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师爷注意到固态电池和锂电设备行业都深受投资者的高度关注,目前有大量的资金关注的同时亦有人在分析其深层逻辑,并试图挖掘出其中的”金疙瘩“。师爷也尝试为兄弟您来梳理一下,仅供参详。
师爷注意到固态电池和锂电设备行业都深受投资者的高度关注,目前有大量的资金关注的同时亦有人在分析其深层逻辑,并试图挖掘出其中的”金疙瘩“。师爷也尝试为兄弟您来梳理一下,仅供参详。
师爷先围绕两大紧密相连的投资核心:
1)锂电设备行业基本面的周期性反转;
2)固态电池技术革命带来的新一轮巨大成长阿尔法。
两者共同构成了当前时点布局该领域的强逻辑支撑。
该行业在经历下行后,其复苏趋势已从订单层面传递至财报层面,且由两大动力驱动。
订单拐点已确立,营收拐点可预见时间节点:行业于2023年Q4至2024年Q1迎来订单拐点。此趋势已从一线设备企业扩散至二线,呈现全面增长态势。
增长预期:企业对2024年新增订单的展望为同比增长30%左右,这是近年下行周期后的首次增长。
营收滞后性:由于订单交付周期国内外不同(国内3-6个月,国外1-2年),预计营收拐点将在约1年多后(即约2025年)出现。这是一个基于交付周期的确定性前瞻指标。
财务报表端改善已验证营收:2024年上半年多数企业营收虽同比略有下降,但Q2单季度营收环比改善明显,显示出向好的趋势。
利润:更为关键的是,归母净利润同比和环比均实现大幅增长,表明企业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正在快速修复。
先行指标:2023年Q4已成为合同负债(预收款)和存货的拐点。这两个财务报表项目是未来收入的先行指标,它们的增长预示未来几个季度的业绩有保障。
复苏的两大核心驱动力更新换代需求:上一轮设备投资高峰在2020年,至今已过5年,设备自然进入更新换代周期。
出海需求:头部电池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加速海外扩展,为国内设备企业带来了海外订单的高增长,打开了新的市场空间。
固态电池并非遥远的概念,其产业化时间表已日益清晰,并将为设备环节带来价值量提升的巨大机遇。
产业化时间表明确,招标在即龙头指引:行业龙头宁德时代指引2027年实现小规模量产,2030年实现完全商业化/批量化。
车企计划:国内整车企业多瞄准2027年进行整车大产线试验。
关键结论:根据以上时间倒推,设备采购招标必须于2025年底至2026年上半年启动。这意味着设备订单潮即将到来。
政策与产业催化密集,进展超预期政策支持:60亿固态电池专项预计2024年底进行中期验收,2027年项目结题。这是国家层面的强力支持。
产业进展:自2024年6月起,先导智能、利元亨、先惠技术等设备企业已开始交付固态电池相关订单。2024年半年报中,设备企业提及“固态电池”的次数显著增多,技术和订单进展超市场预期。
巨大市场空间与设备价值量跃升市场空间测算:
2030年全球电池总需求超4000GWh(2025-2030年CAGR > 20%)。
其中,固态电池(含全固态和半固态)需求有望达200GWh,渗透率超5%。2025-2030年复合增长率(CAGR)超100%。
全固态电池2030年需求有望达100GWh(占比超过半固态)。
设备价值量提升:
核心逻辑:固态电池生产制备环节与液态电池差异显著,重构了整个供应链。设备参数、样式及生产环境均需调整。
市场空间:测算2030年固态电池设备市场空间超300亿元。
价值量分布:前段、中段、后段设备价值量占比分别约为38%、42%、20%。
显著受益设备:辊压机、热复合机、涂布机、叠片机及高压化成分容设备的价值量提升尤为显著。
降本路径:材料是关键成本现状:当前固态电池单瓦时成本3-4元,是液态电池(0.5-0.6元/瓦时)的5-6倍。
降本方向:降本重点在于材料成本(其中硫化物材料成本占比高达75%,远超液态电池)和生产制造环节。预计硫化物降本曲线将较为陡峭。
基于以上逻辑,投资应分为三个层次:
行业贝塔(整线龙头):推荐具备前、中、后段全环节供应能力的整线设备企业,它们将最大程度受益于行业复苏和新技术迭代。核心标的:先导智能、利元亨。
第一梯队:整机龙头(布局全球,受益全环节)
这类公司是行业贝塔的核心载体,客户结构优,技术全面,能提供整线解决方案,直接受益于全球产能扩张和技术迭代。
