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模范 光明礼赞】“愿我能成为一束光,照亮更多需要温暖的地方”——记2024年度感动沈阳人物孙赫非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30 14:57 1

摘要:援藏期间,他克服高原反应,带领医疗队在县医院开展大小业务讲座50余次,涵盖多个专业,培训近千人次。用辛勤付出换来了县医院整体业务能力的提升,做到“小病不出县,大病有指引”。

孙赫非是沈阳市骨科医院的一名医生。2021年初,他入选沈阳第九批援藏工作队,成为安多县人民医院急诊科的一名医生。

援藏期间,他克服高原反应,带领医疗队在县医院开展大小业务讲座50余次,涵盖多个专业,培训近千人次。用辛勤付出换来了县医院整体业务能力的提升,做到“小病不出县,大病有指引”。

今年年初,孙赫非被评为2024年度感动沈阳人物。

踏上羌塘高原走进安多

2021年3月5日16时40分,孙赫非踏上了远在4000公里以外的羌塘高原,走进了位于安多的沈阳援藏公寓209寝室。“209的新兄弟,百万分之一的你来到这里,请相信一切皆是最好的安排,放下并开启这段崭新的人生旅途,祝一切安好!扎西德勒!署名是普通的一员,朴峻。”一进房间,他就被写字台上这张黄色的便签所吸引,留言的是上一批住在209的援藏医生——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急诊科的朴老师。孙赫非说:“当时我就在心里给自己打气,一定要坚持下去,不但要完成任务,还要圆满完成任务,这样才有资格把这种精神传下去。”

初到安多,强烈的高原反应令他不得不靠着大把大把的止疼药和降压药调整状态。一年半时间里,他和另外两个医生队友,跨过3000公里的冻土,跑遍安多县9个乡镇,为牧民群众义诊送药;牵头制作了8期科普节目在安多电视台和网信安多平台上播出;院内外组织培训50余次……

“援藏,需要责任和担当”

“援藏,其实和当医生一样,都需要传承和奉献,都需要责任和担当。”孙赫非深刻认识到:援藏不仅仅是专业上的对口支援,更重要的是维护国土完整,维护国家稳定,促进民族团结。于是他主动学习和了解党和国家的各项民族政策,工作和生活中尊重藏族的民族习惯,学习藏族的传统文化,了解藏族的生活方式,积极同藏族同胞友好交往。

为了解决安多县医疗资源匮乏、用药困难的问题,孙赫非跨省牵线,联系辽宁爱心企业为医院捐赠价值10余万元药品。离开安多前,孙赫非怀着对安多的无限眷恋,创作并演唱了一首歌,歌的名字叫《安多,我的家》。

“援藏医生,不但传承着援藏精神,也同样在高原传承着希波克拉底誓言。”2022年6月28日0时,在即将踏上归途的8个小时前,孙赫非也给下一批即将入住209寝室的援藏队员留了一张字条。他认为,这是用另外一种方式传承着援藏精神。

一次援藏行一生援藏情

孙赫非说:“安多已经成了我的第二故乡,即使在休假的时候,我也非常想念安多的同事和朋友们。”如今,孙赫非结束援藏已经三年多,但他的藏族同事依然会时不时打来视频电话找他会诊。

他说:“这跨越了4000公里的电波提醒着我:医生救治的不仅是疾病,更是人心;民族团结的纽带,就系在我们踏过的每一寸土地、温暖过的每一个生命里。”

孙赫非告诉记者,因为特殊的援藏经历有幸被评为感动沈阳人物,是对他最大的鞭策和鼓励。“荣誉属于每一名援藏医生,我只有努力工作,才能无愧于医生这一崇高的职业。”

今年4月,孙赫非调岗到沈阳市骨科医院医保科,负责全院的医保、工伤和商保管理工作。最近连续几个月,他的日均工作时间长达10-12个小时,但他无怨无悔。“愿我能成为一束光,照亮更多需要温暖的地方!”孙赫非如是说。

沈报全媒体记者:本报特约记者吕良德

编辑:刘澎

责任编辑:王远

来源:沈阳发布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