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岁班超的奋斗史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30 09:59 1

摘要:班超出生于史学世家。父亲班彪、哥哥班固、妹妹班昭都是著名的史学家,史学巨著《汉书》,始于班彪,经班固整理,最后成于班昭。但是班超并没有走上史家之路,而是选择一条充满荆棘的英雄之路。

班超出生于史学世家。父亲班彪、哥哥班固、妹妹班昭都是著名的史学家,史学巨著《汉书》,始于班彪,经班固整理,最后成于班昭。但是班超并没有走上史家之路,而是选择一条充满荆棘的英雄之路。

建武八年(公元32),班超出生时,中原尚未统一。父亲班彪归附东汉政权,他志不在做官,而是潜心搞学问。尽管班超没有成为史学家,但历史人物的故事对他产生巨大的影响。他沉醉于伟大人物的英雄事业中,特别崇拜勇闯西域的博望侯张骞与刺杀楼兰王的勇士傅介子。

父亲去世后,家庭的经济情况开始变得糟糕。永平五年(公元62),班固被召入京,担任校书郎,班超与母亲随同来到洛阳。因为生活贫困,班超不得不为官府抄写文书,工作辛苦,薪水微薄。此时他年过三十,一事无成,郁郁不得志。一日,抄写文书时,他突然叹道:“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别人都笑话他,三十多岁的男人,抄写文书维持生计,还在做白日梦。班超又叹道:“小子安知壮士之志哉!”

有个相士看过班超面相后说:“你是个布衣书生,却有万里封侯之相。”他解释说:“你有燕子状的下巴,老虎状的脖子,燕颔虎颈。燕子是能飞之鸟,说明事业是遥远之乡;老虎是食肉之兽,食肉表示富贵,此乃万里封侯之相。”

不过,直到班超四十岁,仍一事无成。

永平十五年(公元72),汉明帝派遣窦固进击西域,时为布衣的班超决定从军,到西域建功立业。班、窦两家算得上世交,窦固接纳班超,挂个“假司马”头衔。很快,班超就令窦固刮目相看。在与匈奴的战斗中,班超冲锋陷阵,神勇无敌,手刃多名敌兵,其英勇表现给窦固留下深刻的印象。西域诸国自王莽时代脱离中国,已有五十多年,东汉必须派遣精明强干的使节出使诸国。窦固选择了胆略过人的假司马班超。

与班超一同前往的有军中从事郭循及军士三十六人,首站是东部小国鄯善(即楼兰)。三十八人跨上骏马,拜别窦固,扬尘而去。班超此时不曾想到,这一去,竟然是三十年之久。他将把自己的余生,全部奉献给西域的事业。

这一年,班超四十一岁。

鄯善与车师一样,是进入西域的必经之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光武帝时,鄯善多次请求东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保护西域诸国。遭到光武帝拒绝后,鄯善与车师不得已之下,归附匈奴。鄯善王得知汉使前来,不敢怠慢,举办盛宴为班超接风洗尘。

班超此来的目的,是为联合鄯善,共同打击北匈奴。小住几天后,班超发现有件事不对劲。当他谈到正事时,鄯善王变得闪烁其词,顾左右而言他,对使团的接待规格也降低了。班超对他的手下说:“我判断定是匈奴使团到鄯善了,国王犹豫不决,不知应该站在哪边。明眼人在事情发生前就可以发现苗头,何况事态已经这么明显。”

他使出一计,差人把侍者唤入帐内,故作不经意地问说:“匈奴使团已经来好几天了,他们住在什么地方?”侍者吃了一惊,以为机密已泄露,讷讷地说:“他们住在三十里外。”众军士不由得佩服班超惊人的判断力。为防走漏消息,班超命令左右将侍者捆起来,绑得结结实实的,押在帐内。

晚上,班超召集三十六名军士喝酒,没有邀请从事郭循。喝到酒酣时,班超对大家说:“诸位与我都来到绝域,目的是想建功立业,以求富贵。匈奴使者才来数日,鄯善王对我们就不尊敬,如果他把我们抓起来献给匈奴,我等不仅性命不保,就是这副骸骨都要成为荒郊野狼的口中之食。你们说该怎么办?”

