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切实保障群众切身利益,罗山县市场监管局围绕全县民生计量重点领域和食品安全,精准发力、主动作为,从计量检定全覆盖、食品快检提质效、市场衡器严监管三个方面推进工作落实,以精准检测守护民生安全、维护市场公平。
为切实保障群众切身利益,罗山县市场监管局围绕全县民生计量重点领域和食品安全,精准发力、主动作为,从计量检定全覆盖、食品快检提质效、市场衡器严监管三个方面推进工作落实,以精准检测守护民生安全、维护市场公平。
聚焦民生刚需,实现重点设备检定“无死角”
围绕群众生活和公共服务中的关键计量需求,通过清单化管理、人性化服务、信息化跟踪,确保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计量设备量值准确、合规使用。一是明确检定清单,压实工作责任。梳理群众关注度高的计量设备清单,明确检定标准、责任分工及完成时限,实行“周查看、月汇总”机制,确保检定工作落地见效。目前,4家出租车公司共548辆出租车的计价器、全县医疗机构在用的12台心电图机、9台心脑电图机、4台心电监护仪均已纳入重点管理范畴。二是优化服务模式,提升检定效率。针对不同设备特点采取差异化服务方式。为方便出租车司机兼顾运营与检定,工作人员牺牲休息时间,在周末及午休等非运营高峰时段开设集中检定窗口,高效处理出租车的计价器检定业务;对医疗机构的心电图机、压力表,提前对接预约检定时间,统筹安排检定流程,保障检定工作有序开展。三是建立台账管理,动态跟踪进度。为重点计量设备建立检定档案,详细记录每辆出租车的计价器型号、所属公司、检定时间、合格情况,以及医疗机构压力表、心电图机等设备的相关信息,通过信息化系统实时更新检定进度,对即将到期的设备提前发出检定提醒,实现“到期必检、检必合格”的闭环管理。截至目前,共强制检定909台重点计量设备。
秉持高效理念,构建食品安全“快检网”
以食品快检为核心抓手,通过靶向抽检锁定风险、技术升级提升能力、节点保障强化防控,构建“点面结合、上下联动”的食品快检体系,为群众餐桌安全提供快速、精准的技术支撑。一是聚焦重点场所,精准开展抽检。以学校食堂、大型餐饮单位、农贸市场为核心抽检区域,对豆制品、肉制品、果蔬等8大类农(副)产品进行靶向抽检,确保抽检针对性和实效性。2025年上半年,重点抽检5所学校及2家大型酒店,食品快检车出动18辆次,累计完成1018批次检测。二是强化技术支撑,提升检测能力。依托食品快检车载平台高效作业优势,升级车载检测设备,配备新型快速检测试剂和仪器,针对农药残留、黄曲霉毒素等10余项关键指标进行筛查。同时,建立快检车载平台与快检室联动机制,对快检中发现的不合格样品,由快检室第一时间跟进复检,确保检测结果精准可靠。
强化市场监管,守护民生计量“公平秤”
坚持“检定与监管并重、整治与引导结合”,通过全域检定夯实基础、双线巡查规范行为、多元宣传营造氛围,全方位规范计量市场秩序,切实维护消费者和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一是分类开展检定,覆盖重点领域。扎实推进衡器计量检定工作,覆盖市场贸易、生产加工、物流仓储等多个场景,累计完成衡器检定542台;针对商超电子秤、邮政包裹秤、企业生产用台秤等特定领域设备开展专项检定,对老旧、误差临界的衡器出具校准建议,通过“检定+校准+指导”三措并举,有效确保计量器具量值准确可靠,切实维护市场交易公平公正,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截至目前,共计检定230余台重点领域衡器,受检率达100%。二是强化专项巡查,规范操作行为。建立“日常巡查+专项检查”双轨监管模式,重点检查计量仪器日常维护、检定标识张贴等情况,对发现的设备超期未检、操作不规范等问题,督促相关单位及时更换不合格设备并组织二次检定,确保设备合规使用。2025年以来,对全县58家加油站248台加油机开展周期检定,完成496枪次检测,粘贴合格证标志248张,发放检定证书248份。三是深化政企联动,畅通维权渠道。深化与商超、邮政、烟草企业的协同联动,在重点经营网点张贴计量投诉举报电话及维权流程二维码,并通过企业公众号、门店广播宣传计量维权知识。同时,建立“群众举报-部门响应-企业配合”的快速处置机制,进一步营造诚信计量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完成市长热线、12315投诉转办件20余件。
来源:河南经济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