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秋临近,不少人在挑选月饼时,都刷到过“合浦月饼混有异物”的传言。消息里说当地一家月饼厂有工人掉进搅拌机,几天后才被发现,用这批馅料做的月饼已卖往全国,还配上惊悚表情包,看得人心里发慌,不少人甚至翻出刚买的月饼盒反复核对生产地址。
中秋临近,不少人在挑选月饼时,都刷到过“合浦月饼混有异物”的传言。消息里说当地一家月饼厂有工人掉进搅拌机,几天后才被发现,用这批馅料做的月饼已卖往全国,还配上惊悚表情包,看得人心里发慌,不少人甚至翻出刚买的月饼盒反复核对生产地址。
但只要仔细琢磨,就能发现传言里的破绽。现在正规工厂的生产车间都装有监控,一个大活人若真掉进搅拌机,怎么可能几天没人察觉?而且工人缺勤、家属早该主动联系企业,不会等到几天后才曝光。更关键的是,传言中被当作“官方证据”的安全生产会议截图,实际发布于9月9日,内容是吸取“9.6机械伤害事故”教训,压根没提月饼和搅拌机,属于典型的断章取义。
直到9月29日,红星新闻记者联系当地应急局,才彻底理清了真相。工作人员明确表示,事故发生时涉事企业还未启动中秋月饼生产,事故后已被责令停产,所谓“人肉月饼”完全是无稽之谈。这个回应让不少悬着心的人松了口气,有网友调侃“还好没扔刚买的五仁月饼,差点亏大发了”,也有人开始反思为何这类谣言能快速传播。
其实这类食品安全谣言能扩散,多半是抓住了两个关键点:一是中秋前大家对月饼安全关注度高,容易产生焦虑情绪,谣言正好戳中了这份担忧;二是传言搭配“官方截图”“朋友亲眼所见”等细节,看似有根有据,让人容易轻信。但稍微动动脑筋就能想明白,就算真有意外,衣服、骨头等物品也不可能被搅拌机完全搅碎,厂家生产前对馅料的检查也不会漏掉这么大的异物。
更值得关注的是谣言背后的影响。合浦是广西有名的月饼产地,当地不少小厂家靠中秋这一季的生意维持全年运营。谣言传开后,电商平台上合浦月饼的评论区满是“不敢买”的留言,甚至有隔壁市卖家在详情页特意标注“非合浦产”,不少合浦月饼厂家遭遇订单退订,有老板无奈表示“8月就备好原料,现在订单退了一半,工人都快没活干了”。
除了影响产业,这类谣言还会消耗大家对官方信息的信任。现在有些网友看到政府发布的安全生产会议或事故通报,第一反应不是关注安全本身,而是猜测“是不是有隐情”,这种心态很危险。若真发生食品安全问题,需要的是官方及时透明的通报,而非靠谣言瞎猜;反过来,编造谣言的人也得清楚,靠虚假信息博眼球或打压同行,不仅缺德,还可能涉嫌违法,此前就有水果商造谣竞争对手水果含剧毒农药,最终被处罚款和行政处罚的案例。
作为消费者,面对网上的食品安全消息,更该保持理性。看到惊悚内容别着急转发,先查查官方媒体报道,或通过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官网等权威渠道核实;买月饼时优先选有“SC生产许可证”、包装完整的产品,留意配料表和生产日期,避开三无产品。毕竟中秋吃月饼图的是团圆开心,别让谣言破坏了节日的好心情。
其实这次合浦月饼风波,也给大家提了个醒:网络时代信息繁杂,尤其是涉及食品安全这类敏感话题,更要学会辨别真假。与其被谣言牵着走,不如掌握实用的辨别方法,既能买到放心的月饼,也能避免成为谣言的传播者,让中秋真正回归团圆祥和的氛围。
来源:敏锐雪梨WOJTg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