先导智能 (300450.SZ):核心逻辑: 绝对龙头,深度绑定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全球顶级客户,其海外基地扩张优先采购先导设备。在固态电池领域研发投入最大,已推出成套解决方案,近期中标全球首个头部车企的固态电池中试线项目,标杆意义重大。
数据支撑: 据WIND,当前估值(PE-TTM)处于近三年30% 分位水平。2025年预期净利润增速超40%,成长性与估值匹配度佳。
利元亨 (688499.SH):核心逻辑: 海外订单爆发式增长,尤其在北美市场取得重大突破。公司在中段设备(叠片、组装)领域优势突出,而叠片工艺在固态电池时代重要性进一步提升。与清陶等固态电池创新企业合作紧密。
数据支撑: WIND一致性预期显示,公司2025年营收同比增速预期达50%+,增速在板块内领先。
细分阿尔法(技术龙头):关注在固态电池价值量提升最显著的细分环节中具备技术壁垒的龙头。
涂布环节:关注新嘉拓(红光)、耐科等。激光焊接环节:关注联赢激光。后道设备:关注杭可科技(化成分容环节价值量提升)。第二梯队:细分领域“卖水人”(高价值量环节龙头)
固态电池技术变革使得某些细分设备价值量激增,这些领域的龙头公司将获得超越行业的阿尔法。
涂布/辊压环节:新嘉拓(未上市,母公司为璞泰来603659.SH): 高端涂布设备龙头,固态电池对极片涂布的均匀性、精度要求极高,公司持续受益。
耐科装备 (600419.SH): 在半导体封装和精密挤出模具领域技术积累深厚,技术可迁移至固态电池电极片挤出成型环节,存在预期差。
激光焊接环节:核心逻辑: 固态电池多层堆叠结构对焊接工艺(精度、强度、无损)要求极高,焊接点位数量和难度大幅增加,单GWh价值量预计提升2倍以上。公司是激光焊接绝对龙头,深度绑定头部电池厂。
数据支撑: 2025H1公司新签订单同比+60%,其中固态电池相关订单占比已提升至15%
后道化成分容环节:核心逻辑: 固态电池,尤其是全固态电池需使用超高压(如10V以上)化成分容系统,单位价值量较传统设备有数倍提升。公司是该领域龙头,技术壁垒高。
数据支撑: 截至2025Q2,公司合同负债规模创历史新高,预示订单饱满。
下游绑定标的(客户优势):关注与下游电池厂/车企深度合作、已绑定技术路线的设备企业。如:
与清陶绑定的纤纳科技。供应上汽的欣旺达。合作欣建能源、中创新航的海目星、星城。以及曼恩特、华安智能等。港股标的:曼恩斯特 (Manstein, 未代码) 如未来在港上市,可作为关注对象,其在涂布模具领域技术领先。ETF选项: 若偏好一篮子投资,可关注科创板高端装备ETF(588200.OF) 或新能源车ETF(515030.OF),其成分股中包含上述多家核心设备公司,可分散个股风险。目前的行业发展为兄弟您清晰地描绘了一幅由 “周期复苏” 和 “技术革命” 双轮驱动的投资图谱。当前时点,锂电设备行业的复苏已不是预期,而是正在发生的、并被订单和财报数据验证的事实。而固态电池产业化的明确时间表和超预期的进展,则为这场复苏增添了巨大的成长性和想象空间。
对于设备企业而言,这意味着即将迎来一轮 “量”(订单复苏) 和 “价”(单线价值量提升) 齐升的新成长周期。建议兄弟您可以尝试沿以上三条思路进行适度配置,把握这轮由基本面反转和技术迭代共同催生的投资机遇。
风险提示:
技术路线风险: 固态电池最终技术路线(硫化物/氧化物/聚合物)尚未完全统一,存在技术路线变化影响设备需求的风险。产能过剩风险: 全球电池产能规划庞大,若需求增速不及预期,可能引发新一轮价格战,最终传导至设备投资放缓。地缘政治风险: 海外业务占比较高的公司,可能受到贸易摩擦、政策限制等影响。基于WIND最新数据及产业验证,当前时点仍是布局固态电池设备行业的黄金窗口期。
短期(未来1年): 投资逻辑核心在于锂电设备板块的周期性复苏,业绩高增长确定性极强。重点配置先导智能、利元亨等整线龙头,享受行业贝塔。中长期(未来2-3年): 投资逻辑将逐步过渡到固态电池产业化带来的阿尔法。2025年底开始的招标潮将是关键催化点。应重点关注在焊接、化成分容、涂布等价值量显著提升环节具备绝对技术壁垒的龙头,如联赢激光、杭可科技。建议兄弟您采用 “龙头为盾,阿尔法为矛” 的配置策略,在持有整机龙头的基础上,超配固态电池核心增量环节的领先设备商,以捕捉本轮由“周期复苏”与“技术革命”共同驱动的重大投资机遇。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转发给您也在寻找金股财富密码的兄弟哟。✅
来源:大黄律师说法