众军士你看我、我看你,酒气上涌,说道:“您说咋办就咋办,是死是活,全听从司马。”

“好——”班超将拳头砸向案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为今之计,只有趁黑夜时分,潜入匈奴帐中纵火。只要消灭北虏,令鄯善王破胆,则功可成、事可立。”

有一名军士说:“事关重大,还是与从事郭循商量一下。”

班超略带鄙夷的神情说:“吉凶决于今日!郭循不过是文官俗吏罢了,让他知道,一定吓得腿发软,这事准不成,一旦泄露密谋,我们就死得不明不白,这不是壮士所为!”

众人酒劲正上来,慨然道:“全听司马的安排。”

月光暗淡,繁星点点。匈奴使节行馆外,数十条人影闪过。这时已是下半夜,刮起大风。班超安排十人埋伏在行馆四周,每人都带着鼓,班超嘱咐道:“等看到大火烧起来,便用力敲鼓,高声叫喊,喊得越热闹越好。”其余二十六名军士手持刀剑与强弩,挡在门外,顺着风向点火,顿时间房舍熊熊燃烧。

十名鼓手见到火光四起,赶紧咚咚咚地擂鼓,扯着嗓门喊。匈奴人被火光与鼓声惊醒,惊慌失措,争着往门外冲。匈奴使团有一百三十多人,比班超人多,但大门只有一个,只能一个个冲出来。冲出一个,班超与二十六人的二十七刀齐刷刷砍下,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班超亲手劈死三人,二十六名军士砍了三十余人。其余匈奴人连走出大门的机会也没有,不是被烧死,就是被浓烟呛死。

拂晓时分,班超见没活口,便回到住处,把奇袭匈奴使团的过程告知从事郭循。郭循听得两眼发愣,带着一脸沮丧。班超晓得郭循这种文官俗吏,大事不敢做,别人做了,他又想要贪功。于是他很慷慨地表示,功劳簿中郭循也有一份,郭循顿时笑逐颜开。当鄯善王得知匈奴使团全被杀光,吓得浑身发抖。他还有得选择吗?只得表示愿意归附大汉,绝无二心。

初使鄯善,班超大放光芒。窦固大喜,上疏极力称赞班超的功劳。汉明帝正式任命班超为军司马,出使于阗。

西域的通道分为南北二支,于阗是南道大国。由于西域诸国多数尚未归附,班超此去危险重重,窦固打算多派数百人以防不测。班超答复说,若是真遇不测,多几百人也无济于事,还是原先这三十几名军士就够了。

从皇帝到窦固,都知道出使于阗的任务是何等艰难。于阗的政治形势非常复杂,它与莎车均为西域大国,两国相互攻伐。公元62年,于阗王广德以三万之从攻莎车,杀死莎车王,遂并其国。然而,于阗的兴起引起匈奴的不安,匈奴伙同喽啰国出兵干涉。于阗怎么是匈奴的对手,被迫投降,放弃莎车土地,匈奴派遣使者监视于阗王的一举一动。

在当时,东汉帝国的国际地位就像今天的美国,东汉使团前来,于阗王哪敢不接待呢?不过,监视于阗的匈奴使者自然要搞破坏,暗中收买大巫师。于阗是个宗教色彩比较浓的国家,大巫师地位很高,国王对大巫师言听计从。大巫师便在于阗王面前吐槽东汉使团,煽风点火,假装神灵附体说:“天神发怒了,质问大王为何要心向着汉国,汉使有一匹马,黑嘴黄身,快去索取来祭祀我!”

于阗王不敢怠慢,派宰相前去使馆向班超求取宝马。班超心思缜密,细细盘问,弄明白是大巫师在搞鬼,便心生一计道:“既然大巫师要这匹马,那没问题,只是汉家马匹不能随便给人,务必请大巫师亲自来取。”

大巫师还以为汉使服软,亲自前来索马,班超立即将他拿下斩杀,把首级送给于阗王。于阗王大惊失色,他早听说班超在鄯善歼灭匈奴使团的壮举,百闻不如一见,这下见识了班超的厉害。这尊大神得罪不起,东汉帝国强大,识时务者为俊杰,于是于阗王捕杀匈奴使者,宣布归附汉室。

