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浩辰的房间我一直没敢进去。”
顾慧珍对着电话说。
邻居陈大姐在电话那头劝她:“死者为大,该收拾还得收拾。”
顾慧珍握着门把手,手在发抖。
房间里安静得可怕,桌上的茶杯还是她儿子生前放的位置。
她不知道,一个小时后,她会在抽屉里发现一个改变一切的秘密。
01
清晨六点,顾慧珍照例起床。
这个习惯保持了九年。每天早上她都要比儿子早起两个小时。
她走到厨房,习惯性地煮了两个鸡蛋。锅里的水咕嘟咕嘟冒着泡,她突然想起儿子已经不在了。
手停在半空中。鸡蛋还在滚动。
这些天她总是犯这种错误。买菜的时候买两份,做饭的时候做两人的量。
习惯是个可怕的东西。
邻居陈大姐敲门进来,手里拿着一袋菜:“慧珍,别总一个人闷着。”
顾慧珍把火关了:“我没事。”
“你看你,瘦了一大圈。”陈大姐在厨房里转悠,“浩辰走了都一个星期了,房间还锁着呢?”
“不想进去。”
“总得收拾的。里面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你也不知道。”
顾慧珍没说话。她知道儿子房间里除了游戏机什么都没有。
至少她是这么认为的。
九年了。儿子大学毕业后就没出过门。每天睡到下午,晚上玩游戏到天亮。吃饭都是她端到房门口。
有时候她敲门:“浩辰,吃饭了。”
儿子在里面应一声:“知道了。”
过一会儿门开一条缝,伸出一只手把饭端进去。
就像喂动物一样。
“你家浩辰以前不是这样的。”陈大姐叹气,“小时候多聪明的孩子。”
顾慧珍记得。儿子小时候成绩好,话也多。每天放学回来都要和她说学校里的事。
那时候她还嫌儿子话太多。
现在想起来,那些日子多好。
后来不知道怎么就变了。
大学四年,儿子很少回家。她以为是学业忙。
大学毕业那年,儿子回来说不想工作。她以为是暂时的。
年轻人刚毕业,迷茫一下很正常。
一年过去了,儿子还在家里。
她开始着急:“浩辰,不能总这样下去。”
“再等等。”
两年过去了,儿子更不出门了。
她开始生气:“你到底想干什么?”
“我也不知道。”
三年,四年,五年...
到了第九年,她已经绝望了。
02
邻居们背后指指点点。
“慧珍家的儿子还在啃老呢。”
“都快三十的人了,还不工作。”
“这样的儿子养了有什么用?”
顾慧珍听到这些话,脸上挂不住。
但又能怎么办?儿子就是不出门。
她试过断他的零花钱,儿子无所谓,反正也不出门花钱。
她试过断网,儿子大发脾气,摔了很多东西。
她试过带他去看心理医生,儿子坚决不去。
“我没病。”
“那你为什么不出去工作?”
“我不想工作。”
“那你想干什么?”
“我想死。”
儿子说这话的时候很平静,像在说今天天气不错。
顾慧珍吓坏了,再也不敢逼他。
“慧珍,我说句不好听的。”陈大姐压低声音,“浩辰这样下去,迟早要出事。”
顾慧珍当时没在意。现在想起来,陈大姐说对了。
儿子最后一次和她说话,是三天前的晚上。
那天她心情不好。退休金又少了,物价又涨了。
她敲儿子的房门:“浩辰,吃饭了。”
“不吃。”
“你一天没吃东西了。”
门开了一条缝。儿子的脸很苍白,眼睛红红的:“妈,我累了。”
“累什么?你又没干活。”
这话一出口,她就后悔了。
但话已经说出去了。
“算了,你不懂。”门又关上了。
这是他们最后一次对话。
第二天早上,她发现儿子房间太安静了。平时这个时间,房间里总有键盘声。
滴滴答答的,像下雨一样。
但那天什么声音都没有。
她敲门没人应。
她用钥匙开门。
儿子躺在床上,已经没有呼吸了。
桌上有一张纸条:“妈,对不起,我累了。”
就这么几个字。
顾慧珍叫了救护车,叫了警察。邻居们都围过来看热闹。
“这孩子怎么想不开呢?”
“就是啃老啃的,没脸见人了。”
“慧珍一个人把他养大不容易,他怎么能这样?”
