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亏损近千万,上亿营收归零, 为什么我还让客户坚持下去?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30 11:44 2

摘要:前几天,我刚从上海参加完一个行业峰会,就接到了韩总的电话,韩总说非常感谢我的指导,想再专程来一趟石家庄进行交流。

前几天,我刚从上海参加完一个行业峰会,就接到了韩总的电话,韩总说非常感谢我的指导,想再专程来一趟石家庄进行交流。

韩总的故事,在再生资源产业极具代表性:在业务归零的危局中,怎么一步步实现涅槃重生?希望今天的分享,能让更多有类似经历的企业找到持续增长的方法。

韩总的家族在华北地区做二手设备回收已经整整30年了,服务对象主要是各类工厂—钢厂、化工厂、纺织厂、制药厂、食品厂等,什么赚钱收什么。从韩总的父母开始,到他们夫妻接班,一直深耕这个领域。

过去中国经济高歌猛进,工厂扩张迅猛,韩总的生意顺风顺水,最辉煌时年营收逼近两个亿,客户排队、货源不愁。

但近几年,随着“双碳”政策落地、高耗能产业关停并转,加上制造业外迁,韩总的公司一下被推到悬崖边:一个钢厂整厂回收项目就亏了近千万,曾经稳定的生意、过亿的营收几乎归零。

于是,他们第一反应就是转行——“设备回收不能干了,要去做银发经济!”理由也很充分:中国人口的老龄化已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未来银发经济一定会诞生出巨大的市场需求

我跟他们说:“想法没错,但请先回答我三个问题——

第一,你们有什么资源?

第二,你们有什么能力和经验可以切入银发经济?

第三,未来靠什么在这个赛道里赢?”

两口子愣住。

我接着说:现在做企业,不在于你想干什么,而在于你能干什么;不在于你想怎么干,而在于你能怎么干。在如今,任何一个看上去光鲜的赛道,里面的人都很卷。如果没有资源优势,那和三岁小孩赤手空拳上角斗场一样,赢的几率有多大?

接着,我帮韩总开始分析他的优势:

30年深耕,设备品牌、型号、残值、拆机、吊装、运输、环保拆解、废钢再流通,全链路滚瓜烂熟;

手里握着200多家工厂客户、50多家拆船拆钢厂资源;

团队里老师傅一眼就能判断出一台设备效能怎么样;

财务模型、风控模型、现场安全管控,全是时间堆出来的壁垒。

这些能力,换一个不相关的赛道就要全部折旧,甚至清零。

我提示韩总:与其转行,不如“转轴”——把服务的对象转动一下。

国家正在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仅2024年,制造业技改投资就超过5万亿元。工厂里的老旧产线要淘汰,园区里的老旧锅炉、空压机、中央空调要换新,这不正是你们最熟悉的战场吗?

更进一步:设备淘汰后去哪儿?答案是——二手流通、再制造、出口东南亚、拆废钢、拆稀有金属。你们过去是卖给大企业,现在能不能把“优质二手设备”卖给——

国内中小制造企业:他们买不起新设备,但愿意买性价比高的二手进口设备;

东南亚、中东、非洲的新工厂:全球供应链重构,他们缺设备,但不缺预算;

互联网平台:让全国的买家通过短视频直播就能看到你们仓库里的现货。

韩总两口子听进去了。回去以后,他们干了三件事:

账号矩阵:注册抖音号、视频号、快手号,老师傅每天拍一条“设备体检”短视频:三分钟告诉你这台2004年产三菱龙门加工中心还能再战十年。

直播带“设备”:每周三、周六晚8点,仓库现场直播,主播一边开铲车一边回答粉丝“这台注塑机多少钱”。

AI搜索关键词:通过回收商网的视推服务,全网铺设“二手设备”“倒闭工厂整厂回收”“反应釜回收”等2000多个精准关键词,把百度、抖音、微信搜一搜的流量全部截获。

2025年8月,他们线上订单突破百,货值上千万;很多东南亚客户直接过来看货订货。韩总今天来找我,就是想告诉我:他们不再迷茫,二手设备出海这碗饭,他觉得还能再吃30年!

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的能力画布:老板的经验、团队的技能、资源的厚度、客户的信任。如果轻易换赛道,这些都要从零开始;而留在原点、转动轴心,却能以最小的成本,找到最长的坡、最湿的雪。

就像打篮球,一只脚为轴,另一只脚带着身体转动,就能在防守缝隙中找到投篮机会。

再生资源行业如此,其他行业也如此。

顺势而为,扎根原点,转动轴心,持续深耕,才是企业穿越周期的唯一路径。

来源:回收商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