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高燃!武汉科技大学2025年本科新生开学典礼直击!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30 09:50 1

摘要:今天,我们齐聚黄家湖畔,隆重举行2025级本科生开学典礼。在此,我谨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跨越山海、怀揣梦想的6679名新同学表示最热烈的欢迎!欢迎你们加入武汉科技大学这个大家庭!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

旌旗猎猎,号角催征

9月29日上午

6679名本科新生齐聚一堂

武汉科技大学

2025年本科新生开学典礼

暨军训总结表彰大会

在黄家湖校区隆重举行!

2025级萌新带着五湖四海的期盼

在沁水青山 逐梦启航!

2025年新生开学典礼

上午8点

大会在庄严的国歌中拉开序幕

旗帜飘扬,国歌嘹亮!

这是独属于你们的青春洗礼

校党委书记倪红卫、校长吕勇等

全体在校校领导出席典礼

校党委副书记孙国胜主持典礼

本次典礼同步在学校视频号线上直播

大会上

全体校领导为新生代表佩戴学校徽章

全体新生佩戴校徽

今天我们拥有了共同的新名字

武科大人

承载着共同的使命与荣光

请回答,武科大声音!

开学典礼上

动人的是青春笑颜

更是那些直抵人心的声音

武科大“沉静好学 知行合一”

学风中的“沉静”二字

是学校薪火相传的精神基因

更是武科大人回应时代命题的担当底色

面对“快时代”的焦虑

“静下来”的定力愈发重要

校长吕勇

以“涵养沉静品格 奋进青春征程”

为题寄语2025级本科新生

一是沉心铸魂,以坚韧不拔的定力

锚定人生航向

二是沉身积淀,以勇承重载的态度

钻研专业知识

三是沉稳破局,以崇实求精的智慧

应对挑战、引领创新

四是沉肩担当,以表里如一的胸怀

挺膺时代使命

涵养沉静品格,奋进青春征程

——在2025年本科新生

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校长 吕勇

亲爱的2025级新同学,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齐聚黄家湖畔,隆重举行2025级本科生开学典礼。在此,我谨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跨越山海、怀揣梦想的6679名新同学表示最热烈的欢迎!欢迎你们加入武汉科技大学这个大家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学校师生为支援持久抗战,踏上西迁征途,辗转宜昌、巴东、宣恩和四川彭水等地,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传承办学薪火、传递抗战必胜信念。这段西迁办学历史,不仅是校史中值得铭记的特殊篇章,更是学校永不磨灭的“精神勋章”——正是这段历经风雨的岁月,让武科大在战火中浴火重生,淬出更加鲜明的精神品格与优良学风。刚才军训汇演中同学们昂扬的斗志、整齐的队列和铿锵的步伐,是对这段红色校史的生动呼应,更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鲜活诠释。这份青春朝气里,藏着武科大人血脉相承的坚韧与担当,也让我们看到,抗战精神从未远去,正以新的姿态在新时代武科大青年身上续写荣光。

学风是学校的灵魂。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武科大形成了“沉静好学、知行合一”的学风。武汉科技大学百余年的办学历史,恰是一部“沉静”品格的生动践行史。这份沉静,源于创始人张之洞的办学理念,融于学风传统,显于师生行动,沉淀为学校的文化基因。

