度。完善“一事一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等制度,确保乡村旅游的重大事项由村民民主决策。探索建立“旅游发展理事会”,吸纳村干部、乡贤、经营户代表、普通村民等共同参与管理和监督,实现从“跟着干”到“主动干”的转变。


深化政策宣传与引导。通过村民大会、宣传栏、微信群、案例宣讲等形式,持续、深入宣传乡村旅游发展前景、入股政策、参与模式及成功案例,消除村民顾虑,增强发展信心和参与意愿,不断提高村民参与积极性。


精准开展技能培训。充分听取村民意见建议,针对农户需要的旅游经营管理、服务礼仪、直播带货等方面开展精准培训,提升农户技能,激发村民自主参与经营的意愿。

03健全利益联结,筑牢共建共享基础

规范入股模式与流程。完善村民以土地、闲置房屋等资源入股的具体操作流程、价值评估标准、股权登记管理办法,同时搭建股权流转平台,规范流转条件与程序,保障村民股权处置权。


细化收益分配方案。明确规定不同入股方式下的收益分配比例、计算依据、兑现周期及兑现方式,确保分配方案公平、透明、可预期。


建立股权监督机制。成立由政府代表、村民代表、企业代表组成的股权监督委员会,负责对入股资金的使用范围、收益核算与分配等全程监督,定期公开结果,切实保障村民权益。

04构建协同机制,凝聚多方发展合力

建立常态化协调平台。成立由县文化和旅游局牵头,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河口镇政府、北大营村委会、旅游企业代表、村民代表共同组成的乡村旅游发展协调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统筹解决项目审批、资源调配、矛盾调解等问题。


畅通信息沟通渠道。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实时推送政策、项目进展、市场需求等信息,打破主体间信息壁垒,为多方协作奠定信息基础。


明确分工协作责任。进一步厘清镇政府(统筹协调、政策支持)、村委会(组织动员、自治管理)、旅游企业(市场运营、规范带动)、村民(积极参与、监督建言)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角色定位与职责分工,推动形成“政府引导、企业运作、村民主体、协同共治”的发展格局。

北大营村委会依托万亩草山资源探索乡村旅游与村民自治协同发展,既取得了产业基础夯实、村民参与意识提升的初步成效,也暴露出制度、执行、协同层面的短板。推动二者深度融合,需以健全利益联结为核心、以提升村民能力为关键、以多方协同为支撑,将 “旅游发展” 与 “自治提质” 双向赋能,为全县同类地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编辑:何健美

二审:欧阳文军

来源:云南政协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