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以来,广州市政府立法工作紧扣“拼经济、保安全,办全运、提品质”主线,在编制年度立法计划、完善政府立法工作机制、创新立法工作方式、扩大政府立法公众参与、实施立改废全周期管理五个维度上多措并举,以高质量政府立法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今年以来,广州市政府立法工作紧扣“拼经济、保安全,办全运、提品质”主线,在编制年度立法计划、完善政府立法工作机制、创新立法工作方式、扩大政府立法公众参与、实施立改废全周期管理五个维度上多措并举,以高质量政府立法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精准发力,编制年度立法“施工图”
2025年,市政府需完成地方性法规提案15件、审议政府规章草案11件,配合市人大常委会审议7件法规草案。
紧扣中心工作确定立法项目
例如,聚焦构建“12218”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促进等项目;聚焦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噪声污染防治等项目;聚焦打造城市名片、提升城市形象,推进广州早茶、珠江游南越国遗迹保护等项目;聚焦民生福祉,推进中小学校外实践教育、法律援助等项目。
动态调整,快速响应
将管理实践中迫切需要修订《广州市气瓶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广州市市级重要商品实施办法》等规章通过纳入机动项目类别,在年内加快推进,在保持规章制定计划刚性的同时兼顾灵活性。三是明确节点,压茬推进。在规章制定计划中明确起草单位报司法局审查、司法局报市政府审议的时间,并由起草单位制定每个项目的具体工作计划,确保按时推进。
统筹发力,压实政府立法主体责任
市政府高度重视,于7月25日召开2025年政府立法工作推进会,针对全年政府立法工作数量多、新增项目多、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进一步压实责任,强化统筹谋划、联动协作,形成立法工作合力。
起草单位强化责任担当
起草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负责推进本单位承担的立法任务,组织开展调研、起草、协调、论证等起草工作,及时研究解决立法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市司法局加强统筹协调
市司法局加大对立法项目的提前介入和指导督促,对推进迟缓的项目进行通报,对意见分歧较大的问题积极协调,必要时报请市政府协调;及时与市人大常委会有关工委做好沟通协调,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破解职责分工反复协调难题
针对新兴领域立法中出现的跨行业新问题,结合广州实际科学设定部门职责分工,对已经市政府协调或者议定的职责分工,在立法过程中不再协调。四是发挥立法工作专班优势。对于《广州早茶传承保护规定》《广州市人工智能发展促进条例》等重大立法项目,设立由起草单位和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担任组长、副组长,多部门共同参与的立法工作专班,整合相关实务部门的专业优势和立法部门技术规范优势,协同高效推进立法。
创新发力,探索数字赋能政府立法
广州市在政府立法工作中创新工作方法,充分运用AI、大数据、网络新媒体等途径,深入摸查分析立法需要解决的问题,广泛收集意见建议,确保立法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
探索AI辅助立法
积极运用DeepSeeK等新技术和省政府立法工作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系统,辅助开展立法文稿起草、与上位法关联比对、立法审核等工作,极大提高效率。
12345政务服务热线协助精准把脉施策
在起草《广州市中小学校外实践教育条例(草案)》过程中,12345政务服务热线协助提供2022年以来的相关投诉工单共3000多份,通过数据清洗和梳理分析,发现社会关注焦点集中在活动组织不够规范、收费不够透明合理方面,并针对性地在立法草案中细化明确学校的组织管理责任、校外实践教育活动收费主要规范。
借助互联网广泛开展立法调研
在起草《广州早茶传承保护规定(草案)》过程中,配合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早茶立法大家谈”、问卷调查等活动,通过门户网站、抖音、微信等平台开展意见征集活动,吸引超50万人次参与,填写网络问卷1.1万份,收到意见建议8000条。
协同发力,有序扩大政府立法公众参与
广州市不断完善覆盖政府立法全过程各环节的公众参与机制,凝聚共识,汇集民智,实现“民呼法应”。
严格落实《广州市政府规章制定公众参与办法》
2025年以来共组织近20场立法公众座谈会,近30场专家论证会,14件法规规章草案通过政府网站公开征求意见,并在规章出台后及时通过网络公开公众意见采纳情况。
建好用好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
2025年7月公布第三批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和联络站名单,联系点数量从22家增加至49家,包括镇街、村居、功能区管委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行业协会商会、高等院校以及律师事务所等单位;在2家行业组织设立联络站。
持续推进“立法+普法”,讲好政府立法故事
2025年3月组织“健康广州 有你有我——全面解读《广州市健康促进与教育规定》”法治直播活动,超37500人次通过抖音、快手、花城+等新媒体观看直播。开展“广州政府立法”形象标识设计及网络评选活动,提升广州政府立法工作的辨识度和影响力。
持续发力,实施立改废全周期管理
广州市在政府立法工作中坚持立改废并举,确保政府立法与改革发展始终同频共振。
深入开展法规规章清理
2025年以来共组织5次清理工作,对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法规规章进行“大起底”,明确修改或者废止的计划安排。
统筹开展政府规章立法后评估
连续2年在年度政府规章制定计划中明确年度立法后评估计划,2025年正在推进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档案管理等7件规章立法后评估,通过网站向社会公布地下管线、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等7件规章立法后评估报告摘要。
强化清规、后评估结果运用
2025年政府规章制定计划的年内审议项目中修订或者废止项目占比超过70%,其中根据上一年度清规和立法后评估结果纳入的占比超过70%。
本文来源:广州司法行政,在此致谢!
来源:广州政法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