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往年的国庆黄金周,是婚礼扎堆的旺季,酒店婚宴一席难求,需提前半年甚至一年预订,可今年的国庆婚宴市场,用“冷清”来形容也丝毫不为过。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具体资料赘述在文中和文末!
还有一天就是国庆中秋“超级黄金周”,整整八天假期,让不少“牛马员工”直呼:根本休不完。
对于各大商家来说,也是一个检验市场表现的大好机会,但就在这紧张筹备的前夕,一股意味深长的“反常”迹象开始显现。
那么这些“反常”迹象都有哪些呢?
往年的国庆黄金周,是婚礼扎堆的旺季,酒店婚宴一席难求,需提前半年甚至一年预订,可今年的国庆婚宴市场,用“冷清”来形容也丝毫不为过。
许多已经定好国庆假期结婚的新婚夫妻,又不少都选择将婚礼提前到9月底举办,因为假期难得,很多人不愿将整个假期耗费在参加婚礼上,选择在节前完成婚礼,让亲友和自己都能更合理地安排假期时间。
并且价钱的差距也非常的大,九月底和国庆期间结婚,酒店场地的价格相差不少,还有摄像、化妆、车队等等,价格也都在上涨,只是改一下时间,就能省下几万块,何乐不为呢。
年轻人不再愿意被繁琐的仪式“绑架”,而是希望简化流程,将婚礼交还给与朋友家人的欢聚,这样只要吃的好,其他的不在乎。
在部分婚礼上,大屏幕不再循环播放煽情短片,司仪流程缩短到二十分钟以内,新人简单致谢后,宴席便开始。
曾历经多年辉煌的高端白酒市场,如今正经历一场翻天覆地的改变,往年还需要“托关系”才能拿到的茅台、五粮液,今年却没有预想中的抢手迹象。
走进任何一家烟酒超市,你都能直观感受到今年的反常:往年被抢购一空的高端酒水,如今静静地躺在货架上,即便挂出“整箱直降”、“第二瓶半价”的促销牌,依然问多买少。
曾经作为送礼硬通货的高端白酒,今年出现了价格“跳水”,曾经逼近2000元的茅台散瓶批发价一度跌至1740元。
这一变化背后是消费主体的代际变迁,90后、00后年轻人对白酒普遍不感冒,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口感清爽的低度酒、精酿啤酒或预调鸡尾酒。
“现在节礼少送酒了。”一位业内人士点出了另一个原因,随着社交礼仪的简化,酒水作为礼品的需求也在减弱。
餐饮业今年出现了一个奇特现象,表面看起来热热闹闹,餐厅门口排起长队,但老板们却在后台愁眉不展营收在涨,毛利在掉,越忙越要算细账。
为吸引顾客,老牌大酒店也不得不放下身段,在门口支起炭炉烤串和现炒小菜,以成都的热门火锅店为例,以往包间一位难求,但现在家庭聚会的消费占比进一步提高,从“一群人”的商务宴请到“三四人”为单位的小聚,这种转变让商家的消费均价明显降低。
虽然人多了,但毛利率却大大降低,可房租、人力和原材料都在涨,一位餐饮老板坦言:“现在忙是忙,但利润薄如纸,完全是在赚辛苦钱。”
与价格跳水的白酒、餐饮业形成对比的是肉蛋奶价格的异常稳定,今年,不少超市开展了猪肉降价促销,加上供给端的扩张和进口猪肉的调控,各地的猪肉柜台前的标价也贴心实惠。
某连锁商超经理表示,国庆期间,猪肉进货量同比增加了5%左右,都是大规模直供稳定了成本。
更让人惊喜的是蔬菜价格,前期一度走高的荷兰豆、菠菜、韭苔等蔬菜,价格已开始回落,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周均价跌至每公斤4.97元,环比下跌2.4%,其中黄瓜和菠菜跌幅最大。
这一连串的民生供给“反常现象”,让市民对“节日养家”轻松了不少,而这背后则离不开冷链物流和市场调控的成功发力,随吃随买,不再盲目囤货。
在传统消费领域表现平淡的同时,一些新的消费趋势却在悄然兴起,户外经济成为这个假期的黑马,冲锋衣、户外电源、露营装备等核心品类销量大幅度提升。
与文化相关的产品销售也显著增长,直播间内传统文化相关产品,像唐卡、掐丝珐琅、藏香等非遗工艺品类成为爆款,甚至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旅游市场则呈现出“量价齐升”的态势,但玩法已经发生变化,游客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深度体验成为核心需求。
“边走边玩”的旅行模式广受欢迎,短途深度游、场景打卡式消费有望成为新潮流。
结语这个假期,身边的变化远不止这些,在短视频平台,低糖月饼成了年轻人送给长辈的首选,在社交网站,有人晒出“百元穷游攻略”,也有人分享自己用买高档烟酒的钱为家人购买的实用礼品。
没有了往年的消费狂热,却多了份人间清醒,销量下滑的高端商品,不是需求没了,而是大家更看重“性价比”,以前过节比阔气,现在过节比开心,这才是假期该有的样子。
文章信源:
环球网——2025-09-23《白酒双节旺季“不旺”,价格战愈演愈烈》
蓝鲸新闻——2025-09-26《这个中秋国庆,酒店餐饮静悄悄》
红星新闻——2025-09-17《推出“满301元减300元”免单福利券!国庆中秋来成都吃美食》
大河网---2025.09.15:《飞天跌破1800元心理锚点,贵州茅台释放的“强心剂”能否稳定市场?》
来源:跳跳虎爱吃跳跳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