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秋佳节将至,为让留守儿童充分感受传统节日的温暖,填补亲情空缺,近日,南昌县塘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该镇团委、关工委、妇联到塘南中心小学组织开展了“情满中秋与爱‘童’行”关爱留守儿童主题活动。以传统文化为纽带,用陪伴与欢笑为孩子们编织了一段难忘的中秋记忆。
中秋佳节将至,为让留守儿童充分感受传统节日的温暖,填补亲情空缺,近日,南昌县塘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该镇团委、关工委、妇联到塘南中心小学组织开展了“情满中秋与爱‘童’行”关爱留守儿童主题活动。以传统文化为纽带,用陪伴与欢笑为孩子们编织了一段难忘的中秋记忆。
活动伊始,老师首先用一段短视频为孩子们开启了“中秋溯源之旅”。“同学们知道吗?中秋节源于古代帝王的祭月习俗,到了唐朝才成为官方认定的全国性节日,当时赏月风俗盛行,北宋将八月十五日正式定为‘中秋节’,成为全民共庆的团圆节日,赏月、吃月饼等习俗逐渐定型......”老师一边展示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传说插画,一边讲解中秋节“祭月、赏月、吃月饼、庆团圆”的习俗由来。孩子们睁着明亮的眼睛,认真聆听着节日背后的故事,在一个个鲜活的传说与习俗中,不仅了解了中秋节的文化内涵,更感受到了传统节日独有的魅力与温度。
随着文化讲解的结束,活动进入了热闹的“中秋诗词分享”环节。老师刚笑着问:“谁知道和月亮、中秋有关的小诗词呀?哪怕只记得一两句也没关系!”刚上三年级的小宇第一个举起手:“老师,我知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声音响亮地背诵出苏轼的经典词句,引得现场阵阵掌声。紧接着,三年级的琪琪攥着衣角,小声举手:“老师,我还会背《古朗月行》的前两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老师赶紧走到她身边,鼓励她大声说:“琪琪说得真好!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当成圆圆的白玉盘,多可爱的想法呀!”孩子们纷纷踊跃举手,将自己知道的诗词娓娓道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分享过程中,老师还逐句为孩子们讲解诗词的意境,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悄然发芽。
诗词分享环节结束后,最令人期待的“制作冰皮月饼”环节,将活动气氛推向高潮。志愿者们提前准备了冰皮粉、香甜的馅料,以及可爱的月饼模具。“先把冰皮面团揉成光滑的小球,再用手掌压平,把馅料放中间,像包包子一样慢慢捏紧……”志愿者们一边演示,一边耐心指导。孩子们坐在桌前,小心翼翼地学着操作:有的孩子认真揉着面团,让冰皮变得软糯细腻;有的孩子专注地包着馅料,生怕不小心弄破;还有的孩子拿着模具,将包好的月饼压出图案,脸上满是成就感。不一会儿,一个个形态各异却充满童真的冰皮月饼就做好了。孩子们捧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月饼,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有的还小声说:“要把月饼留给爸爸妈妈,让他们尝尝我做的中秋味道。”
活动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此次“情满中秋与爱‘童’行”主题活动,不仅让留守儿童深入了解了中秋节的传统文化,更用陪伴与关爱驱散了他们的孤单,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到了节日的温暖与亲情的珍贵。未来,我们将继续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更多关爱活动,用爱守护留守儿童的成长。
来源:南昌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