“现在的年轻人就是抗压能力差。”
顾慧珍听着这些话,心里像刀割一样。
但她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儿子确实是啃老。这是事实。
办丧事的时候,来的人不多。儿子这些年没什么朋友。
连大学同学都没联系了。
火化那天下雨。顾慧珍站在殡仪馆门口,看着儿子的骨灰盒,觉得天塌了。
回到家,房子空得可怕。
03
以前还能听到儿子房间里的键盘声,现在什么都没有。
儿子的房间门还锁着。她不敢进去。
每次路过那个房门,她都觉得儿子还在里面。
陈大姐每天都来劝她:“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
“里面的东西放着也是放着,还不如收拾收拾。”
“说不定能找到什么有用的东西。”
一个星期后,顾慧珍终于决定整理儿子的遗物。
她站在房门前,手握着钥匙,犹豫了很久。
深吸一口气,把门打开。
一股陈旧的味道扑面而来。是那种长期不通风的味道。
房间很乱。衣服堆在椅子上,桌上摆着各种游戏设备。
还有很多空的泡面盒子。
顾慧珍看着这些,心里很难受。
儿子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了九年。
她从衣柜开始收拾。儿子的衣服不多,大部分都是那几件T恤衫。
颜色都洗得发白了。
抽屉里有一些零钱,还有几张游戏卡。
她继续翻找。发现了一些奇怪的东西。
有好几本编程书籍。书很厚,封面上写着她看不懂的英文。
书页有折痕,显然被翻过很多次。
她不知道儿子什么时候买的这些书。
电脑桌上有一个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写着她看不懂的代码。
字很小,很工整。
还有一张打印出来的证书,好像是什么技术认证。
证书上有儿子的名字和照片。
顾慧珍觉得奇怪。儿子什么时候学这些的?
她从来没听他提起过。
她打开电脑。屏幕亮了,显示桌面。
桌面很干净,只有几个文件夹。
上面有很多文件夹,名字都是英文的。她点开一个,里面全是代码文件。
还有一个聊天软件在运行。里面有很多聊天记录。
她看到有个叫“阿九”的人经常和儿子聊天。
“浩辰,你那个项目怎么样了?”
“快完成了,明天交付。”
“你真厉害,这么难的需求你都能搞定。”
“还行吧。客户比较急,我熬了两个通宵。”
“注意身体啊。”
“没事,习惯了。”
顾慧珍看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但感觉儿子好像在工作。
这怎么可能?
她继续往下看。
“阿九,你的病怎么样了?”
“还是老样子,医生说需要手术。”
“什么时候动手术?”
“还不确定,手术费还没凑够。”
“需要多少钱?”
“八十万。”
“这么多?”
“是啊,我家里根本拿不出来。”
“我再想想办法。”
顾慧珍更糊涂了。儿子哪来的钱帮别人?
她关掉聊天软件,继续收拾房间。
在床头柜的最下层,她发现了一个小盒子。
盒子是木头做的,看起来有些年头了。
盒子很旧,上面还有灰尘。
她打开盒子。里面有儿子的身份证,毕业证书。
还有一些照片,是儿子小时候的。
最下面压着一个银行存折。
04
她拿起存折。封面有些发黄,显然放了很久。
她从来没见过这个存折。
儿子什么时候开的户?
顾慧珍颤抖着打开存折,当看到余额那一栏的数字时,整个人愣住了——
一百八十六万三千二百元。
她以为自己看错了。
揉揉眼睛,再看一遍。
还是这个数字。
一百八十六万!
她坐在床沿上,双手发抖。
这不可能。
儿子哪来这么多钱?
她仔细看存折的记录。最早的一笔存款是三年前,五千元。
之后陆续有钱存进来。有时候几千,有时候几万。
最多的一笔是十二万,最少的是八百块。
最近的一笔是上个月,两万八千元。
这些钱是从哪来的?
顾慧珍完全傻了。
她抓着存折跑到银行。
“同志,麻烦你帮我查一下这个账户。”
银行工作人员看了看存折:“您是账户持有人吗?”
“是我儿子的,他已经去世了。我是他妈妈。”
工作人员核实了身份,在电脑上查询。
“这个账户的钱都是合法收入,主要是银行转账进来的。”
“转账?谁转的?”
“这个我们不能透露,涉及隐私。但我可以告诉您,转账方都是正规企业。”
“企业?”
“对,看起来像是技术服务费。”
顾慧珍拿着存折回到家,脑子一片混乱。
儿子在家里九年,从来没工作过。这些钱是哪来的?
技术服务费是什么意思?
她重新打开儿子的电脑,仔细查找。
在一个叫“工作”的文件夹里,她发现了很多文档。
有合同,有项目说明,有技术方案。
她看不懂内容,但能看出来这是工作文件。
还有一个Excel表格,记录着收入明细。
“网站开发项目,8万元,已完成。”
“数据库优化,3万5千元,已完成。”
“平台Bug修复,1万2千元,已完成。”
“移动端开发,15万元,进行中。”
密密麻麻几十个项目。
每个项目都有详细的时间记录。
最早的项目是三年前,最近的是上个月。
顾慧珍这才明白,儿子一直在工作。
他是程序员,在家里接项目。
那些深夜的键盘声,不是在玩游戏,是在工作。
她继续查看邮件记录。有很多公司的邮件往来。
“顾先生,您的技术方案非常完美,我们很满意。”
“顾工程师,这次合作很愉快,希望有机会再次合作。”
“浩辰,你的代码质量真的很高,我们团队都很佩服。”
“顾先生,我们有一个紧急项目,您能接吗?”
“顾老师,您能帮我们培训一下新员工吗?”
