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总统特朗普9月25日在其社交平台“真实社交”上宣布,将自10月1日起对多类进口产品加征高额关税,其中包括对进口家具征收30%关税,对厨房橱柜和浴室柜征收50%,并对专利及品牌药品加征100%。
美国总统特朗普9月25日在其社交平台“真实社交”上宣布,将自10月1日起对多类进口产品加征高额关税,其中包括对进口家具征收30%关税,对厨房橱柜和浴室柜征收50%,并对专利及品牌药品加征100%。
此举迅速引发美国家居行业的连锁反应,从零售商股价到供应链调整,忧虑情绪正在发酵。
关税加码雪上加霜
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显示,美国家具价格已因此前关税持续上涨,2025年8月家具整体价格同比攀升4.7%,客厅与餐厅家具涨幅更高达9.5%。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美国去年从中国和越南进口的家具及配件总额高达120亿美元,两国长期是美国家具的主要供应方。
特朗普在声明中强调,此轮关税是为了“遏制外国制造商的倾销,重建美国制造业优势”,并将其上升至“国家安全”层面。然而,资本市场反应迅速。
消息公布后,Wayfair、RH 和 Williams-Sonoma等依赖进口的美国家居零售商股价在盘后普遍下跌。与此同时,本土家具制造商如La-Z-Boy和Ethan Allen股价逆势上涨约2%。
行业分析人士认为,关税措施短期内不会全面冲击销售,因为大部分节日相关商品已在10月1日前完成进口。然而中长期看,关税政策将重塑美国家居行业版图。
正如Ethan Allen首席执行官Farooq Kathwari所言,“我们约75%的产品在北美生产,这给了我们一定优势。但要完全依靠美国制造来填补市场空缺,仍需要多年投资和艰难抉择。”
对于消费者而言,这场关税风暴最终可能意味着一个更昂贵、选择更少的家具市场。而在美国经济增长乏力、住房市场低迷的背景下,特朗普的新关税政策是否真能兑现“重建制造业”的承诺,仍有待市场验证。
供应链难题
美国家居协会(HFA)首席执行官Peter Theran表示,目前仍存在定义模糊的问题:木制家具与成品家具是否归入“关联产品”,将直接影响征税范围。他警告,关税压力很可能被转嫁给消费者,在家庭预算紧张的环境下进一步抑制需求。
“这就像拿到一颗白球,却不知道要玩哪种运动。”Jofran执行副总裁约翰·米兰达在社交媒体上写道,形象比喻企业面临的政策不确定性。他补充,公司将继续聚焦价值供应,以应对复杂局面。
跨国品牌则在加速供应链多元化。高端家居品牌Eichholtz副总裁Dennis Hendriks指出,公司已在欧洲、亚洲及美国多地布局采购,以降低风险。“把所有软体家具生产迁回美国并不现实,美国缺少足够的产能与劳动力,消费者也不愿意为此支付更高的价格。”他说。
类似的焦虑也出现在婴儿家具品牌Newton Baby和床垫制造商Naturepedic的决策中。前者在越南生产的600美元婴儿床可能因关税上调而涨价,公司正寻找泰国、土耳其和印度的新供应地。后者则直接暂停了来自印度的部分订单。
零售商库存告急
零售终端的压力正在放大。仓储与库存管理软件企业GreyOrange近日发布调查报告,调查覆盖500名美国零售门店经理。结果显示,自4月以来,76%的美国家居零售商反映货架空缺情况增多,近六成表示补货难度加大。消费者则表现出两极化:部分提前囤货以应对潜在涨价,更多人则在收紧开支。
库存不稳也冲击了销售。24%的门店经理表示系统显示有货却无法找到商品,77%因缺货直接损失销售额。人手短缺问题同样严重,51%的零售商在过去六个月削减了员工规模。
即便如此,零售商对年底的假日购物季仍抱有一丝乐观。约47%的门店经理认为今年库存状况优于去年,仅20%持悲观态度。GreyOrange高管Troy Siwek指出,零售商在过去几个月已加大供应链弹性投资,希望在年底需求高峰中避免出现断供。
关税风暴不仅是一场关于产业保护与消费者负担的博弈,更是一场对美国经济战略走向的考验。短期来看,它或许能提振部分本土制造业,但长期而言,供应链多元化、生产成本上升与国际贸易摩擦的叠加,可能让美国企业和消费者付出更高代价。
来源:77度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