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跑调+踩河南胡辣汤”双重暴击,热搜上的苏醒这次真的把两地网友的雷区一次性踩了个遍,评论区秒变战场,谁还关心他唱得准不准?
“跑调+踩河南胡辣汤”双重暴击,热搜上的苏醒这次真的把两地网友的雷区一次性踩了个遍,评论区秒变战场,谁还关心他唱得准不准?
先补一刀新消息:10月2日凌晨,有现场音频工程师在豆瓣爆料,当晚《夜空中最亮的星》是“全开麦+现场返送故障”,耳返里全是体育馆顶棚反射声,歌手基本靠猜节奏。
录音轨流出后,网友发现苏醒那句“我祈祷拥有一颗透明的心”比标准音低了整整70音分,相当于钢琴相邻两键的一半,跑调坐实,但原因算“半天灾”。
工程师补刀:同台曾比特也偏低,只是被和声盖过去。
——原来“谁更跑”还分技术遮羞布,吃瓜群众瞬间散了点怒气,转头去啃胡辣汤。
再说胡辣汤。
9月28日,抖音“豫见美食”把两地汤并排加热,西安版本勾芡厚重,胡椒+花椒双暴击,牛肉丸弹牙;河南逍遥镇路线是骨汤冲香料,面筋、牛肉片、木耳“稀里呼噜”一碗,辣度低但香味层次多。
视频末尾一句“各吃各的,别拉踩”收获38万赞。
数据一出,围观群众第一次发现:两地汤成本差一倍——西安肉丸胡辣汤单碗食材成本约5.4元,河南传统胡辣汤仅2.8元,价格差主要来自牛肉丸。
于是“谁瞧不上谁”瞬间换算成“钱包投票”,吵得再凶也抵不过一句“你猜老板为什么卖5块?”
情绪还没落地,新的连锁反应来了。
10月3日,郑州一家连锁胡辣汤品牌把门店海报换成“欢迎苏醒来尝,第二碗免单”,被西安网友截图吐槽“蹭热度”。
可老板一句话把风向带偏:“2008年苏醒在快男郑州拉票会就喝过我家汤,还夸‘香’。”旧照片一出,网友笑疯:原来“不是胡辣汤不香,是记忆没对上号”。
当年一句随口客套,如今被互联网挖坟,艺人随口半径十年内都能被精准狙击,谁还敢随便夸家乡?
更惨的是商业端。
品牌监测平台“票眼”数据显示,10月1-3日,0713男团整体商务舆情下跌12%,其中西安本地奶茶代言品牌在微博被@2.3万次,客服口径从“期待合作”秒变“合同期内不便评价”。
业内人士透露,品牌最怕“地域黑”标签,哪怕只是口水战,也可能让区域门店抵制。
苏醒这边如果一周内不灭火,双十一档期线下地推大概率被“冷藏”。
一句话,艺人可以嘴快,但市场不会陪他等热度过去。
现在最尴尬的是粉丝。
超话里有人写“小作文”模板,呼吁“躺平任嘲”,可河南籍团粉直接开麦:“躺平可以,得先道歉。”另一边西安网友也不买账:“道啥歉,爱家乡也错?”双方僵持,苏醒微博评论区只能关评。
对比去年同场晚会王栎鑫走音后直播鞠躬3秒,危机半天散场,苏醒这次“已读不回”显然不够用了。
说到底,公众要的不是完美音准,也不是美食权威,而是一个能接住情绪的话茬。
跑调可以甩锅设备,地域口味却找不到“耳返故障”这种替罪羊。
有人翻出2016年苏醒在《吐槽大会》的自嘲:“我糊,但我不装”,当时赢得一波好感;七年过去,观众对“真性情”阈值提高,真性情≠不补锅。
可以预测,如果节后复工苏醒还不发声,等待他的大概率是“考古”连锁——过往综艺cut、访谈金句逐帧审判,直到出现下一个热搜替死鬼。
想翻身,其实就两条路:要么学李荣浩,跑调后现场重录一条音轨发上来,技术流自黑;要么学王栎鑫,录个3秒视频“河南西安各喝一碗,双倍热量我买单”,用钱包终结争议。
观众情绪来得快走得也快,关键看当事人愿不愿意把“真性情”升级成“真负责”。
毕竟,互联网的记忆比胡辣汤里的胡椒还冲,一口下去,后味能辣十年。
来源:路人甲说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