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00平、四层、泳池、健身房、中岛厨房,装修拖了七年,花掉近千万人民币,她却在镜头前抹泪说三年没收入。
2万块电费单甩出来那一刻,Hold住姐把“惨”字撕成两半。
300平、四层、泳池、健身房、中岛厨房,装修拖了七年,花掉近千万人民币,她却在镜头前抹泪说三年没收入。
数字不会哭:每月光电费就顶一个普通白领整月工资,游泳池水泵一开,钞票直接化成水花。
她真缺的是钱吗?
她缺的是能让观众继续心疼她的剧本。
综艺里她算的是“心理账”——老公生病、孩子吵闹、片约归零,每一桩都够煽情。
社交平台上她亮的是“资产账”——豪宅视频里阳光照在进口石材上,闪得弹幕睁不开眼。
两本账对冲,情绪价值瞬间爆仓。
她清楚,在流量池里“惨”比“富”更好用:富人落泪,平台给热搜;穷人落泪,平台给广告。
她选择了热搜。
台媒扒出装修清单,一根定制扶手要价十万新台币,她亲自改图九次,预算跟着翻倍。
这不是缺钱的手笔,这是把预算当橡皮泥,捏的是生活质感,更是人设反差。
七年工期里她零星上节目、接代言、入股咖啡厅,现金流没断,只是“没拍戏”——她把“没拍戏”偷换成“没工作”,一字之差,同情翻倍。
观众以为她吃老本,其实她在吃副业。
电费从2万降到6千,她特意补一句“省着用”。
降幅七成,数字精准得像公关稿,既保留“我曾豪横”的记忆点,又添“如今会过”的新标签。
她深知,观众对炫富的忍耐度极低,对“改过自新”的包容度极高,先放大再回收,情绪被她拧成麻花。
最妙的是客厅。
她吐槽“20人坐不下”,镜头扫过去,沙发背后那条走廊能推婴儿车绕圈。
空间大到空旷,却偏要强调“不够用”,这是把奢侈包装成烦恼,和明星说“瘦不下来好烦”同配方。
观众若共情,就像替住别墅的人嫌院子草难剪,剪刀还没摸到,自己先累了。
她到底要什么?
要热度,更要角色。
女演员年过三十,喜剧标签褪色,妈妈角色未定型,市场定位模糊。
与其被动等剧本,不如自编生活剧本:先卖惨拿回关注,再卖豪宅拉回高端商务,中间穿插“我会省电费”的反转,一条视频三吃流量。
观众骂归骂,品牌方看的是数据,只要讨论度在,母婴、家电、理财都会找她。
眼泪是门票,豪宅是后台,她两边收票钱。
同类操作早有模板:某女团爱豆直播哭房租贵,被扒住北京朝阳大平层;某选秀冠军说银行卡只剩十万,网友一算,十万够他老家买套房。
套路不新鲜,新鲜的是观众总在被骗与觉醒之间来回横跳。
谢依霖只是把剧本演得更细:她给电费打对折,给工期打加时,给客厅打空间差,每一个数字都经过剪辑,像综艺里的笑点,卡准节奏。
观众以为自己在看穿真假,其实被拉进更大的剧本——平台需要冲突,明星需要曝光,品牌需要话题,三方合力把“惨”做成产品,一次上架,全网分销。
谢依霖是产品经理,也是产品本身,她只要继续更新,电费可以降到三千,也可以升到五万,遥控器在她手里。
她到底是真惨还是假惨?下次她再哭,你是递纸还是递账单?
来源:北城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