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台北的选举街头热闹非凡,彩旗飘飘、口号声此起彼伏,国民党主席选战进入白热化。
文 | 人文社
撰 | 人文社
«——【引言】——»
台北的选举街头热闹非凡,彩旗飘飘、口号声此起彼伏,国民党主席选战进入白热化。
但细听那些政见,两岸话题依然停留在“维持现状”“稳定发展”这些老调,一句“统一”始终不敢提。
可海峡对岸的脚步却在加快,军演频繁、经济融合加深,统一的时间表已在悄悄推进,这不是遥遥无期的事。
岛内政客还守着旧言旧语,到底是真看不透形势,还是另有打算呢?
岛内的热闹和海峡对岸的节奏
2025年的台北,九月空气里混着选举的味道。
党部楼下,一个接一个的媒体直播架着机位,外面粉丝拉着横幅,喊着支持口号。
几个候选人轮番上阵,眉飞色舞地宣讲政见,似乎全世界的目光都盯着这一场选战。
然而就在几百公里外,福建沿海的另一边,另一套节奏正悄声推进着:成列的舰艇列队出港,不时有舰载机划过蓝天,还有东海、南海联合演训的新闻频频刷屏。
我们的海军、空军、火箭军都在按自己的时间表行动,这个时间表和台北选票的日程没有半毛钱关系。
这种对比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两个不再同频的场景:一边是岛内政客在舞台上争票争权,一边是真刀真枪地备战与演训。
我们推动的方向很明确,统一是国事任务,不是口号;节奏越来越紧密,不会因为台湾内部的政治活动而停步。
统一大势的现实背景
近五年,台海局势的变化其实是大家都能感受到的,从新闻到市场再到普通人的生活,都有迹可循。
解放军的军演已经从早期的单一科目演练,变成了多军种联合,而且频次明显提高。
2023年春,“环台岛战备警巡”那次演习就让很多人心生震动,舰机绕岛、封锁航道,还有模拟打击行动,绝不是摆摆样子。
与此同时,福建舰、山东舰的陆续服役,航母编队的战力提升带来的战略覆盖面,已经到了可以随时向关键海域投送力量的程度。
火箭军的远程打击能力也不断强化,在公开报道中就提过,部分新型号的导弹射程完全可覆盖岛内重要目标。
经济层面,我们仍稳居台湾最大贸易顺差来源,台湾出口依赖我们。
芯片、机械零部件、食品等一大批产业链环节,是绕不开的大市场。
即使岛内有人喊着“经济脱钩”,现实的生意场上却很清楚,离开我们,很多订单和收入立刻缩水。
这些都是实打实的背景,说明我们的统一进程并不是只停在政治表态上,而是从军力到经济,都在扎实地为“大事”做准备。
时间的错位:大陆与岛内的不同计时
在我们的战略视野里,统一是可规划、可实施的任务,时间安排是根据自身建设节奏和外部环境综合判断的。
美国印太司令在2021年的公开预测说过,“未来六年”可能出现台海重大变化,换算一下就是2027年前后。
很多国际军事分析机构也在研判这个时间节点,因为它碰巧跟解放军建军一百年的目标契合。
但在岛内,不少政治人物的时间表却很“悠闲”,他们等下一届领导人上来,再看看形势;或者干脆用“维持现状”的说法,把所有往前走的讨论压下去。
他们的节奏是四年一轮,接下来是2028年的换届,这跟大陆当前的准备速度完全错位。
民调也在侧面印证这种落差。
今年一些台湾民调机构的调查显示,超过半数受访者认为未来三年台海紧张程度会加剧。
既然连普通民众都有这种预期,政客却依然维持过去的陈词,就会让人觉得他们活在另一个时间空间。
国民党的口号陷阱
看这次主席选举,各候选人的两岸政策几乎是换汤不换药。
有人讲“维持和平”,有人讲“稳定发展”,有人强调“反台独”但不直接说统一。
原因不难理解,在民进党和“台独”派的政治攻防下,只要说了统一,就等于送上攻击的把柄,“卖台”的帽子立刻扣下,选票可能就会掉得很惨。
然而,回顾过去十多年,国民党这样的“安全策略”并没有带来好结果。
从2016年到2024年,他们已经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连续三次失利,逐渐从执政党变成长期在野的一方。
骑墙站位既不能赢得绿营的尊重,也不能让我们看到诚意,两边不讨好。
这种策略的核心问题在于:它假设统一会像一部遥远的电影,暂时不会上映,可以拖到下一届甚至再下一届再谈。
但现实却是在加快,他们的政治“保险政策”实际上是在耗掉自己主动安排的时间。
机会近在眼前,策略却原地踏步
岛内其实一直存在一些本可以为统一创造条件的经济合作案例。
比如2024年,台湾某食品企业代表团赴厦门参加我们的大型食品展,展后不久就拿下了数百万的订单。
这类故事说明,融合发展并非高不可攀,而是在统一之前就能带来实打实的利益。
但在政治主舞台上,岛内主要政党却没有把这种合作放大和制度化,反而陷在口号里打转。
这样一来,企业和民众获得的现实利益,无法扩大成全岛的政策方向。
外部环境的冷事实
从全球视野去看,美国对台湾的定位很清楚,是棋子不是核心利益。
近几年几件国际大事都能看出这种逻辑:阿富汗撤军的仓促、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有限而多是军售或装备支援,都说明美方不愿意在非直接利益的冲突中投入本土士兵生命。
台海问题,美国的常态做法是对台军售、政治表态,但这和“直接出兵”是两回事。
反复出现的军售合同,也让美国军工企业持续获利,而台湾为此付出真金白银。
寄望美国在统一问题上为台湾直接出兵,是一种高风险幻想,现实概率极低。
这一点,我们心里清楚,也因此在战略布局上更加注重自身的能力提升与节奏。
统一是必答,不是选择题
台海的未来,并不存在无限拖延的空间。
统一是在民族复兴大背景下一项明确的任务,和平方式永远是首选,但如果遭遇顽固阻碍,我们也有应对的其他工具。
对台湾民众来说,长远稳定、经济机会、资源配置,都是实实在在的关心点,而这些正是两岸融合能带来的好处。
岛内政党如果继续沉迷在用模糊口号守政治票仓的做法上,不仅有可能再次在选举中失利,更会错过在统一过程参与和发言的机会。
政治舞台上的主动权,从来不会眷顾只在原地踏步的人。
结语
几百公里的距离,隔着的不只是海峡,还有截然不同的时间表和判断逻辑。
我们的统一进程,在自己的节奏里稳步推进;台北的选举热闹,则像另一条河流,向着外观热烈但缺乏方向的远方流去。
历史的钟表不会为任何人停摆。
统一的大势已在路上,岛内的政治口号如果不随之调整,只会在潮流到来之时显得格外空洞。
对于真正关心台湾未来的人来说,看清这一点,才不会在关键时刻被历史的车轮甩在身后。
参考资料:环球时报——国防部回应何时解决台湾问题
台海网——“台独”是假议题 两岸统一是必答题!
中国台湾网——“台独”一定会被钉上历史的耻辱柱 统一是台湾须直面的问题
来源:渣叔罗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