班超不辱使命,再下一城。于阗的归附,对西域诸国产生很大影响,特别是南道诸国本来国力就不如于阗,更是望风而降,纷纷遣子入侍。至此,王莽篡汉六十五年后,东汉帝国复通西域,班超居功至伟。

与南道诸国相比,北道诸国局势更加复杂。北道以龟兹国实力最强。龟兹王为匈奴所立,倚恃匈奴的支持,出兵攻打疏勒(西域国家,不是耿恭守的疏勒城),杀死疏勒王,以龟兹贵族兜题为新的疏勒王,疏勒成为龟兹的附属国。

考虑到龟兹在北道的影响力,要摆平龟兹,首先必须摆平疏勒。疏勒国内最大矛盾,便是国王非疏勒人,而是入侵者龟兹人。疏勒人忍气吞声,内心对龟兹深为不满。对此,班超洞若观火。永平十七年(公元74),班超带领几十名军士,抄小路入疏勒。距疏勒首都槃橐城九十里处,班超先派得力干将田虑带几位弟兄进城,会晤疏勒王兜题。临行前,班超嘱咐说:“疏勒王兜题本非疏勒人,国人必不听命于他,若拒不投降,想办法把他抓起来。”

田虑入王城游说兜题,兜题见汉使人少,不放在眼里,趾高气扬。田虑乘他不备,将其打倒在地,劫为人质。王室卫兵大惊失色,大家你看我,我看你,然后一哄而散。国王被擒后,班超火速入王城,召集文武官员,说道:“你们已故的国王被龟兹人所害,龟兹人当了你们的国王,百姓敢怒不敢言。兜题已被擒下,你们是愿意继续臣服于龟兹呢?还是选择自己的国王呢?”

大家纷纷提议另立国王,已故疏勒王尚有一儿子在世,单名一字“忠”,班超立忠为国王。至于被俘的国王兜题,班超并未杀他,而是遣送回龟兹。这样,班超兵不血刃,搞定疏勒国。

自班超出使西域,在鄯善奇袭匈奴使团,在于阗计斩大巫师,在疏勒勇擒疏勒王,愈出愈奇,愈出愈妙。下属们无不对他的胆略、勇气、智谋佩服得五体投地。然而这只是班超西域事业的开始罢了,更伟大的事业在等待着他。

正当班超的事业风生水起之时,西域风云突变。永平十八年(公元75),北匈奴车师后王安得,围柳中、疏勒两城(疏勒城与疏勒国不可混淆)。焉耆、龟兹发兵攻西域都护陈睦,陈睦战死;龟兹得寸进尺,联合姑墨进攻疏勒国。强敌压境,班超从容应对,与疏勒王忠共同守卫王城槃橐城。龟兹、姑墨联军围城长达一年,无法攻破槃橐城,悻悻离去。

东汉帝国的西域战略严重受挫,汉章帝决定撤兵,诏罢西域都护与戊己校尉。朝廷考虑班超势单力薄,难以抗衡龟兹等敌对势力,下诏征还班超。皇帝的诏书抵疏勒国,班超进退两难:自己若离去,龟兹必然卷土重来,一旦疏勒陷落,于阗等南道诸国将全部沦陷;若不奉诏,就有抗命之嫌。怎么办呢?

疏勒都尉黎弇以自杀的极端方式阻止班超回国,他说:“汉使弃我,我必复为龟兹所灭,诚不忍见汉使去。”说完后横刀自刭。行经于阗,于阗百姓抱住班超坐骑的四条腿,不肯让马匹行走,使君一走,我等怎么办?

此情此景,诚可感动天地。班超想起年轻时的雄心壮志,如果离开西域,他还能成为张骞那样伟大的人物吗?伟大的人物,必定会有伟大的魄力,即便是皇帝的命令,也要抗上一回。他决定留下来,为建立不朽的功业而奋斗。班超心里很清楚,除了身边数十名军士之外,他再也得不到东汉政府的支援,西域局势正在恶化,未来之路更加艰险,他只能孤身奋斗。

班超在西域的奋斗,是中国历史上的传奇篇章。他不仅是东汉最伟大的英雄,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英雄之一。他几乎仅凭个人的勇气与智慧,降服西域五十余个国家,如此伟业,空前绝后。不独中国历史,举诸世界历史,奋斗于异域,而卒能成大业的,能与班超比肩者,亦不过凤毛麟角罢了。

