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秋送爽,五谷丰登。广袤的田野上,稻浪翻滚,瓜果飘香,又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亿万农民的喜悦中如期而至。这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曲嘹亮的丰收赞歌,一幅绚丽的三农画卷,一次对乡土中国最深情的礼赞。
金秋送爽,五谷丰登。广袤的田野上,稻浪翻滚,瓜果飘香,又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亿万农民的喜悦中如期而至。这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曲嘹亮的丰收赞歌,一幅绚丽的三农画卷,一次对乡土中国最深情的礼赞。
这丰收,是汗水浇灌的希望之花。从春耕的辛勤播种到夏耘的精心管护,亿万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用最朴实的劳动诠释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古老真理。那沉甸甸的稻穗、红艳艳的苹果、金灿灿的玉米,无一不是辛勤汗水凝结的硕果。丰收节,正是对这份辛勤付出最崇高的礼赞,是对“劳动最光荣”价值理念的有力弘扬。它提醒着我们,每一粒米、每一颗菜都来之不易,承载着农人的艰辛与期盼。
这丰收,是科技赋能的时代强音。今天的丰收图景,早已不是传统农耕的简单重复。无人机在田野上空精准施肥,大数据为作物生长“把脉问诊”,智能灌溉系统按需供给水分……现代农业科技的光芒,正照亮着千年农田。丰收节展示的,不仅是物质的丰盈,更是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它见证了传统农人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彰显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深远意义,让古老的农业焕发出崭新的生机与活力。
这丰收,是文化自信的生动注脚。农耕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根脉所在。丰收节期间,各地开展的民俗展演、美食品鉴、农事体验等活动,不仅是对丰收的庆祝,更是对悠久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从“开镰仪式”的庄严到“打糕比赛”的热闹,从乡村非遗的展示到田园诗歌的吟诵,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深植于泥土的文化基因被重新激活。丰收节如同一座桥梁,连接起城市的喧嚣与乡村的宁静,让更多人感受到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自信。
这丰收,是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石。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稳定安全供给,是国之大者。连年的丰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了战略主动。丰收节既是成果的检阅,也是再出发的动员。它激励着我们继续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在广袤的田野上绘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最美底色。
礼赞耕耘,致敬奉献。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属于每一位辛勤劳动者的节日,也是全体中国人共享丰收喜悦、感念土地恩情的时刻。让我们在稻香麦浪中,共同品味丰收的甘甜,汲取奋进的力量,携手谱写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新篇章,让丰收的歌声在希望的田野上永远回荡。
来源:掌握滨州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