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月球采样归来、人工智能破圈、新能源汽车驶向全球,中国科技的创新成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刷新世界对东方的认知。
月球采样归来、人工智能破圈、新能源汽车驶向全球,中国科技的创新成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刷新世界对东方的认知。
近一个月来,国际舆论密集关注我国在各领域取得的成就。外媒评价指出,中国已摆脱追赶者形象开始领先。
这场崛起并非偶然,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
01 经济转型,创新驱动发展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的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8%,比一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
集成电路、服务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等智能绿色新产品产量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彭博社分析预测,中国高科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将从2018年的11%增至2026年的19%。
02 科技突破,多领域引领全球
多个科技领域成就斐然。嫦娥六号实现人类首次月背采样返回,新能源汽车从产品“出海”到生态“出海”驶向世界。
DeepSeek开源大模型爆火出圈,人形机器人在科技舞台上大秀“绝技”。我国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的主要测试平台之一,其应用范围日益广泛。
英国路透社报道称,中国现在拥有至少130个能够对海量数据进行识别、理解并生成内容的大语言模型,占全球总数的40%,在人工智能赛道处于领先位置。
03 绿色能源,走在世界前列
清洁能源发展走在世界前列。乌兹别克斯坦Zamin网站报道强调,中国已成为太阳能和风能领域的世界领导者,已拥有超过1000吉瓦(GW)的太阳能装机容量。
美国媒体将关注重点聚焦在科技与“双碳”目标的融合发展。彭博社发表文章称,中国有能力以全球最高速推动核能发展,对核能发展促进绿色能源生产与减排作出积极评价。
他们预测到2030年,我国的核电发电量可能会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核能国家。
04 创新排名,跻身全球前十
创新实力的提升获得了权威印证。据外媒报道,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在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中排名第十。
美国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摩根士丹利亚洲区前主席斯蒂芬·罗奇表示:“在全球创新指数的18年历史中,中国从2010年的第43位跃升至2025年的前十,成功实现了大跨越。”
数据层面,我国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位居世界首位,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突破400万件。
05 国外网友给出了非常高的评价
中国的速度已经超出了他们的预料,不只是发展中国家的,就连老牌发达国家的网友都觉得家经跟不上我们的步伐。这不,一位美国网友就表示:超级大国间的竞争已经结束。由此可见,其内心受到的冲击有多大。
综上!对于外界来说我们已实现了超越,对自己来说这只是刚刚开始。从古至今,在绝大多数的时间里我国都是处于领先地位,如今离重回巅峰也只有一步之遥,未来由谁来引领,自不必多说…
来源:雅雅是只小胖子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