邮件里的语气都很客气,很尊重。
儿子根本不是啃老。他一直在赚钱。
而且赚得不少。
顾慧珍想起这些年,家里的水电费,物业费,她的医药费,都是儿子在偷偷交。
他总说是用她的钱交的,她也没细问。
原来是儿子自己的钱。
05
她又想起那个叫“阿九”的网友。
重新打开聊天记录,往前翻。
“阿九,我给你转了五万,应该够手术的押金了。”
“浩辰,谢谢你,我不知道怎么报答你。”
“别说这些,赶紧治病要紧。”
“我们素不相识,你为什么要帮我?”
“网上认识这么多年了,也算朋友。”
“可是五万块不是小数目。”
“我这里还有一些,你先用着。手术要紧。”
顾慧珍继续往下看。
发现儿子总共给“阿九”转了五十多万。
都是为了给对方治病。
她查看转账记录,确实有这些钱转出去了。
儿子为了帮一个素不相识的网友,花了五十多万。
而她这个当妈的,什么都不知道。
还总是抱怨儿子没用。
顾慧珍坐在儿子的椅子上,看着电脑屏幕。
屏幕上还开着一个网页,是医疗众筹平台。
页面显示:“阿九的手术费筹款成功,感谢所有好心人的帮助。”
下面有一条留言:“浩辰哥,手术很成功,我活下来了。谢谢你救了我的命。”
时间是两天前。
儿子生前最后看的就是这个页面。
他确认“阿九”的手术费够了,手术成功了,然后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顾慧珍在存折里发现了一张纸条。
是儿子的笔迹:“银行的朋友,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请帮助我妈妈取出这些钱。她一个人不容易,这些钱够她用到老。密码是她的生日。”
纸条下面还有一行小字:“妈妈,对不起让你担心了。我不是废物,我只是不知道怎么和人说话。我爱你。”
顾慧珍的眼泪掉了下来。
她这才明白,儿子为什么不愿意出门。
为什么不愿意找正常的工作。
为什么总是把自己锁在房间里。
他有社交恐惧症。
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
他用自己的方式在工作,在赚钱,在承担家庭责任。
甚至还在帮助别人。
而她,作为母亲,什么都不知道。
还总是抱怨他,说他是废物。
顾慧珍翻开儿子的日记本。
“今天妈妈又说我是废物了。我很想告诉她我在工作,但我怕她不相信。”
“接了一个大项目,10万块。妈妈的退休金不够用,我得多赚点钱。”
“阿九的病越来越重了,我决定把这个月的收入都给他。”
“妈妈说邻居们都在笑话我们家。我很内疚,但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出门见人。”
“又有客户催项目进度了。我已经连续工作72小时了,但是不能停。”
“妈妈今天买菜又说钱不够。我明天把这个月的收入给她。”
“我想死了。活着太累了。但妈妈怎么办?还有阿九的手术费...”
最后一篇日记是三天前写的:
“阿九的手术费终于够了。手术也成功了。我可以放心了。妈妈,对不起。我真的太累了。”
顾慧珍合上日记本,坐在儿子的房间里。
夕阳从窗户照进来,洒在电脑键盘上。
键盘上还有儿子的指纹。
她想起九年来的每一天。
06
儿子总是深夜才睡,她以为他在玩游戏。
其实他在工作。
儿子很少和她说话,她以为他嫌弃她。
其实他是不知道怎么开口。
儿子从不出门,她以为他懒。
其实他是害怕。
儿子房间总是很乱,她以为他不爱干净。
其实他是太忙了,没时间收拾。
这些年,她一直在抱怨,一直在指责。
从来没有试着了解儿子的世界。
从来没有问过他在想什么。
从来没有关心过他为什么不开心。
现在一切都晚了。
儿子走了,带着所有的秘密。
留下一大笔钱,和一个破碎的母亲。
顾慧珍拿起手机,拨通了陈大姐的电话。
“陈大姐,我儿子不是啃老族。”
“什么?慧珍,你怎么了?”
“他是程序员,在家工作九年,赚了一百八十多万。”
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
“慧珍,你别胡说八道。”
“我有证据。银行存折,工作合同,聊天记录。”
“这怎么可能?浩辰他...”
“他还拿出五十多万帮别人治病。”
陈大姐彻底说不出话了。
顾慧珍挂掉电话,继续坐在儿子的房间里。
电脑屏幕还亮着,显示着儿子生前的工作界面。
上面有一个未完成的项目,客户还在等着交付。
还有几封邮件没有回复。
还有“阿九”发来的消息:“浩辰,手术很成功,医生说恢复得很好。我想当面谢谢你,你在哪个城市?”
但儿子再也看不到这些了。
顾慧珍关掉电脑,走出房间。
她把门重新锁上。
但这次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尊重。
这是儿子的世界,一个她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过的世界。
一个充满代码、项目、网友,充满责任和善良的世界。
而她,用了九年时间去误解它。
夜幕降临,顾慧珍坐在客厅里。
桌上放着那个存折。
一百八十六万三千二百元。
这是儿子留给她的最后礼物。
也是她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来源:卡西莫多的故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