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琳,英语专业2021级本科生。担任校广播台台长、外语2301班导助。持有CATTI二级笔译资格证书、上海市外语高级口译资格证书、CATTI 三级口笔译资格证书、专四专八证书。曾参与2025年中德隐形冠军论坛、第26届中国国际机床展、2024年中国作家协会举办
你可能没见过她
但你一定听过她的声音
五年满井时光
她用坚定的声音书写了一个关于热爱的故事
她就是校广播台24-25届台长
李琳
现已上岸至本校英语口译翻译硕士专业
李琳,英语专业2021级本科生。担任校广播台台长、外语2301班导助。持有CATTI二级笔译资格证书、上海市外语高级口译资格证书、CATTI 三级口笔译资格证书、专四专八证书。曾参与2025年中德隐形冠军论坛、第26届中国国际机床展、2024年中国作家协会举办的金砖国家青春诗会等国际项目,任陪同口译。曾在MicroVention北京微仙医疗有限公司实习。获NECCS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B类二等奖、CUDC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三等奖、“外研社·国才杯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校赛阅读组一等奖、笔译组三等奖、优秀共青团干部、校学生会优秀工作人员等荣誉。
【零】从零到一的悦动
谈起在广播台的经历,“我们”一定是李琳的关键词。和广播台的相遇缘起于大一时的百团大战,在现场,学姐邀请李琳来英语部面试。李琳至今仍记得面试的细节:“学长学姐让我朗读了一段美文,然后纠正了一下我的发音,当晚我便收到了面试通过的短信,之后顺利进入了英语部。”自此,李琳和广播台的羁绊一步步加深。
李琳很喜欢英语部,也很喜欢广播台,这里有温馨欢快的群聊氛围,有和谐轻松的团建活动,更有老师和部长们一以贯之的温暖和支持。“刚进部门时其实大家对录音设备和剪辑操作都是一概不熟的,但广播台一直秉承的传统就是耐心培养,排班制度也是老部员带新部员的组合,有什么问题老师和部长们都会帮忙及时解决。”就这样,在一次次录制中,李琳慢慢地掌握了录音的流程和操作,也和老师们、部门里的其他成员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在图书馆西门侧外国语学院旁的银杏大道尽头,有那么一间小屋子,你每个学期都进去录几次音、认识几个新朋友,你知道你是那个地方其中的一员。
正是这样一种从属于某个集体的归属感,让李琳愿意一直留在广播台,享受这段从零开始,慢慢构筑的美好与幸运。
【琳】琳琅满目的欢喜
2024年6月,李琳成为了广播台的台长。在广播台的五年以来,李琳经历了很多次换届,眼看着熟悉的学长学姐们毕业,许多新朋友们加入,新朋友又成了老朋友,周而复始,她与部门、与广播台的联结也更加深厚。
我们广播台是一个人数颇为庞大的集体,有很多的部门,每个部门都是特色鲜明的,因此无论你是经典的播音腔还是一口流利的英文,又或者是对音乐、电影、动漫某个领域有着独特的热爱,亦或是对校园或身边人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在广播台,你都能找到属于你的空间,遇到和你相似的灵魂。
在她眼中,广播台是一个由热爱串联起的有机体,每一个为爱发光的人都是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正是因为足够熟悉,也足够喜欢,所以我想为这里做得更多、更好。
担任台长后,在繁忙的备考和实习日程外,她在广播台指导老师付云笛老师的带领下,和两位副台长张新月、徐顾邦一起协同努力,为广播台大大小小的活动奔走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她也越发感受到了相信和投入到一个集体中的力量:每周15期节目、一整个学期累计225期节目的如期播出;迎新、教师节、校庆等专题特别策划;从百团大战到部门招新、从配音大赛到饺子文化节……这一切的圆满呈现,离不开广播台这个团队的每一分付出。此外,广播台的工作也拓展了她的能力边界。在广播台之外,她也担任了小班主任,将自己收获的温暖传递给更多新生。而在生活中,她热爱旅行,喜欢接触新风景、新人群,这与广播台“在常规中创新,在体验中成长”的节目理念不谋而合。
【聆】聆听心底的热爱
李琳是一个始终愿意聆听内心声音的人。她并非一开始就清晰地知道未来的方向,但幸运的是,她足够敏锐、也足够勇敢,去追随内心的悸动。
初入大学时,她也曾感到迷茫。但在广播台英语部的点滴里,在一次次英文播音、策划节目、与身边同学们交流的经历中,她敏锐地觉察到:语言,尤其是英语,是她的热爱,是她愿意深耕的领域。
学校给了我们一个重新发现兴趣的机会,一旦确定那是热爱,就可以去为之做出选择。
正因如此,她跟随自己的内心选择了转专业,走进外国语学院,深耕语言与翻译;也正因如此,她在广播台一待就是五年,在声音的世界里浇灌热爱,从部员到部长再到台长,一步步走得踏实而热烈。
大四那年,李琳一边全力备考口译方向的研究生,一边依然选择继续留任广播台台长。这不是出于职责的勉强,而是源自一种深深的不舍。广播台如影随形的陪伴,早已让这里成为她心中最温暖的一隅——一处可以卸下疲惫、被全然接住的小小港湾。而在最为焦虑和孤独的考研阶段,广播台非但没有成为她的负担,反而成为支撑她走下去的能量源泉。付老师与两位副台长用无声却坚定的信任与体贴,为她托起那段艰难的日子。
是她们的身体力行,是她们在忙碌中流露出的柔光,是她们每一次细致入微的理解与照顾,让她在备考重压之下,仍保有前行的底气与温度。
也正是这份同行与成全,让她更加笃定地臣服于文字与声音的意义,不只是表达,更是连接彼此、共同成长。而广播台于她而言,也早已成为五年时光中最深的牵挂与最坚定的选择。
她的成长轨迹,从未脱离“热爱”二字。如果说大学是一场漫长跋涉,那广播台就是她心中始终亮着灯的那一隅小屋,是风雨人生中回头望见的一点微光。而这份属于声音、属于青春、也属于彼此的热爱,正是她在北科大五年时光中最无悔的选择之一。
她走过漫长的路,也始终记得出发的方向
此刻的李琳,不再是那个紧张的新生。她在选择与坚持中不断成长,在声音与语言中重塑自我,也将在未来更专业的道路上继续深耕所爱。她说,未来的路也许仍有风雪,但心中有光、有热、有方向,便可以坚定前行。
她说,愿我们在未来某个夜晚回望此地时,依然会说出那句:“我在北科大,走过了一段值得的旅程。”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