“沉静”是武汉科技大学薪火相传的血脉基因。张之洞1898年创办湖北工艺学堂时,便倡导“沉静好学”的良好学风。革命年代,武科大人沉心静气在简陋校舍里钻研实业技术,“决当做中国有用之人”。抗战西迁中学校弦歌不辍,在炮火硝烟中厚积淳朴学风。新中国工业百业待兴之时,武科大人又带着“钢铁报国”的信念奔赴一线,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如今站在“双碳”目标与智能制造的新赛道上,武科大人依然保持这份沉静,扎根荆楚大地、服务国家需求。“沉静”是武科大人面对时代命题的奋勇担当。一代代武科大人以实干创造实绩,以专注铸就卓越,成为“冶金高层次人才的摇篮”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战略力量。一大批杰出校友成长为院士、专家学者、党政领导和大型企业掌门人。“沉静”是青年学子铸就钢筋铁骨的优雅底色。这份沉静,让武科大学子们在信息繁杂的时代里不浮躁,在竞争激烈的赛道上不盲从,在校园文化中沁润成长,在科创竞赛中突破自我,在志愿实践中奉献青春;以闻健、方佳慧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同学,先后入选全国“最美大学生”、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今年九三阅兵,我校机械工程学院1998级校友在高超声速导弹方队单人单车接受检阅,多位武科大人还受邀现场观礼。

同学们,我们身处一个“快时代”,恰恰却更需要培养“慢能力”。当信息洪流裹挟着焦虑扑面而来,当短视频刷屏指尖,当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奔涌而至,你们既是这个时代浪潮的“亲历者”,更是未来发展的“创造者”。要在“沉静好学,知行合一”的学风滋养中,利用好大学时光,学会与时间对话、与沉静相处,在专业学习中沉下心钻研,在实践锻炼中耐心打磨,以沉静之心抵御浮躁,用沉静之学扎根专业,让沉静之智引领创新,立沉静之志报效国家,把快时代里的“速成执念”,变成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硬核业绩”。

作为师长、朋友,我想围绕“沉静”这一主题,提几点希望。

一、希望你们沉心铸魂,以坚韧不拔的定力锚定人生航向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信息洪流中,碎片化知识容易稀释深度学习的专注力;技术迭代的快节奏里,急功近利的心态可能打乱脚踏实地的节奏。唯有以“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定力坚守初心,才能在纷繁世相中校准人生坐标。

武科大人素来拥有“坚守初心、笃定前行”的定力品质。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校友苏义脑少年时立志成为科学家。大学毕业后,他带领团队在石油钻井智能导向领域深耕数十年,突破近钻头地质导向钻井系统技术瓶颈,给石油钻头“装上眼睛和鼻子,让钻头闻着油味儿走”,将我国钻井技术从“跟跑”推向“领跑”。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国际钢铁研究院教授吴开明,三十多年初心不改专注于钢铁材料研发,成果广泛应用于海洋工程、铁路桥梁、能源设备等领域,团队最近攻克-52°C极寒环境下重载装备用钢世界级技术壁垒,支撑起“一带一路”全球最大北极能源工程。

大学阶段是确立人生理想的关键时期,是塑造自我、追求梦想的黄金阶段。希望同学们沉下心来,主动适应大学节奏,在沉心静气中深刻思考人生的目标与价值,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到民族复兴伟业中,筑牢理想信念根基,矢志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二、希望你们沉身积淀,以勇承重载的实学锻造硬核本领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青年学生唯有以“铁杵磨成针” 的沉潜,在实学中积累,才能练就“扛事顶用”的硬核本领。

武科大人始终坚持“重实学不浮躁、练硬功不冒进” 的治学态度。先进能量转换技术与材料研究团队在樊希安教授带领下用十五年坚守,攻克微型半导体制冷芯片制备难题,将温差发电技术从实验室推向市场。他带领团队成立公司,发展为全球第一家掌握晶圆级封装技术封装Micro-TEC和Mini-TEC芯片的科研成果转化平台。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2021级学生吕梁大学四年四次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在坚持中积淀,在积淀中成长,最终以创纪录的满分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功夫在平时,重点是积累,爆发是常态,吕梁的成功是一路有痕迹的。”

大学阶段是人生学识专业的“奠基期”,是锻造硬核本领的“修炼场”。希望同学们牢记,学习仍然是大学期间的首要任务,既要在课堂上汲取知识,在实验室锤炼技能,沉下心掌握专业知识的“硬本领”,也要守住对未知的“好奇心”,主动走出课堂,到学术论坛中拓宽视野,到图书馆沐浴书香,到科研实践中检验真知,让“沉静好学”的态度,转化为“勇攀高峰”的实力。

