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追完《向往8》首播,我懵了!田园变剧场,嘉宾集体养老?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9 08:45 3

摘要:”——弹幕刷到这条我直接笑出声,可笑着笑着又有点心虚:我点进《向往8》确实没再快进,却也不是为了看张子枫摘菜,而是想确认吴彼和彭昱畅到底能尬到什么程度。

“你冲会员就为看黄磊演话剧?

”——弹幕刷到这条我直接笑出声,可笑着笑着又有点心虚:我点进《向往8》确实没再快进,却也不是为了看张子枫摘菜,而是想确认吴彼和彭昱畅到底能尬到什么程度。

收视率掉三成,播放量反涨一成五,这数据像一记耳光抽在“慢综艺原教旨”脸上。

节目组连夜开投票,63%的人嘴硬说“还是喜欢农家生活”,身体却很诚实地把“戏剧排练cut”刷上B站第一。

我们这批老观众,一边怀念灶膛柴火味,一边把尴尬片段转发到群里配一排“笑死”表情包,口嫌体正直的功力比黄磊的酱油色炒锅还深。

吴彼出场那刻我就预感不妙。

话剧演员习惯把空气当观众,一句“我亲爱的弟弟”声音送出去三米远,彭昱畅接不住,只能尬笑挠头,镜头扫过连瓢里的水都在抖。

抖音二创把这段剪成“社死十连”,配乐是唢呐版《卡农》,8000万播放里至少一半是我这种老粉贡献的——不是恶意,是想证明:看,它真的变味了。

变味的不止是人。

乌镇景区把整条水巷包下来,乌篷船里塞满高端厨电的定制道具,黄磊炒菜一抬手,油烟机自动升降,弹幕齐刷“广告比油烟还精准”。

我盯着那台机器想起第一季土灶冒烟呛得何老师直咳嗽,忽然明白:我们怀念的不是农活,是“失控”——菜会炒糊、雨会淋塌棚、嘉宾也会累到黑脸。

现在连失误都是排练好的,当然只剩尴尬能出圈。

最扎心的是张子枫。

路透里她仍坚持晨跑、写日记,收工后一个人蹲在后台啃黄瓜,像把旧蘑菇屋的碎片偷偷揣进口袋。

我刷到那段偷拍,画面糊得连滤镜都没有,却比正片更像“向往”。

节目组大概也嗅到风向,紧急加插割稻捉鱼环节,可弹幕飘过一句“补录的稻子连泥都没湿”,瞬间破功。

数据把观众分得明明白白:35岁以上观众流失四成,小年轻涌进来两倍。

我妈那代人已经换台去《新闻联播》后面的天气预报,而我这种90后一边吐槽一边熬夜剪鬼畜,Z世代直接拿正片当素材库,谁还关心夕阳下有没有袅袅炊烟。

豆瓣6.2分像一声口哨,告诉我们“慢”不再等于治愈,它可以是戏剧、可以是文旅、可以是任何标签,唯独不是当年那个把明星拉下神坛的粗糙日常。

我原以为我会愤怒,结果只剩好奇:下一季他们还能怎么编?

把蘑菇屋改成沉浸式剧本杀?

让何炅拿台本对嘉宾说“你现在是一个迷失的诗人”?

想到这儿我又点开未播花絮,看见黄磊在后台跟吴彼掰扯“戏剧节奏”,彭昱畅蹲门口扒盒饭,张子枫把日记本合上,镜头外有人喊“补录的夕阳到了”。

那一刻我突然释怀——节目可以换壳,我们也在长大,只要还有人偷偷在日记里写“今天的天空像第一季”,那点旧味就死不透。

来源:莫多摩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