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橄榄的50年“修炼”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30 14:59 1

摘要:这场以“橄榄新韵·礼赞丰收·绿色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的盛会,聚焦土地、产业与希望,闪耀着初摘的橄榄果、泛着金光的初榨油,和一张张丰收喜悦的笑脸。武都祥宇油橄榄生态产业园主会场内,特级初榨橄榄油、保健品、护肤品等10大类80多种产品琳琅满目,吸引了众多参会者驻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白杨 通讯员 石晨 王肖晶

金秋时节,白龙江畔叠翠流金,橄榄园内硕果满枝。9月23日,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陇南油橄榄产销对接会在陇南市武都区盛大启幕。

这场以“橄榄新韵·礼赞丰收·绿色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的盛会,聚焦土地、产业与希望,闪耀着初摘的橄榄果、泛着金光的初榨油,和一张张丰收喜悦的笑脸。武都祥宇油橄榄生态产业园主会场内,特级初榨橄榄油、保健品、护肤品等10大类80多种产品琳琅满目,吸引了众多参会者驻足品鉴。

多家外地企业现场与武都油橄榄加工企业达成合作意向。香港约克夏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智康表示,专程前来正是看中了武都油橄榄的品质与规模,计划将产品引入香港并转销全球,“让世界尝到武都的味道”。

开幕式上,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指数研究院发布了《武都油橄榄品牌发展指数智库报告》,系统梳理了产业发展现状,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引。暨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张震表示,将与本地企业合作,在科普传播与精深加工技术上发力,推动产业从“卖产品”向“创价值”升级。

链条为笔,青果写出产业文章。地处北纬33°黄金纬度带,武都成为中国油橄榄最佳适生区。自1975年首次引种至今,50年的坚守与创新,成就了64.13万亩的橄榄林,覆盖28个乡镇320个村,种植面积占全国的29.4%。

武都区系统布局,制定高质量发展政策,每年财政投入880万元以奖代补;成立产业创新联盟和院士工作站,推动科技扎根田间;结合生态治理建设橄榄基地,建成7个万亩示范基地、15个千亩示范基地,筑牢生态屏障,夯实产业基础。

产业链持续完善升级:种植环节实现了良种繁育与数字监测;加工环节拥有16家企业、22条先进生产线,年加工鲜果能力突破6万吨;产品屡获国内外奖项,“武都油橄榄”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入选“甘味”品牌目录,成为行业品质标杆。

产业成景,丰收节里见证幸福。目前,武都区20多万群众从油橄榄产业中直接受益,主产区群众人均收入超4000元。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群众获得租金、薪金与分红,实现了“一份产业、多重收益”。

油橄榄产业还带动全区农业体系整体升级,构建起以花椒、油橄榄、中药材为主导,畜牧、蔬菜等为优势的“3+6”农业产业体系,总面积超180万亩,全产业链产值突破百亿元。

展望未来,武都区将持续强化基地建设、品质把控与品牌守护,优化政策与服务环境,汇聚人才与技术,推动“武都橄榄油”香飘全国、走向世界,让油橄榄真正成为百姓的“幸福密码”。

来源:甘肃经济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