三、希望你们沉稳破局,以崇实求精的智慧引领创新变革

“不日新者必日退,不守正者必失根。”漫长的人生路上,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境。破局的关键,在于稳住心态,积极乐观地面对一切,认真过好每一天,才能克服难题、找到突破点。

武科大人始终保有“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材料学部李享成教授带领团队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在电磁防护材料领域深耕不辍,团队从荷叶表面纳米级凸起结构获启发,研发出1200℃高温下仍稳定自洁的高温电磁材料,不仅为国家重器披上“防护衣”,还为相关行业带来超过40亿元经济效益。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获得者96级校友金胜利教授,放弃国外优越条件,怀着一腔爱国热情返回祖国回到母校,率先开发了一系列具有国际首创性的耐火材料表征与模拟方法、技术与装备,开创“人工智能+耐火材料”的研究新模式,带领中国耐火材料进入智能时代。

大学处处是“破局的练兵场”,跨学科的学习交流总会激发创新的火花。希望同学们面对难题时少些“恐慌”、多些“沉稳”,不自乱阵脚,不自暴自弃,不浑浑噩噩。不盲目跟风,敢于以跨学科思维重构思维范式,以创新突破技术瓶颈,成长为破解时代命题的破局者!

四、希望你们沉肩担当,以表里如一的胸怀挺膺担当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大学学习之路上有无数“选择的十字路口”:比如参加学科竞赛是为“拿学分混证书”,还是为“长才干、强本领”?做科研是选择“好发论文的热门方向”,还是敢啃服务民生的“冷门硬骨头”?担当——从不是“喊口号、表决心”,而应是表里如一的行动、“遇事能扛、做事不浮”的坚守。

武科大人始终秉承“实干担当、务实创新” 的行事准则。医学部曾燕教授领衔的“湖北老年记忆队列”科研团队,十年扎根大别山服务老年群体,构建国内首个阿尔兹海默病城乡老年记忆队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科研既有温度更有担当。法学与经济学院校友骆晓丽,扎根嘉鱼县潘家湾镇十二载“为老百姓做好每一件实事”。去年她以驻村第一书记身份光荣地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基层工作举措和成效。本硕博均就读我校的“90后”赵鹏达,毕业后放弃出国,回家乡从事铝铬渣的资源化、无害化研究,将一座座“渣山”变成绿水青山,获“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担当是青年最美的模样,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希望同学们坚持把“担当”二字刻在行动里,心里想做的事,就踏实去做;承诺要办的事,就尽力办好。不图虚名、不务虚功,用表里如一的行动,把个人的创新想法转化为服务社会、助力国家的实际成果,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先锋。

同学们,破茧成蝶的蜕变从不在喧嚣中完成,而是在静水深流中积蓄力量;参天大树的成长从不在浮光中扎根,而是在沃土深处伸展根系。武科大人的“沉静”从来不是消极退守,而是扎根家国的坚定、勇担使命的赤诚。愿你们始终胸怀远大理想,筑牢学识根基,以沉静为帆,在时代浪潮中校准航向;以实干为桨,在人生长河中劈波斩浪。

再次欢迎大家,2025级新同学!愿你们在武科大的生活丰富多彩、未来之路光明璀璨!

谢谢大家!

