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性侵与2000万争议:法律已彰正义,质疑犹末排除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9 04:08 1

摘要:法律可以判明性侵的事实,却难以涤荡公众心中的疑云。当维权者以“江湖腔”反击,而看客们紧盯“2000万”,这起案件折射出的已不仅是性侵本身。

法律可以判明性侵的事实,却难以涤荡公众心中的疑云。当维权者以“江湖腔”反击,而看客们紧盯“2000万”,这起案件折射出的已不仅是性侵本身。

“多久报案是‘老娘’的权利,你管得着吗?”面对网友质疑,崔丽丽在直播中的激烈回应,让这起本已复杂的职场性侵工伤认定案再添争议。

一边是施暴者王某已被法律定罪判刑四年,另一边却是受害者崔丽丽因“2000万谅解费”和粗俗言辞陷入舆论漩涡。

01 法律的事实:性侵成立,工伤认定突破先例

2023年9月,天津某公司营销总监崔丽丽在参加商务宴请后,遭公司老板王某性侵。2024年4月,王某因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

刑事判决后,崔丽丽的维权之路并未停止。她自主整理长达232页的举证材料,证明自己遭受的创伤后应激障碍与性侵事件直接相关。

2024年12月,天津市津南区人社局出具《认定工伤决定书》,认定此事故伤害属于工伤认定范围。此举开创了全国首例职场性侵获工伤认定的先例。

公司不服认定,于2025年1月提起行政诉讼。2025年7月16日,法院一审判决维持工伤认定。

此案的突破性意义在于,法院明确了三个关键点:“因公外出期间的休息场所属于工作场所的延伸”、“精神伤害可纳入工伤范畴”、“醉酒状态不免除企业的工伤责任”。

02 争议的焦点:2000万谅解费与“江湖气”回应

随着案件关注度提升,网络上的质疑声也逐渐增多。有网友针对崔丽丽曾在访谈中提及的 “2000万私了”提出疑问。

对此,崔丽丽解释这是在检察院主持的谅解环节,对方先提出200万元私了,她才开出了这个对方无法满足的数字,本意是戏谑和怒斥对方的虚伪。

她在此前一段公开的访谈视频里详细说明:“当时二股东说,这样吧,200万,200万要行,我就不用汇报王总了,我自己拍板就决定了。我说钱能解决吗,如果你觉得钱能解决,你可以用钱去买你的罪行,在我这儿不可以。最后我开价了,我说2000万我就给他谅解,因为我知道他拿不出来。”

更引发热议的是崔丽丽回应网友质疑的方式。在社交平台发布的视频中,她直言“多久报案是‘老娘’的权利,你管得着吗?”夹杂着“放你X的屁”等粗俗词句。

这种与她此前呈现的受害者形象形成鲜明对比的回应方式,让部分网友感到不适,也让人难以理解。

03 理性的审视:弱小受害者与法律正义

尽管围绕2000万谅解费和崔丽丽言行风格的争议不断,但几个基本事实不容忽视:

刑事部分的判决早已认定王某的强奸罪成立。而工伤认定也经历了行政认定和法院一审判决的确认。

对于为何没有立即报警的质疑,崔丽丽曾解释:“我第一反应是懵的,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也担心报警之后,别人会怎么看我?我的工作怎么办?”

她描述了自己当时的心理状态——有非常典型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记忆全是碎片化的,不知道那些记忆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

法律界人士指出,不能因为受害者不符合想象中的“弱小受害者”形象,就削弱对犯罪行为的谴责。她的语言风格、在维权过程中的策略选择,与性侵事实本身是两件事。

04 案件的启示:职场界限与法律底线

这起案件再次警示职场中的权力边界问题。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条,机关、企业、学校等单位应当采取合理的预防、受理投诉、调查处置等措施,防止和制止利用职权、从属关系等实施性骚扰。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小楠指出:“在工作中处于安全环境、免受暴力和性骚扰是劳动者的一项基本权益。”

用人单位应当制定完善防治性骚扰的入职教育、培训和投诉、反馈、调查、处理等制度,对性骚扰投诉要及时坚决地处置,对涉嫌犯罪的要及时坚决地报警。

对于职场人士而言,守好法律底线,维护正当的职场界限,既是自我保护,也是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

法律已经作出公正判决,王某为其罪行付出了四年牢狱的代价。

然而,社会观念的转变仍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在这条路上,我们既需要法律的刚性裁判,也需要公众的理性审视,避免让维权者陷入“弱小受害者”的质疑漩涡。

来源:巫师火电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