西域国家众多,政治局势非常复杂,东汉军队撤出后,北匈奴大有卷土重来之势。即便是归附汉室的国家,也远远谈不上忠心,背叛是司空见惯的事。班超在西域诸国游走,随时可能遭遇不测,倘若没有足够的机智、胆略、勇气与计谋,就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地。

班超离开疏勒后,疏勒北部的两座城池倒戈,向龟兹投降。龟兹的喽啰国尉头派军进驻二城,疏勒的局势迅速恶化,首都槃橐城开始人心动荡。这时,班超又回来了!槃橐城军民仿佛见到救世主,脸上写满喜悦之情,他们相信班超将使疏勒转危为安。果不其然,班超率领疏勒军队反攻北方二城,城内百姓纷起响应,很快收复两城,歼灭尉头驻军六百多人,捕杀倒戈降敌的疏勒将领。班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平定叛乱,疏勒局势得以稳定。

不过,形势不容乐观。

匈奴基本控制着北道诸国,包括龟兹、焉耆、姑墨、尉头、温宿等国。南道诸国虽然归附汉室,然而诸国矛盾很大,难以团结起来对抗北道。班超只有几十名铁杆部下,武力严重依赖诸国武装。为了联合更多力量,班超频频派遣使者到康居、月支、大宛等国家,寻求联合。

建初三年(公元78),班超纠集疏勒、康居、于阗、拘弥四国军队,共计一万多人,进攻姑墨国,攻陷石城,斩敌七百余人。姑墨是龟兹的喽啰国,国王也是龟兹人,故而此役大挫龟兹的锋芒。

两年后(公元80),班超上疏汉章帝,分析西域的形势,指出西域敌对势力以龟兹、焉耆两国为首,而龟兹乃西域大国,若击破龟兹,则西域可复。同时,他建议派遣数百军士,于莎车、疏勒一带屯垦,不须耗费帝国一钱一粮,即可自给自足。

汉章帝召集公卿大会,商讨派兵赴西域的事宜。有一位名为徐幹的勇士,有志于立功绝域,便自告奋勇从军,愿意出塞当班超的副手。汉章帝大喜,以徐幹为假司马,招募壮士前往西域。西域气候干旱,环境恶劣,一般人不愿去,所以招募的全是剽悍之徒。募兵主要有两大来源:一是监狱关押的囚犯,给他们一个立功赎罪的机会;二是江湖上的游侠好汉。

徐幹率领这支一千余人的杂牌军出发了。他来得正是时候,班超遇到麻烦了!

疏勒、车莎先后爆发叛乱。

疏勒都尉番辰对前途悲观失望,暗地里向龟兹投降,起兵攻打班超。与此同时,莎车也举兵叛变。莎车王乃是匈奴、龟兹所立,本来就不愿亲附汉室,只是它处于南道,南道诸国基本归汉,故而表面上臣服,实际则阳奉阴违。番辰在疏勒叛变后,莎车王认为班超大势已去,遂举兵响应。

此时班超处境相当危险,疏勒北有龟兹,南有莎车。倘若不能迅速镇压番辰之乱,可能会遭到龟兹与莎车的两面夹击。所幸的是,徐幹的一千多名生力军正好赶到。班超与徐幹会合,向番辰发动进攻,把叛军杀得落花流水,击毙一千多人。叛乱头头番辰落荒而逃,不知所终。

章帝元和元年(公元84),东汉政府再度增兵西域,由假司马和恭率领一支八百人的小分队,支援将兵长史班超。班超手中的汉军数量增加到两千人,同时征调疏勒、于阗两国军队,进攻莎车。莎车王以大量的金银财宝贿赂疏勒王忠,疏勒王忠见钱眼开,临阵反戈,撤出战斗,退守疏勒西部的乌即城。

疏勒王忠突然叛变,大大出乎班超的意料。他乃是班超所立的国王,多年来一同抗击龟兹的入侵,怎么会叛变呢?最根本的原因,恐怕是疏勒王认为班超没有力量击败龟兹。东汉政府两次增兵西域,不过只有区区两千人,可见无意大举用兵。莎车叛变后,疏勒王对未来局势持更悲观态度,最终选择叛变之路。