冶金与能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张华老师

结合自身在校十余载的“钢铁故事”

他以“钢的品质,始于纯净”为喻

寄语新生

做“厚德载物”的追光者

做“崇实求精”的探索者

做“坚韧不拔”的奋斗者

高年级学生代表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夏周洋

对2025级新同学表示欢迎和祝贺

提出扎根、探索和担当三大关键词

勉励新生

在钢铁熔炉中淬炼

于创新沃土上绽放

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李祎哲

作为2025级新生代表发言

他代表全体新生郑重承诺

全体新生将始终恪守

“厚德博学,崇实去浮”的校训

既要练就卓越的专业能力

又要涵养深厚的家国情怀

以青春之力书写精彩篇章

军训表彰

祝贺新生们经历了军训的洗礼

顺利了通过入学的第一堂考验

军训总结表彰大会上

校党委书记倪红卫

向承训部队空军预警学院赠送锦旗

全体师生以热烈的掌声

向承训教官们表示感谢

校领导为在本次军训中获得

“先进连队”、“军事技能优秀奖”

“内务卫生优秀奖”、“精神风貌优秀奖”

“军训标兵”等荣誉的

获奖集体代表和个人代表颁奖

颁发军事技能优秀奖、内务卫生优秀奖

颁发先进连队奖

颁发精神风貌优秀奖

·授予第十六连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第六连理学院,第二连冶金与能源学院,第十五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第十四连医学部,第十一连法学与经济学院、第十二连管理学院7个学院(部)“先进连队”荣誉称号

·授予第六连理学院,第十五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第十六连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第二连冶金与能源学院4个学院(部)“军事技能优秀奖”荣誉称号。

·授予第十连体育学院,第一连材料学部,第十四连医学部,第十三连城市建设学院,第八连电子信息学院,第十八连艺术与设计学院,第四连化学与化工学院7个学院(部)“内务卫生优秀奖”荣誉称号

·授予第五连机械工程学院,第十七连外国语学院,第七连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第九连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第十连马克思主义学院,第十连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第三连马德里康普顿斯学院7个学院(部)“精神风貌优秀奖”荣誉称号

·授予陈思妍等2013名学生“军训标兵”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军训汇报表演

经过14天的努力训练

新生们在今天的总结表彰大会中

英姿飒爽,斗志昂扬!

我们已列阵完毕!请检阅!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嘹亮口号响彻运动场

由1200 名新生组成的

“爱国荣校”方阵率先登场

方阵成员以鼓点为令、协同联动

手中红黄双色圆扇迅速变换

先后呈现“我爱中国”等字样

大刀表演、女子捕俘刀、军体拳

等特色方阵紧随其后

目光坚定、动作整齐

在一阵阵呐喊声中精彩展现

武科大力量

大刀表演

女子捕获刀

军体拳

应急棍方阵

战场战术表演中

烟雾四起,警报鸣响

战术组成员整装待发、匍匐前进

战术表演

武科大崇实战队自主研发的

智能机器人也参与其中

满满科技感引得全场掌声阵阵

分列式方队踏步入场

在激昂的《分列式进行曲》中

跟随鼓点,铿锵有力

顺利完成检阅

分列式方阵

十九支受阅方阵

依次迈着整齐的步伐通过主席台

新生们身姿挺拔、精神抖擞

嘹亮的口号响彻云霄

充分展现出武科大学子

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与严明的纪律意识

典礼在全体师生合唱

《歌唱祖国》的嘹亮歌声中落下帷幕

现场师生手持红旗

以激昂的旋律向祖国生日献上祝福

共同祝愿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花絮!典礼幕后

科科的镜头捕捉到

好多温馨美好的瞬间

快来看看,有没有你的身影?

部分大合照来啦

科科还捕捉到25级萌新们

欢声笑语的瞬间

一起来解锁“难忘时刻”吧!

今日的黄家湖畔

闪耀着青春荣光

这是武科大与新生们共同的“新生”

亲爱的新同学们,祝愿你们

传承“钢铁品质”

沁润“沁湖文化”

以“武科大人”之名向未来出发!

素材来源:武汉科技大学融媒体中心 文字:徐湘颖 余姿逸 李周阳 刘永添 图片:杨璨 张贝贝 孙正恒 高阳 杨欣怡陈婷 周俊 高文帅 刘铮 王悦潭 唐诗源 动图:杨璨

来源:小e教育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