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无论在哪个平台,总有一些人,无论是在评论区还是其他场合,都流露出一种“没钱偿还网贷和信用卡,索性躺平,听之任之”的思想。这种观念甚至吸引了众多拥趸,其负面影响广泛传播,致使许多人在债务面前心存侥幸、选择逃避,既不愿直面自身债务,也拒绝探寻应对之策。这直接导致资
自2025年下半年起,大量网贷、信用卡起诉案件纷至沓来。为何此前此类情况鲜有发生,而如今越来越多的平台倾向于采用起诉或仲裁的方式进行催收呢?
无论在哪个平台,总有一些人,无论是在评论区还是其他场合,都流露出一种“没钱偿还网贷和信用卡,索性躺平,听之任之”的思想。这种观念甚至吸引了众多拥趸,其负面影响广泛传播,致使许多人在债务面前心存侥幸、选择逃避,既不愿直面自身债务,也拒绝探寻应对之策。这直接导致资金方的坏账率持续攀升,常规的催收手段逐渐失效。
当下的负债人群,关注的并非他人言论是否合理,而是讲述者的“经历”是否比自己更为凄惨。大家热衷于听故事,且更愿意与境遇比自己更糟的人交流。那些以流量为导向的人,全然不顾事实真相,为吸引粉丝不惜信口开河,给负债人提供错误的建议。
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人教唆负债人在逾期后屏蔽电话和短信,还声称1068、1069开头的号码均为催收电话。网贷平台正是洞悉了负债人的此类想法与做法,暗中采取手段,最终致使负债人陷入仲裁或被起诉的困境。
不妨看看部分负债人的遭遇:收到1068、1069发来的仲裁短信后,轻信“大神”之言,置之不理,结果错过仲裁前的答辩时间,最终只能收到裁决书,甚至面临本地法院的强制执行;收到1068、1069发来的法院传票时,听信“大神”所说,唯有12368的短信才是法院通知,依旧不管不顾,最终导致法院缺席审判。
当负债人得知自己被仲裁或起诉时,往往心怀恐惧,而那些所谓的“大神”却跳出来鼓吹“无需理会”。实际上,无论是仲裁还是诉讼,只要在规定时间内合理提出异议,都有可能改变结果。催收方和网贷平台正是利用负债人的无知,将一些不合规的程序合法化。如此一来,回款周期大幅缩短,也无需每日进行催收,自然是“何乐而不为”。因此,这些所谓的“大神”堪称推动仲裁和诉讼的罪魁祸首。
将于2025年10月1日施行的助贷新规明确规定,所有费用,包括增信费用、服务费等,均需控制在24%的框架内。这意味着,十一之后,对于此前的一些不合规贷款,平台无法再凭借不合规的利率和利息进行催收、仲裁或起诉,中间利润将大幅缩水。这也正是自2025年下半年起,大量网贷平台纷纷启动起诉或仲裁程序的原因所在。
当你确实无力偿还债务时,只需探寻合理合法的应对之策即可,实无必要陷入过度焦虑的泥沼。毕竟,网贷逾期并非十恶不赦之举。切莫整日在网络世界中寻求心理慰藉,因为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你极易陷入另一个精心编织的骗局。
来源:月月樱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