班超在西域的奋斗,其艰辛程度,远远超过常人的想象。西域各国错综复杂的关系,如一团乱麻,很难理清楚。特别是夹缝中生存的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今日归附这个利益集团,明日归附另一个利益集团,是司空见惯的事。

班超对疏勒王忠的叛变迅速做出反应,马上改组疏勒政府,立疏勒贵族成大为新的国王,暂时放弃进攻莎车,包围疏勒叛军的据点乌即城。

围攻乌即城的战役持续半年之久,仍然无法破城。形势对班超很不利,北面要防龟兹及其喽啰国的入侵,南面要防莎车的反扑。更严重的问题是,康居也卷进来。疏勒王忠多次派人前往康居国,请求出兵援助,康居王察觉到班超的处境很不妙,决定支持疏勒王忠。

康居军队翻山越岭,向疏勒叛军据点乌即城挺进。一旦康居参战,后果不堪设想。班超审时度势,走了一步外交好棋。当时中亚诸国中,势力最强的当属大月氏国,史称贵霜帝国。贵霜帝国四处扩张,向西攻打安息国(帕提亚帝国),占领伊朗高原东部,向东击灭罽宾(克什米尔一带),南下击破天竺(印度),迫使天竺臣服,是中亚与南亚的霸主。班超秘密给大月氏王送去锦帛财物,请他出面制止康居出兵。大月氏与中国井水不犯河水,无意得罪强大的东汉帝国。月氏王派人出使康居,康居王最终妥协,与班超达成协定:疏勒王忠献出乌即城,流亡康居。班超又一次以高超的手腕化解了一次危机,保住疏勒这块基地。

然而,前疏勒王忠不甘心失败。他逃到康居后,游说康居王,借来一支军队,密谋夺回疏勒。元和三年(公元86),前疏勒王忠假装后悔,向班超请求返回疏勒。他的如意算盘是先诈降,获取班超的信任,暗中与龟兹内应外合,推翻新国王。班超火眼金睛,将计就计,假意应允。忠大喜,带着卫兵进入槃橐城,将大部队埋伏于城外。班超故装不知情状,大摆酒宴,趁前疏勒王忠不备,将其擒下处死,随后突袭埋伏城外的康居军队,击毙七百余人。

章和元年(公元87),外部形势对班超更为有利。该年,鲜卑大举入侵北匈奴,斩杀优留单于。北匈奴的惨败,对西域诸国是莫大的震动。班超敏锐地发现,收拾莎车的机会到了。

班超调集于阗、疏勒等国的军队,共计二万五千人,进攻莎车。这是他经营西域以来发动的最大规模的进攻。莎车紧急向龟兹求援。龟兹王纠集温宿、姑墨、尉头三喽啰国,出动五万人,昼夜兼程救援莎车。

敌众我寡,如何应战?班超临危不乱,提出一个大胆而冒险的作战计划:佯装撤退,令敌人丧失警觉心,再杀个回马枪,一举端掉莎车。

为了迷惑敌人,班超故意散播假情报,莎车王当真以为他被龟兹五万大军吓退,快马通知龟兹王。龟兹王大喜,率领大军欲断班超的退路,企图一战全歼班超兵团。然而,莎车王做梦都没想到,班超根本就不想撤。他略施小计,调虎离山,成功把龟兹兵团引开后,突然急行军杀回莎车王城。莎车王哪里料想得到,根本没有防备。班超一鼓作气攻破王城,毙敌五千余人,莎车王只得举旗投降。幻想截杀班超的龟兹王苦等了一天,没见到班超大军的影子,却听到莎车被破的噩耗。龟兹王两眼发愣,无可奈何,救援行动彻底失败,只得下令班师。

莎车之战,是班超在西域指挥的最重要的战役。此役既是智胜,也是险胜,若班超无法迅速攻破莎车王城,结果难以预料。他在此役中充分利用军事欺骗手段,调动敌军主力,化被动为主动,在敌人认为最安全的时候猛烈一击,从而扭转战局,夺得胜利,堪称是其军事生涯中的代表作。

从此班超威震西域。

来源:读者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