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28日,一则“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王健林被限制高消费”的消息冲上热搜。这位71岁的商业巨擘,因一起1.86亿元的强制执行案,被禁止乘坐飞机头等舱、入住星级酒店。
七旬老父在新疆40度高温下奔波还债,儿子却在东京街头与网红女友悠闲购物。同一个家族,两代人的命运呈现惊人反差。
2025年9月28日,一则“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王健林被限制高消费”的消息冲上热搜。这位71岁的商业巨擘,因一起1.86亿元的强制执行案,被禁止乘坐飞机头等舱、入住星级酒店。
而就在不久前,他的儿子王思聪被网友拍到在日本与网红女友牵手逛街,神态轻松。父子二人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勾勒出一幅令人唏嘘的商业家族浮沉图。
01 债务泥潭:王健林的“限高”危机与断臂求生
王健林被限制高消费源于一起1.86亿元的执行案。但这笔钱对万达来说只是冰山一角。风险信息显示,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现存多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超52亿元。
更令人担忧的是,整个“万达系”的债务窟窿更为庞大。大连万达集团目前有10条被执行人信息,总金额达52.62亿元;万达地产集团则有423条被执行人信息,总金额18.4亿元。综合计算,万达系各公司的被执行总金额已超过70亿元。
万达面临的债务压力远超外界想象。截至2024年9月末,万达商管一年内到期的短债超过439亿元,而货币资金仅有151亿元。这一资金缺口近288亿元,远远不是出售几个广场就能填补的。
为应对危机,王健林不得不采取“卖卖卖”的自救策略。2025年,万达一口气打包出售了48个万达广场项目。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以来,万达已累计出售近80座万达广场。
02 命运反差:七旬父奔波还债,儿子逍遥享乐
71岁的王健林近日出现在新疆考察项目。当地温度高达40℃。网友拍到的照片显示,他身穿宽松衬衫,瘦骨嶙峋,脸颊凹陷,与昔日“首富”形象判若两人。
王健林这一辈子是实打实拼出来的。从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到创立万达,再到成为中国首富,他吃过的苦估计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而与父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37岁的王思聪依然过着逍遥的生活。不久前,他在日本被拍到带着女伴游玩。王思聪的消费水平一如既往地“豪气”,他被拍到乘坐私人飞机、入住每晚几万块的顶级酒店、吃米其林三星餐厅。
这种生活方式与正在为债务奔波的父亲形成巨大反差。王健林在资本寒冬中孤身守城,而王思聪则在流量红海里另辟疆土,共同演绎着中国商业史最跌宕的传承剧本。
03 两代商人的能力坐标系切换
王健林与王思聪的困境,其实是两代商人“能力坐标系”失效的缩影。王健林栽在“旧模式的惯性里”,他的债务危机本质是“土地财政时代”的经营逻辑撞上了“低杠杆时代”的墙。
王健林起家时,靠“拿地-建房-卖房”的高周转模式快速扩张。可当融资收紧、地产降温,这套“靠胆量加杠杆”的旧逻辑瞬间失灵。
而王思聪则困在“新模式的试错中”。他早年靠父亲的资源和自身的流量,轻松拿到5亿试错金。可当资本退潮、流量红利消失,这套“靠光环吸金”的逻辑立刻失效。
王思聪曾尝试创业,投资电竞俱乐部和直播平台,但结果多是亏损。如今他卖牛排、做实体,看似是“从云端落地”,实则是新一代创业者的“主动适配”。
在王健林与许家印的对比中,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成为评判标准。王健林在卖资产还债的过程中,注重保护购房者的利益,每个楼盘都能顺利交付。而许家印的恒大则留下大量烂尾楼,直接掐断许多家庭的希望。
商场如战场,胜负往往只在一念之间。王健林今年71岁,仍在为企业的生存奔波。而王思聪已37岁,却依然没有表现出接手家族事业的意愿。
有分析认为,王健林最大的恐惧恐怕不是万达的破产,而是自己比儿子先离开。他在新疆依然忙碌,三名保镖、两名医生,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而王思聪依旧夜夜笙歌,似乎认为“父亲的身体像他的钱包一样,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来源:迪哥看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