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秋冬季来临,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进入高发期。专家提醒,除了流感、肺炎支原体等常见病原体外,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已成为威胁婴幼儿健康的主要病原体之一,特别是1岁以内的婴儿更需加强防护。
随着秋冬季来临,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进入高发期。专家提醒,除了流感、肺炎支原体等常见病原体外,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已成为威胁婴幼儿健康的主要病原体之一,特别是1岁以内的婴儿更需加强防护。
RSV感染患儿咳喘严重,部分可发展成重症
石狮市湖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科室负责人黄志铭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社区儿童健康随访工作中发现,不少婴幼儿因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支气管炎或肺炎等疾病,影响了常规疫苗接种和健康体检。市医院儿科反馈,近期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病例明显增多。
“儿科主任介绍说,这个病挺棘手——患病孩子主要是咳喘得厉害,很多还会发展成重症,过程很折腾。”黄志铭透露,有些孩子感染治愈后,后续还会反复喘息发作,甚至有部分会发展成哮喘,具体机制尚不清楚,但临床确实存在这种情况,令家长十分困扰。
石狮市湖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科室负责人黄志铭在为患儿诊断
单抗药物提供预防新选择,家长认可度较高
在了解到有针对RSV的单抗预防药物后,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院部领导支持下引进了该药物。黄志铭表示,引进前,有家长需专门前往厦门接种,泉州地区尚未普及;引进后,咨询和预约的家长明显增多。
“目前我们所在地区主要是我们医院在开展这项接种服务,家长们知道公办医疗机构能打,很有愿意过来打。”黄志铭介绍,从注射情况看,尚未收到明显副作用反馈,家长接受度良好。
他特别提到,虽然药物价格较高,但与因这个病住院的家长了解过,他们表示相比因这个病住过院,他们大多都愿意给孩子接种”,因为孩子感染后咳喘难受,吃不好睡不好,家长心疼不已。
科学预防是关键,1岁内婴儿应重点防护
RSV是一种常见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呼吸道病毒,也是导致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以肺炎和毛细支气管炎为主)住院的首要病原体。合胞病毒很容易通过咳嗽、打喷嚏及亲密接触传播。
专家强调,1岁以下婴儿是RSV感染的高风险人群。婴儿时期若发生严重感染,可能带来长期健康影响,未来哮喘风险增加约3倍。
在防治方面,预防重于治疗。目前,预防性单抗已成为RSV防控的“关键武器”。与传统疫苗不同,RSV预防单抗通过被动免疫方式,单次注射即可在宝宝体内形成“防护盾”,为新生儿和婴儿提供快速保护。
专家建议,家长应提高防范意识,注意日常防护,并在医生指导下积极考虑免疫预防措施。接种前需评估孩子健康状况,无特殊情况下,接种流程与常规疫苗类似,接种后需观察半小时。对于已感染康复的婴幼儿,建议等待一段时间并复查后再决定是否接种。
这不仅能为宝宝提供保护,也有助于减轻呼吸道疾病高发季由合胞病毒感染带来的医疗系统压力,为孩子们营造更加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
来源:百科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